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道行业及伟星管业前期调研分析报告.doc
《塑料管道行业及伟星管业前期调研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管道行业及伟星管业前期调研分析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塑料管道行业及伟星管业前期调研分析报告前言一、 塑料管道产业发展概况二、 国内塑料管道产品概况三、 我国塑料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 塑料管道发展趋势概述五、 中国塑料管业面临的历史机遇六、 伟星建材公司概况摘 要塑料管道行业及伟星管业前 期 调 研 分 析 报 告前 言近年来我国的塑料管道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塑料管道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被人们广泛认知的产品。塑料管道因其具有耐腐蚀性、抗老化、重量轻、耐压性好、水流阻力小、施工便捷、工程总造价低等特点,在管道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在国外,塑料管道正不断代替金属或其他传统材料的管
2、材,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中,塑料管的增长率达8,其他各种材料的管材增长率总和不足2;进入20世纪90年代,塑料管的需求量仍然以每年1.2%的速率增长,其产值大约以每年3%的速率递增。美国1997年塑料管产量达216万吨。目前国外塑料管仍以聚氯乙烯(PVC)管和聚乙烯(PE)管为主导产品。近几年来,聚乙烯管作为城市供水管和燃气管发展很快,增长速度远远超过PVC管。1999年欧洲各种建筑室内管道统计(万米)管材种类钢管镀锌钢管不锈钢管PE-XPP-RMPPBPVC用量706030900140030201470650044001800比例44191199431一、塑料管
3、道产业发展概况1、我国塑料工业迅猛发展我国塑料工业随着石油化工业迅速发展而迅猛向前发展,塑料越来越广泛用于工业、农业、电子、国防、建筑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目前世界合成树脂产量已超过15亿吨,中国合成树脂产量1995年为388万吨,1999年为803万吨(其中PVCl90万吨,PE为281万吨,PP为264万吨,PS为55万吨,ABS为12万吨),2000年PVC树脂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合成树脂总产量约为90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合成树脂大国。中国塑料制品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全国塑料加工能力1995年为1000余万吨,2000年为2000余万吨,塑料制品总产量19
4、95年为6684万吨,1997、1998均超过1500万吨,其包装占23,电器占125,建筑占85,农业占8,鞋类占52,交通占42,机械零件、医疗器械,玩具、文体用品、家俱分别占35,塑料制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从1998年起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凡非国有企业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未统计)进行统计,1999年塑料制品的企业为6047个,从业人员110万人,工业总产值为1617亿元,利润总额52亿元,利税总额为103亿元。中国塑料制品近几年出口增长迅速,1995年出口2699万吨(314亿美元)。2000年塑料制品出口超过500万吨(50多亿美元),2001年110月累计出口443万吨,同期
5、增长506,创汇457亿美元,同期增长53,预计2001年出口550万吨。中国塑料加工机械进入90年代,年均增长率达到22,企业已达600多家,产品有混配料设备,注射成型机、挤出生产线、中空成型机、压延生产线等19大类,具有10万台以上的塑料机械能力,成为世界塑料机械制造大国。目前中国塑料工业无论是原材料的生产、塑料制品的加工、塑料机械的制造以至塑料的应用都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并具有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 塑料工业既是消费品工业,又是新型材料工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应用广、市场前景好的特点,预计到2005年市场增长为10,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到2015年市场增长速
6、度为8,总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2、中国塑料管业蓬勃发展中国塑料管材已发展成为塑料制品中一类重要产品。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塑料管材、塑料异型材、门窗是化学建材中用量较多的两个主要品种。中国政府从九四年开始由建设部、原化学工业部、原中国轻工总会、国家建材局、原中国石化总公司五个部委联合组织“全国化学建材协调领导小组”制订和发布有关大力发展化学建材的目标、规划、政策、规范等,在短短几年中,中国塑料管材、异型材、门窗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塑料管材1994年生产能力为24万吨,产量为15万吨,2000年能力为164万吨,产量100万吨(其中PVCU管材产
7、量约50万吨),管材的生产线己达2000余条,硬聚氯乙稀管材万吨级以上生产规模的大型企业全国已超过30余家。中国塑料管产量从90 年的不到20万吨增长到2000年近80万吨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内增长高达300%。进入新世纪后继续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塑料管的总产量已经超过140万吨,2000年起在全世界各国塑料管产量的排位中已是第2位。3、塑料管材应用领域中国塑料管的应用已经普及各个领域。建筑内给水管、建筑内排水管、室外给水管、埋地排水管、燃气管、护套管、工业用管、农业用管八个领域内塑料管的应用都在增长。中国塑料管的应用首先在建筑内排水和给水领域得到推广,近年发展的重点转向建筑外埋地排水、给水和
8、燃气等市政工程和基础建设工程用 管。建筑内给水管领域:包括生活用冷热水和采暖用热水。有PP-R、 PEX、铝塑复合管等;建筑内排水管领域:以PVC-U 建筑排水管为主,还有少量PE、PP的建筑排水管;室外给水管领域:包括城市和农村的给水管,有PVC-U、PE玻璃钢GRP给水管 等;埋地排水管领域: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排污水管、排雨水管、工业排污水管等有PVC-U、PE、PP玻璃钢GRP等结构壁管和实壁管等;燃气管领域:主要用在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目前都用PE管;护套管领域:包括电力和通讯用电缆及光缆的各种护套管有PVC-U、 PE、硅芯管等;工业领域: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输送液体气体和固液混合体如泥浆的
9、管道,有PVC-U、PE、PP、ABS、PA、PVC-C、PVDF等工程塑料管和塑料增强管等;农业领域:包括灌溉用各种管道等有PE PVC-U、PP等实壁管和各种滴灌管、渗灌管等;国际上所有的各种材料各种结构的塑料管绝大部分都已经在中国生产和应用目前应用量最大的是聚氯乙烯PVC管、聚乙烯PE管和聚丙烯PP管,初期中国塑料管应用聚氯乙烯管较多,近年聚乙烯管发展迅猛其他材料的塑料管如ABS、PB、CPVC、PA和玻璃钢GRP管等也在不同的领域内应用。虽然中国塑料管的质量水平总体上和国外还有差距,确实存不少的问题和隐患,但质量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塑料管的标准和规范已经逐步和国际标准一致或者直接引
10、用国际标准,塑料管质量监督和检测正在逐步完善,有部分企业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并有部分已经出口。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的推动塑料管产业化发展也已经起步中国国内近年已经出现一批规模化、配套化生产的企业,“亚通”、“亚大”、“国通”、“宝硕”“联塑”、“华亚”等销售额达到数亿。跨地区生产和经营的企业集团正在成长,其中有部分企业和国际著名塑料管企业集团合资或合作,而且目前还有一批大的投资项目在建设或筹备。4、国家针对塑料管材的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 自1997 年开始,国家建设部及各地省、市区建委、建设厅在发出强制淘汰镀锌钢管,提倡应用化学建材的有关政策后,对推广应用新型化学塑料管材也明确了发展规划和目
11、标,为新型管材产品进一步走入市场,应用于工程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发展契机。根据国家化学建材推广应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扩大城市给水塑料管的工程示范,2000 年全国新建城市管道60 %采用塑料管”。“2010 年远景发展目标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0 %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传统铸铁管;建筑电线穿线管90 %采用塑料管,外墙水管路50 %采用塑料;室内上水管与供暖采用塑料管的比例分别为30 %和20 %;城市供水管的塑料管应用率达50 % ,村镇供水管道80 %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管道的应用量达到20 % ,城市下水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15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19
12、99 年全国塑料推广应用研讨会上提出的关于加速推广应用塑料管的几点意见,其中2000 年发展目标比“九五”计划的目标有新增加:2000 年全国室内给水管30 %采用柔性塑料管,电线护套80 %采用塑料管,新建住宅的建筑室内排水管50 %采用塑料管,新建城市燃气管道(中、低压管) 30 %采用塑料。二、国内塑料管道产品发展概况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生产塑料管,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近二十年来,塑料管得到了很大发展,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品种和规格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到1999年底,全国塑料管生产线约有2000余条,其中引进设备约占15。1999年我国各种塑料管的生产能力已达165万吨,实
13、际产量为100万吨左右。其中,PVCU管50万吨,占50;PE管36万吨,占36。近几年,随着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室内塑料管发展很快,现已成为当今投资的热点。1、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建筑排水和建筑给水等输送管道。目前,国内有PVCU管生产企业60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实际生产量约50万吨)。PVCU管生产规模在10000吨年以上的企业有30余家;规模在500010000吨年的企业有近60家。PVCU生产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目前,国内一些城市PVCU建筑排水管使用率达到90以上;在城
14、市供水管道中,已敷设PVCU管道5000多公里,最大管径达DN630mm。 PVCU管在国外属较成熟产品,主要应用领域界定在建筑排水及市政排污管道上。在国内的应用也较早,生产规模较其它塑料管大,但其要求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缺乏行业引导,生产企业众多,设备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可靠性差,产量与实际需求不成比例,年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量。厂家之间相互价格竞争,造成市场严重混乱,极大地阻碍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展程度。此外,PVCU管最大的缺陷在于它的生产配方中使用了重金属稳定剂,如用作给水管,其重金属稳定剂物质及聚氯乙烯树脂中的氯乙烯单体进入水中,会造成对饮用人的键康危害,故UPVC 管不宜用作给水,目
15、前,国内对这一塑料管材的应用仅局限在建筑排水管道上。另外,PVCU管耐低温性能差,严寒地区极易脆裂。连接方式也是这类管材的最大弊病之一,UPVC的连接是采用粘合剂把管件与管材粘合连接的方式,这将存在粘合剂的有毒物质溶入水体和因粘合剂老化渗水管件脱落的问题。如此等等, PVCU管的应用是存在极大限制的。通过市场发展看,近年来UPVC 的应用增长呈下降萎缩趋势。2、聚乙烯管(PE)。聚乙烯(PE)管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建筑给水等输送管道。目前,国内有PE管生产企业近150余家(其中有近100家是生产农村给水管和农业用灌溉管),年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实际生产量约36万吨)。PE管
16、生产规模在5000吨年以上的企业有10余家。 国外城乡供水用的塑料室外给水管过去主要采用的是硬聚氯乙烯管,原因是UPVC的强度较高,成本比较低。目前不少国家还主要采用硬聚氯乙烯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外在逐步增加采用HDPE 管做城乡供水用室外埋地给水管,统计资料表明,欧洲在城乡供水管领域应用聚乙烯管已经多于聚氯乙烯管。1997 年欧洲饮水管市场总计是422715t ,其中高、中密度聚乙烯管24900t (占5911 %) ,低密度聚乙烯(LDPE)管10315t ( 占214 %) , 而聚氯乙烯管是162500t ( 占3815) 。分析其原因是:近年聚乙烯材料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应用
17、于管材的聚乙烯材料一直不断地在研究和改进,正是因为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增强了聚乙烯管的优势,扩大了聚乙烯管的应用领域。六十年代,为了燃气管的应用,国外开发了具有较高“长期静液压强度”和抗开裂能力的聚乙烯管材料,我国“七五”期间已开发了燃气管专用料,接近国际上性能得到公认的PE80 级的水平。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被称为“第三代聚乙烯管材料”的管材专用原料PE100。国际上有几大石油化工业企业已经大量生产PE100 级聚乙烯管材料。PE100的聚乙烯管因为容许更大的应力,可以在同样使用压力下减少壁厚,增加输送截面(例如在10bak 压力下输送水,用PE100 的聚乙烯管比用PE80 的聚乙烯管
18、壁厚减少33 % ,输送截面增加16 % , 输送能力可以增加35 %) ,或者在同样壁厚下增加所用的压力,提高输送能力。特别是在直径较大,使用环境较差(如低温) 的场合用PE100 才能保证安全性。换句话说PE100 的出现使聚乙烯管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压力更高(输送天然气可达10bar ,输送水可达25bar) ,直径更大,环境更差的场合。3、铝塑复合管。目前国内铝塑复合管生产企业达到近300家,生产线达到300余条(其中进口设备占10,国产设备占90),搭接焊生产线占70,对接焊生产线占30,生产能力达到8亿米年,1999年,铝塑复合管使用量达到l.5亿米左右。 铝塑复合管在国外也是一种替
19、代传统镀锌钢管的主要产品之一,尤其是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国内,铝塑复合管却因原料及管件的极大约束,推广速度缓慢。铝塑复合管生产工艺复杂,设备造价高,产品的综合成本极高,生产厂家均采取原料国产化来降低产品的成本,目前,分布在全国的860 家左右的铝塑复合管生产厂家90 %以上均采用国产原料,其采用的国产铝带质量不稳定,氧化程度高,极易造成管道爆裂等问题;采用的国产聚乙烯,老化性不好,还达不到国际标准的最低要求性能(PE63 的性能指标) ,而采用的热熔的最低要求性能(PE63 的性能指标) ,而采用的热熔胶基本上都是国产产品,粘结性能不稳定,容易导致管体脱胶。另外,
20、根据调查,全国所有的铝塑复合管厂家均不配套生产管配件,都采用外协加工办法,质量控制极不严格,极易导致管道拔脱漏水,工程问题比比皆是。以上众多因素已足够说明铝塑复合管为何在已形成的市场中仍无法占有更多份额的问题了。4、交联聚乙烯管。目前国内交联聚乙烯管生产企业有近100家,生产线达到100多条(其中进口生产线有10余条),生产能力达到5亿米年。1999年,交联聚乙烯管使用量达到8000万米左右。 PEX管不同于普通的聚乙烯管,普通聚乙烯(PE)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分子为线性分子结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线性分子之间的结合力(范德华力)随之减弱,使材料发生形变,主要临界温度为55 左右。所谓交
21、联,是指在聚合物大分子链间形成了化学共价键以取代原来的范德华力,使分子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显著地改善了耐热、耐磨、耐化学品性及耐环境应力开裂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国际上成功地用于聚乙烯交联的工业方法有辐照交联、紫外光交联、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四种。辐射交联是由M1Dole 于1948 年首先发现的,他当时在进行重水反应堆实验时发现用辐射能将聚乙烯交联。随后E1J1Lawton 等通过电子加速器使聚乙烯发生交联。几十年来,随着聚乙烯的辐射交联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交联聚乙烯现已成功的应用于电线电缆、热收缩管等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在辐射交联过程中,聚合物自由基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所产生的。实验室试验时,
22、辐射源一般为射线或射线,在工业上,常用大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来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辐射交联主要是使用高能射线打断聚乙烯中C2C 键和C2H 键所产生的自由基来引发交联的。辐照交联是一种无任何化学反应副产品,绝缘性能极为优良,由于射线不易通过较厚的绝缘层,而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辐照交联只适用于绝缘软线的生产等。紫外光交联是通过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能量后转变为激发态,然后在聚乙烯链上夺氢产生自由基而引发聚乙烯交联的。与另外几种方法相比较,紫外光交联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光交联在技术原理上类似于高能电子束辐射法,但是它用低能的紫外光作为辐射源。设备易得,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防护容易。因此,聚乙烯
23、的紫外光交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发展交联电线及各种低压交联电缆方面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为聚乙烯交联技术开辟出一条新路。过氧化物交联法需要专门的生产设备,且生产工艺要求苛刻,过程不易控制,其加工温度不能超过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否则就会发生预交联,轻则影响产品的性能,重则会损坏生产设备。硅烷交联是采用将硅烷接枝到PE 主链上,在水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引起硅氧烷键交联而获得PE 交联的一种方法。硅烷交联PE 的成型过程首先是使过氧化物引发剂受热分解,使之成为化学活性很高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夺取聚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使聚合物主链变为活性游离基,然后再与硅烷交联剂产生接枝反应,接枝后的PE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料管道 行业 伟星管业 前期 调研 分析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