XX县区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docx
《XX县区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区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县区新农村示范镇的建设XX县区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示范调查报告系部:班级:学号:姓名:镇的1建设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XX县区新农村示范镇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一、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2、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实践时间:2012/10/012012/10/06实践地点:XX县区乡镇实践内容。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实践的有效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实施路径。二、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XX县区新农村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因地制宜,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做到规划符合县情,富有特色,更具可行性。今年初,我县邀请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围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明风气形成,以及平安创建、农民素质的提高等内容编制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在此规划纲要引领下,我县还编制规划镇村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等“两图一书”。为了让规划深入人心,沙
3、河镇投资20多万元,建起“沙河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覆盖知识课堂”,实现镇区规划全覆盖、镇村空间布局全覆盖、控制性规划全覆盖、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规划管理全覆盖,我县建设局坚持送规划下乡,还采取连环画的形式将规划内容编成故事,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正如颜庄村的一位村民所说:“以前张书记挖河李书记填,不知哪天能干完,现在有了规划,他们再也不能蛮干了,俺们也知道村里发展和建设下一步该咋走了。”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赣榆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组织体系,各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主体,采取局村共建、村企共建、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
4、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是该县建设新农村的方法之一。即重点加大50个典型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对57个经济薄弱村则借助省市扶贫工作队力量,并选派60名县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农口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联络员,对示范村考核视同招商引资考核,年终对楼房比重、村级集体经济、债务化解等20多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政府财政拿出资金,以奖代补,用于贴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村级经济,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经济先发展。XX县区许多干部都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在不少示范村中,大多数村支书是发展经济能手,都是富裕户,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很有号召力。早
5、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城头镇后黄墩村电工的周平就带头在村里办起第一家企业榨油厂,不久又承包经营镇砖瓦三厂,投资150余万元上马自动灌装流水线一条,装修6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与四川客商联营扩建了酒厂,最近又自己投资100万元成立了宏兴研磨材有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限公司。后黄墩村干部平时为村里服务,闲时在他的厂里上班,工资待遇也有了保障。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办起了黄墩酒厂、玩具厂、猪毛加工厂、运输队、食品厂等10多家企业,该村也成了周围闻名的经济强村,在最近两个月的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拿出几十万元资金,新修两横六纵8条水泥路,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建设绿化带4500米,修建了下水道3
6、000米,安装路灯50盏,新建垃圾池40个、沼气池30座,初步改变了村容村貌。目前,该县一批“蔬菜能人”、“养殖能人”、“运输能人”成为壮大村级经济的带头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塑料颗粒加工,门河镇荷湖村的再生塑料制品,墩尚镇银河村的泥纵养殖”这些产业兴村的星星之火给许多村民致富奔小康带来了希望。新村庄不一定是新农村,但新农村肯定有新村庄。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农民仍过着烟熏火燎、人畜混居、环境不洁的日子,赣榆在新农村建设中,便把整治环境作为难点和重点来抓。首先把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出行、饮水安全、环境卫生、文体设施、休闲娱乐问题等解决好。不少村买来涂料,粉刷墙壁,改造院墙,美化家园,花钱不多,环境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新农村 示范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