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手册.doc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手册.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手册第一部分 相关文件安徽省教育厅文件关于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的指导意见(皖教秘2013386号)各市、县(区)教育局:近年来,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现代教育装备陆续配备到各地中小学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现代教育装备的管理使用工作,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办法(皖教基20124号)等文件的要求,落实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制定切实有效措施
2、认真抓实抓好,不断提高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效益。(二)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落实经费投入,并建立长期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维修维护和设备升级、更新等所需。(三)学校要确保不低于15%的公用经费支出用于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日常用电、网络、设备维护、少量软件添置、购买耗材等费用所需。二、规范日常管理,做好技术保障(四)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是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其管理和维护工作要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五)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属于国有资产,应按
3、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学校建立设备购置、验收入库、保管维护、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做到帐、物相符。(六)学校要建立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日常应用管理、维护保养、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应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县(区)教育装备部门要按要求抓好日常常规管理,每学期组织一次对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情况的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实行网络化管理。(七)建立省、县(区)、学校三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和设备运转保障机制,为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维护
4、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负责保修期内供应商(生产商)设备维护的协调落实;各县(区)成立县级技术支持服务机构,负责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专(兼)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员;班级可指定1-2名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的学生干部担任“小管理员”,协助班主任对设备进行管理,学校要对“小管理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设备保修期结束后,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具备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及生产商)商定固定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保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省教育技术装备
5、中心负责继续给予协调,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八)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组织发挥所辖学校技术骨干力量的作用,解决区域内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注意收集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学校在使用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故障或疑难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生产商)联系解决。(九)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安全使用情况的督促与检查,明确并落实相关各方责任。学校应重视师生安全教育,建立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使用的安全防范机制,及时检查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十)学校应安排专人管理多媒体远程教
6、学设备,不得随意搬动、拆分、外借,不得用于教学班级以外的任何场所,严禁私人占用。如遇学校拆并或班额减少,相应设备处理应及时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一调配使用。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用能力(十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和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抓好学校校长、信息中心主任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新教育理念的培训,以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抓好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人员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运维能力的技术支撑培训,及时解决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抓好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现代远程教
7、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使任课教师做到“人人能操作、个个会使用”,促进教师会用、爱用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十二)抓好校本培训。各学校要根据有关要求和本校实际,按学期制订有可操作性的校本培训方案。培训方案要合理可行,注重实效。(十三)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班班通”条件下的专项教育教学应用研讨活动和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班班通”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及技能竞赛等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 不断提高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和教学应用水平。(十四)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建
8、设和运用,充分利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网站资源,同时要积极开发、收集、储备教学资源,不断充实符合教学使用的本地资源库,为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教学应用提供资源保障。四、建立评估机制,推动全面应用(十五)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和培训等工作应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及常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省教育厅将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列入对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内容之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与应用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县(区)教育部门要将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应用情况纳入对学校领导的考评内容。(十六)
9、学校要把教师应用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资源实施教学的情况,纳入教师评先评优和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对应用能力强、使用效果好的教师要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要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核算工作量,使其享有与一线教师同等的待遇。(十七)各学校要努力提高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课堂使用率和学科覆盖率,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教学的常态化应用,学科运用应尽快达到全覆盖。附件:1. 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试行) 2. 班级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试行)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10月22日、舒城县教育局文件三、舒城县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与应用评估量表
10、学校: 时间: 年 月 日项目内 容类分值12类分值60类分值100打分备注学校重视10是否成立领导组没有0有1有信息化推进工作组2查原始档案资料,听汇报是否有专(兼)职管理员无0有1按标准配备,有工作量要求,纳入工作绩效2是否有信息化工作方案和总结无0有方案和总结1方案切实可行,总结求真务实2是否有考核评比与激励制度无0有1有完善的制度并公布实施2是否有经费投入无0确保使用1超前配置相关设备2培训工作20培训方案无0有1方案切实可行,培训效果好2查原始档案资料校本培训无0每学期12次2每学期3次以上4管理员培训无0参加中心校培训1参加上级部门培训2教师上级培训无0有1按文件或通知积极参加2人
11、人会三分之一5三分之二7人人会10随机演示教学工作40班班通教室0-1节/天02-3节/天84节以上/天12查使用记录其他多媒体教室不用0偶尔使用3正常使用5查使用记录计算机教室不开设信息课0开设不全3按规定开设齐全6查原始资料教师备课室使用率低0使用率较好2使用率高5查备课文档教师使用率占所授课时百分比30%50%650%80%980%以上12查使用记录,随机抽查教研工作20本年度教研计划无0有1计划翔实,切实可行2查原始档案资料和备课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比赛无0校级评比3参加县、市评比5电子备课少数教师1三分之一3三分之二且形成校本资源库4电教学术作品奖无0县级2-5件3县级5件以上(市、省加
12、分)5查本(或上)年度获奖情况学生电脑制作奖无0县级2-5件2县级5件以上(市、省加分)4管理维护10财产登记无0基本规范1表格齐全,登记编号2查原始档案资料;现场查看设施保管差0较好2专人保管维护,妥善及时3设施安全无0有1做到防火、防盗、防触电等2设备维护无0及时报修2自行解决故障,必要时报修3合计现场分: (现场打分合计,当场给出);合议分: (结合报送材料综合评价打分,合议赋分)其他事项:1.现场随机考查三名教师班班通使用情况 甲:不会不熟会熟练;乙:不会不熟会熟练;丙:不会不熟会熟练2.随机调查两班学生班班通每天上课情况 班:0-1节2-4节5节以上; 班:0-1节2-4节5节以上3
13、设备故障登记:总体印象:县评估组签字: 第二部分 设备配备一、“班班通”设备规格型号数量集成商一览表(提供电子文档,见“舒城教育网/教育管理/教育装备”栏)二、舒城县中小学“班班通”设备配备安排一览表(提供电子文档,地址同上)第三部分 管理使用一、“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为了确保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以下简称“班班通”设备)的正常使用,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班主任是本班级“班班通”设备的管理责任人。二、各班级应推选12名学生,经培训合格后担任设备监管员和技术小帮手,如:负责保管机柜、黑板的钥匙,上课前应授课老师的要求协助老师提前打开设备,上课
14、后帮助老师关闭设备,设备出现问题帮助老师向管理员报告等。三、设备控制台严禁放置水、食物、玩具等物品。定期对控制台、电子白板和推拉黑板等设备进行清洁、除尘。保持教室环境和设备清洁,注意设备的通风散热、防尘、防水。四、不得随意对设备进行拆装、移动,防止对设备造成损坏。使用前应熟悉设备操作流程,使用时要正确操作、不要随意修改设备设置。五、严格控制外接移动盘的使用,使用前必须杀毒。严禁将与教学无关的软件安装到设备上。定期做好防病毒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管理员报告处理。六、学校建立“班班通”设备技术档案,登记设备编号,记录保养、维修和使用情况,确保设备的完好可用。班级放置使用记录表,使用后及时填写
15、授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签字,每学期结束交学校存档。七、上午、下午放学后一定要关闭设备、切断电源和关好门窗,检查所有设备后方可离开;寒暑假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八、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使用“班班通”设备。九、未经学校允许,任何人不得将设备借给他人或搬出教室。如遭人为损坏,须按价赔偿。十、加强对学生爱护公物的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随意动用各类设备,不得在设备上乱涂乱画、损坏设备。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1、计算机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设施,计算机教室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保养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持证
16、上岗。2、计算机室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高温、防强光、防尘、防静电设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3、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入帐。文件、教学资料、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及时整理归档。要严格验货、损坏赔偿、报废审批手续,做到帐据齐全,帐物相符。4、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要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5、要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雨季和假期要定时开机;要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有备份。6、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入室前要穿拖鞋或鞋套;要督促学生
17、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卫生,要求学生按上机操作规程操作。学生离室时,要检查设备,填写使用记录,学生离室后,要做好设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7、计算机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一般教师须经学校同意后按要求使用计算机房,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8、对因未按规定要求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照价赔偿。二、“班班通”管理使用表样“班班通”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学校:_ 班级_ _年_月_日序号日期学科所授课题授课教师学生代表备注备注:此表用于记录班班通教学设备用于教学或其它教育活动。“班班通”项目工程设备登记表学校:_ _年_月_日
18、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厂商单位数量登记时间来源备注注:1、本表用于登记班班通设备及有关配套设备。2、登记来源包括上级配发、赠送、自购等用于班班通教学使用的电教设备。3、可在本表后附设备采购、到货、交接等原始凭证。“班班通”设备故障登记及维护记录表学校:_ _年_月_日班级故 障 登 记维 护 登 记故障设备名称故障数量故障日期登记人签名维护日期处理方式维护结果(,)维护人员签名备注班班通项目工程软件(光盘)登记册学校:_ _年_月_日编号光盘科目(软件名称)单位数量产品单位类别登记时间来源备注注:1、此表用于登记与班班通软件(光盘)及其它电教光盘(软件); 2、软件(光盘)包括上级配发、自购、赠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设备 计算机 教室 管理 使用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