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335.docx
《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3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335.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主备人:课型: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的情况;知道唐末农民起义及唐朝的灭亡、中国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等史实。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结果;理解出现“五代十国”纷
2、乱局面中的统一因素,认识到国家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时间流程图:rLy-IIIIO51015202530354045二、导入新课诗歌导入:忆昔称赞“开元盛世”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答得很好。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1 /4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总结: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2 .安史之乱:让学生看安史之乱
3、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简单概括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3 .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藩镇割据(1)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教师可补充介绍:玄宗时,边境共设10个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三、讲授新课(一)安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史之乱 唐朝 衰亡 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