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税收分析题库统计学及分析报告写作部分.doc
《四税收分析题库统计学及分析报告写作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税收分析题库统计学及分析报告写作部分.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税收分析题库(统计学及分析报告写作部分)一、 填空题1、 时间数列是把某种经济统计指标数值,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2、 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反映经济现象的变量的,二是反映经济现象的。3、 下列数列中,税收收入为238.55亿元的所属期是年。2000年2005年某市税收收入统计表 单位:亿元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税收收入143.03169.36197.68238.55293.813504、 专门用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四种指标是、,它们统称为。5、 上表中发展水平指标是,其2005年的发展水平是,与上年比,增长量为亿元,以表明年内增减变动的
2、绝对数量;与2000年比,其差额为206.97亿元叫,用以表明在较长一段时期增减变动的绝对数量。6、 为了反映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税收收入在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的发展水平及每年增减的绝对数量,经计算得出平均发展水平为亿元,平均增长量为亿元。7、 专门用于分析经济发展速度的四种指标是、,这四种指标统一叫指标。8、 下表中,各个指标数值直接加总无实际经济意义的指标是、,可以直接相加用于反映我国经济的累计总额和总成果的指标是、。19941998年我国宏观税负情况表 单位:亿元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税收收入46205425622377938657GDP467595847867885
3、74462793956宏观税负%9.889.289.1710.4710.90税收逐期增长%17.4214.7125.2311.099、 上表中, 1998年与1997年相比,税收收入发展水平已增加到亿元,增加了亿元。10、 增长速度是与基期水平之比,用相对数表明经济现象的,平均增长速度说明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中,增长变化的程度。11、开展税收分析时,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产品结构变化等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可以将经济现象总体划分成若干部分,计算出各部分占总体的,也可计算各部分之间的,以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12、平均分析法,就是利用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现
4、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13、平均指标可以用于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上的表现,以反映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可用于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上的表现,以反映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的规律性;可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常用的平均指标计算方法有、。14、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而标志变异指标则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三种。15、因素分析法是从影响总体的诸对总体的作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特征和变化规律。常用的方法有、。16、单因素分析法是将其他因素相对,考察对总量的影响程度;二因素分析法是将总量变动用的变动进行,测算其个因素对总量的影响程度;当现象由个或因素构成时,测定这些因
5、素对该现象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绝对额,即为多因素分析。17、税收分析以和为理论基础,以为分析工具,以为分析对象,充分利用,强调从表现出的客观结果和实际数据出发,描述税收,分析税收特征,揭示隐藏在税收现象背后的客观因素。18、完整的税收特征至少包括税收收入、等基本特征。19、税收由、决定。20、税收来源于,又反作用于。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利用的关系,指导组织收入工作。21、税源调查指对,以及可能引起税源变动情况的调查的定量分析。其目的是增加组织收入工作的。22、税源管理是税收收入工作的和,23、预测税收收入变动趋势,其结果体现着对税源的、和上下级之间的。24、在利用对比分方法进行税收分析时,严
6、格保持相互联系的两个对指标的。25、税收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量化分析,分为、和。26、税收分析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内容、是提高分析水平的必由之路。27、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关系,包括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宏观税负研究、纳税能力估算等分析属于分析。宏观分析对应的分析空间是。28、微观分析对应的是,是针对具体就其、及其情况而展开的系列分析。微观税收分析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和不同。29、进行税收分析时,注意宏观与微观分析的对接。在宏观分析结论成型的情况下,应该用加以佐证和补充。30、不能在微观范围里,挑选一个或几个与一致的企业情况说
7、明,应该选取占一定百分比的情况使用之。31、反映某些行业、某些类型、某些税种税收收入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叫。32、反映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某项政策的详细情况的专门分析,叫。33、反映税收收入的动态收入情况分析,做到及时掌握收入情况,这种分析方法叫。34、在税收统计分析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35、税收分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36、实事求是是税收分析工作必须遵循的,在分析过程中,不能按照自己的先有结论后去找例证,凑情况和数据,而必须反映税收及经济现象的,从中引出结论。37、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从、开始,各种资料必须客观、真实和可靠;其次是的选择要与分
8、析的方向和搜集的资料相适应,、和要达到统一。38、进行税收分析,要注意抓住系统分析的三个特征,即、。39、把税收经济子系统放到系统中加以考察,分析它与国民经济系统整体和其他子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税收分析的、和。40、 中国1998年税收收入分布表税收收入(亿元)地区数02001420140094016006601800080110001100112001合计31上表说明,一是全国各地区税收收入差异近亿元,说明我国各地区发展极,过大。二是大多数地区的税收水平位于亿之间,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的特征。三是各地区税收收入分布,大部分集中于,只有个地区的税收水平较高,这进一步反映出地区的。
9、41、税收分析方法大的主要有两种,即和。 42、描述性分析方法是指对税收基本特征所给出的主要以为目的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和五大类。43、统计分析报告的主要“原料”是和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指人们在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以及与之相关的的总称。它包括、调查的和经过整理、加工的。44、仅仅依靠取得的数据资料,只能得到对经济和税收现象的,对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则必须通过才能得到比较深刻的认识。45、在税收分析报告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和。46、从结构特点看,税收分析报告通常是按照、的顺序展开。47、税收分析报告即要有,又有;即提出,又有解决问题的。48、税收分析报告的选题应当遵循三个
10、原则:、和。49、税收分析报告选好题目后,在对资料进行和初步构思的基础上还应拟定。50、根据表达内容和目的的不同,税收分析报告可以分为、和三种基本形式。51、要写好税收分析报告,必须在语言方面做到、。52、在税收分析报告中,规范使用数字的原则是汉字和阿拉伯数字要求。53、某工业企业1999年上缴增值税300万元,2000年上缴增值税450万元,则表明该企业2000年上缴的增值税比上年50%,或者也可以反映该企业2000年上缴的增值税是上年的倍。二、单项选择1、时间数列是把某种经济统计指标数值,按照( )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A、时间 B、指标数值 C、标志值 D、变量2、反映我国税收收入情
11、况的数列,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3、反映我市纳税户数情况的数列,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4、 19941998年我国税收与经济情况表 单位:亿元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税收收入46205425622377938657GDP4675958478678857446279396根据表中资料,可计算计算整理出的指标是( ) A、人均税收收入 B、人均GDP C、1994年税收增长10% D、宏观税负5、上表资料中,税收收入逐期增长量是( )A、4037万元 B、864万元
12、C、807万元 D、4934万元6、上表资料中,税收收入定基增长量是( )A、4037万元 B、864万元 C、807万元 D、4934万元 7、上表资料中,税收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A、87% B、10% C、20% D、8、上表资料中,1998年宏观税负为( ) A、10.9% B、10% C、11.5% D、9、上表资料中,1998年弹性系数是( ) A、0.70 B、0.91 C、2.60 D、1.6711、 某区各单位税收入库情况如表基层单位数税收收入(亿元)2214201030123025计算全区平均每个基层单位的税收收入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权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
13、几何平均数 D、简单算术平均数11、标志变异指标综合反映总体各标志值的( )A、代表性 B、差异性 C、一般水平 D、平均水平12、根据“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税负”这一关系,分析对税收变化的影响程度时,应用的方法是( )A、单因素分析法 B、二因素分析法C、多因素分析法13、税收分析是从税收( )来研究税收发展变化规律的。A、质量变化 B、客观事实 C、数量变化14、税收计划分析以( )为主,及时地反映组织收入的情况和和问题,促进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A、 税收和经济宏观关系 B、 税收的增长特征与经济的数量关系C、税收资金运动 D、税收收入进度15、税收会计分析从( )的角度出发,全面
14、地分析税收资金运动的特征,从资金运动中寻找规律性和问题,监督税款及时足额入库。A、 税收和经济宏观关系 B、 税收的增长特征与经济的数量关系C、税收资金运动 D、税收收入进度16、税收宏观分析是从( )出发,研究税收自身的特征、税收与经济在理论上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实际上的表现、税收收入能力估算、税收收入预测等宏观方面,对税收作全面的把握。A、 税收和经济宏观关系 B、 税收的增长特征与经济的数量关系C、税收资金运动 D、税收收入进度17、税收由经济因素、税制因素和( )决定。A、经济规模 B、经济结构 C、现行税制 D、征收管理18、( )主要为分析收入服务,其监控作用将越来越突出。A、重点税
15、源管理 B、会计核算 C、宏观税负19、采用一定的统计技术方法,对未来税收收入的( )结果体现着对税源的了解程度、税收分析的深度。A、预测 B、计算 C、计划 D、分配20、全国或地区的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的分析,属于( )。A、微观分析 B、宏观分析 C、中观分析 D、专题分析21、对某企业税收收入情况、资金运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属于( )。A、微观分析 B、宏观分析 C、中观分析 D、专题分析22、对某市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属于( )。A、微观分析 B、宏观分析 C、中观分析 D、专题分析23、税收计划分析的首要特征是( )。A、时效性 B、逻辑严密 C、综合性 D、分
16、析范围的全面性24、税收会计分析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时效性 B、逻辑严密 C、综合性 D、分析范围的全面性25、税收统计分析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时效性 B、逻辑严密 C、综合性 D、分析范围的全面性26、税收分析必须以( )的关系为基本理论基础。(大纲P25)A、税收与经济 B、税收与法制 C、税收与政府 D、税收与征管27、税收分析的基本要求是以( )为分析起点和基本依据。A、客观事实 B、税收数据 C、时效性 D、理论基础28、税收分析报告的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是( )。A、 情况说明、原因分析和建议说明B、 情况说明、税源调查和预测C、 原因说明、税源调查和预测D、 建议说
17、明、税源调查和情况说明29、指出下列税收分析报告中不恰当的语言描述是( )。A、 2004年北京市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比上年下降了3.3%。B、 重庆市第二产业税收收入从2003年的15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86亿元。C、 我市去年的税收计划基本上都完成了。30、在税收分析报告中,规范使用数字的原则是:汉字和阿拉伯数字要求( )A、体例统一 B、方便随意 C、统一大写三、多项选择 1、税收统计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初等统计分析方法有( ) A、时间数列分析法 B、分组分析法 C、平均分析法 D、标志变异分析法 E、指数分析法 2、时间数列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发展水平指标及数值 B、各指标值
18、所属时间 C、变量 D、次数 3、专门用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量 E、增长速度 F、平均增长量 G、平均增长速度 4、专门用于分析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量 E、增长速度 F、平均增长量 G、平均增长速度 H、发展速度 5、时间数列中,可以直接相加用于反映某地区经济的累计总额和总成果的指标有( ) A、税收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税负 D、增长量 E、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F、纳税户数 6、对税收收入按所属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是( )A、变量数列 B、时间数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分析 题库 统计学 报告 写作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