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8页,共两大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3 .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学校姓名班级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
2、战略1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2 .某研学小组对当地人大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近期人大开展了以下两项工作。研学小组这一调研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依据宪法对当地政府出台的新法规进行审查,对不合理之处要求相关部门修改或废除。依法行使人大代表职责,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宪法审查,发现有违宪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A.坚持依宪执政B.加强宪法监督C.增强宪法意识D.弘扬宪法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加强宪法监督。B:题干中,对当地政府出台的新法规进行审查,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宪法审查
3、体现了加强宪法监督,故B符合题意;A:党坚持依宪执政,与同学们的调研工作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CD: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与同学们的调研工作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 .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A.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缩小权力行使的范围B.健全法律和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C.公民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D.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B:漫画中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牢笼里,受到监管。这启示我们健全法律和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故B符合题意;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需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4、但不是缩小权力行使的范围,故A说法错误;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故C说法错误;D: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我国宪法的这些规定说明()A.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B.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D.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义务的关系。D:题干中“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
5、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说明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说明劳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规定说明公民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故D正确。A:权利和义务没有先后之分。故排除A;B:义务必须履行,故排除B;C:权利和义务不是完全对等的,故排除C;故本题选D。5 .学校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全国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开展这些活动旨在()A.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B.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C.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D.让学生认识到宪法修
6、改程序更为严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相关知识。A:不能随意扩大公民的权利,故A说法错误;B:分析题文,学生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故B符合题意;C: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无法完善宪法内容,故C说法错误;D:学生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不单单是让学生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还有其他内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行使政治权利B.参加志愿活动,在履行基本义务C.文学艺术创作,是在行使文化权利
7、D.破坏文物古迹,均属一般违法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文化权利、违法行为。A:进行宪法宣誓,是为了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不是行使政治权利,故A说法错误;B:参加志愿活动,这是道德范畴,故B说法错误;C:文学艺术创作,这是在行使文化权利,故C符合题意;D:破坏文物古迹,根据情况不同,有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有的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 .司机赵某使用未取得道路运输证的车辆,违规从事巡游出租汽车经营业务。当地交通运输局依据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暂扣当事车辆,并依据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对赵某处五千元罚款。这启示我们()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法律禁止
8、做的坚决不做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法律要求做的可以不做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故说法错误;:司机赵某违规从事巡游出租汽车经营业务,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要自履行法定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故说法正确;: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这说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间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故符合题意;: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体现了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间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故符合题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故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10、A。9 .在居委会组织下,某社区进行“最美楼栋”建设。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楼栋建设小组”,居民们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居委会尽心服务,共同让小区更加和美。从“最美楼栋”建设可以看出()A.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B.遵守正当程序,能避免产生纠纷C.培养高雅情趣,能有效调节情绪D.促进民族发展,融洽各民族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A: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题文中居委会组织某社区进行“最美楼栋”建设,表明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促进社会和谐,A符合题意;B:“避免”观点绝对化,故B是错误的;CD:这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CD不符合
11、题意;故本题选A。10.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的是()A.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B.市民王某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C.某企业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D.人民法院就郑某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案进行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D:人民法院就郑某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案进行审理体现了人民法院通过诉讼形式解决纠纷,故D选项说法正确;A: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属于通过非诉讼手段进行维权,与诉讼无关,故A选项不
12、合题意;B:市民王某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属于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与诉讼无关,故B选项不合题意;C:某企业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体现了我国保障公民劳动权,与诉讼无关,故C选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11 .某派出所民警是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她负责的辖区内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80岁以上的老人占17%0为了保护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她带领同事们推行邻里守望结对子等工作机制,通过一键式呼救等方式为老人提供生活便利和安全保障。材料体现了()公安机关用忠诚担当守护百姓安宁幸福公安机关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A.B.【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行政机关的相关知识。协
13、助和配合公安机关工作是公民的权利公安机关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C.D.:题干信息中派出所民警通过创新方式,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老人提供生活便利和安全保障,体现了公安机关用忠诚担当守护百姓安宁幸福,故选项说法正确;:协助和配合公安机关工作是公民应尽的责任,故选项排除;: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公安机关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无关。故选项排除;故本题选A。12 .对以下时政播报进行点评,正确的观点有()时政播报2024年2月12日,高某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向江月馆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工作人员已将杂物清理出室外活动场。鉴于高某的不文明参观及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
14、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高某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依靠他律我们应敬畏规则,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行使权利有界限、敬畏规则的相关知识。:高某某的行为是不珍视自由的行为,故说法错误;:“高某某因违反规则而被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启示我们任何权利行使都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5、故说法正确;:遵守规则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46分。13.某校组织“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演讲比赛前,某同学撰写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民宪法为人民”。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诞生的日子。那一天,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表决结果宣布时,人民大会堂内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
16、求的好宪法,是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好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万分高涨,热议浪潮持续了整整四个月。你问我宪法的根基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你问我宪法的伟力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凸显人民的尊严和价值,表现着宪法颁行的意义。尊重人民、关怀人民、爱护人民,是宪法不懈的追求。如果让我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我会用这样几句话,那就是对上述演讲内容进行续写。要求:围绕演讲主题,运用所学,简明扼要。
17、答案】示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全民讨论使宪法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原则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原则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这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好宪
18、法一可链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关键词: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万分高涨,热议浪潮持续了整整四个月一可链接使宪法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4.关注你的生活经验。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小云的舅舅是某部队的指挥官,叔叔在市里经营了一家旅行社,每年上缴税款。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文化馆看戏。从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北京市 通州区 20232024 年级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