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三大题简答题题库(2025期版).docx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三大题简答题题库(2025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第三大题简答题题库(2025期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期末纸质考试题库第三大题、简答题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3月,更新至2025年1月试题;资料涵盖2011年1月至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心理学课程期末纸质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首字音序G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2014年1月试题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2018年1月试题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2021年1月试题格式塔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图形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2023年1月试题答:(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性原则
2、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2012年7月试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2015年1月试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2020年7月试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策略。2023年1月试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2024年7月试题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
3、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是:(1)及时复习;(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首字音序J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2011年7月试题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5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一般来说,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
4、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型动机,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也会在低级需要尚未满足前,去寻求高级需要。2013年7月试题2014年7月试题2017年1月试题2018年7月试题2020年9月试题2025年1月试题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答:(1)知觉到需要。(2)个人的责任。(3)权衡成本和收益。(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简述情绪的成分。2019年1月试题简述情绪的成分。2020年9
5、月试题简述情绪的成分。2021年7月试题答:情绪是一个多成份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同感受。即人们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的激活,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简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2011年7月试题答:群体级化产生的原因有:(1)责任分散是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社会比
6、较。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3)说明性辩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4)文化价值观。倾向于对冒险性或者保守有较高的评价,群体的决策可能会受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2011年1月试题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与理解
7、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出现诸多问题。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绪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当一个人对自己有消极评价时,就会自卑或内疚。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它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2016年1月试题答: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简述理学的功能。2012年1月试题简述理学的功能。2014年1月试题简述理学的功能。2019年1月试题答:心理学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8、I)描述和测量。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2)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3)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
9、习水平等。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2011年1月试题答:从心理内容上讲,意识就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其中既包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也包括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楚,但是却是能够让人亲身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意识的概念:第一,意识是一种觉知。第二,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第三,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的不同状态有:睡眠、梦、催眠和白日梦。简述意识的作用。2015年7月试题简述意识的作用。2023年7月试题答: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
10、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意识也有局限性。如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等等。简述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论。2019年7月试题答: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论,他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人类生来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符号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该装置存储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其对语言的获得不需要刻意的教导,就能自动吸收。有了这样一个装置,当
11、个体发育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语言刺激,个体就能充分利用、自行变通,说出各种最基本的语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简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022年7月试题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2、2017年1月试题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经验、社会文化因素等。2013年1月试题2015年1月试题2016年7月试题2019年7月试题2020年1月试题2023年1月试题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答:(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等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
13、4)信息接收者特征;它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都对态度改变有影响。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2017年6月试题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2018年1月试题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2024年7月试题答: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1)适应性运动;(2)生理变化;(3)无关动作停止。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2011年7月试题答: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适应功能。情绪是进行社会适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人
14、们根据别人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2)动机功能。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绪能够激发和引导行为。其次,情绪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的指标。(3)调控功能。情绪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更有效率地学习和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出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通过缩小认知范围,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4)信号功能。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心理可以通过表情表现。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方式。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国家 开放 大学 汉语言 文学 本科 期末 纸质 考试 第三 大题简 答题 题库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