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调查报告.doc
《大课间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课间调查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彩“课间”,美丽“阳光”对顺德区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莫建山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吴维泰纪念小学摘要: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群体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以外进行体育锻炼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其活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顺德区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近三年时间里各校开展情况如何,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为了全面了解顺德区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情况,我对顺德区36所小学进行调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顺德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顺德区各小学开
2、展大课间活动比较普及,所有小学都有开展或曾经开展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受场地、器材、经费、时间、领导的重视等五个基本条件的制约各个学校开展情况很不均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学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制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是大课间活动管理的骨干力量;在组织形式上多数学校会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来组织开展活动。最后对行政部门的规定、学校领导的重视、健全组织管理、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宣传教育、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参考对策与措施。多彩“课间”,美丽“阳光”对顺德区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莫建山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吴维
3、泰纪念小学1、研究目的: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素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集中表现为青少年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二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占用课外锻炼时间上文化课,侵占了学生到操场上、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时间、空间,加之仅有的体育课和课间操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调枯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难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上课和做操的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故此在2008年12月我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
4、见(下简称“中央意见”)精神,根据我省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简称“省意见”)。在省意见里对学校开展体育锻炼下达硬指标中小学将每天30分钟的全校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形成制度。顺德区在2008年1月在大良实验小学声势浩大地举行了大良区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我区中小学全面推开。经过学校、社会的宣传,“健康第一”、“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近三年时间里各校开展情况如何,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我对顺德区小
5、学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落实顺德区小学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了初步分析和思考。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对嘉信西山小学、大良实验小学、乐从小学、东平小学、培教小学、北滘中心小学、北滘城区小学、泰安小学、新城小学、东风小学、江义小学、育贤小学、仙塘小学、旺岗小学、杏坛中心小学、龙潭小学、富教小学、新华小学、花城学校、石洲小学、南涌小学、陈村中心小学、吴维泰纪念小学等36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2.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现代体育和教育学有关书刊。(2)访谈法:到各学校实地观摩调研,与各校体育教师、大课间组织者进行有针对性地交谈了解该校开展情
6、况,另外采取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部分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观点及意见,然后记录整理。(3)问卷调查法:发放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经整理,统计处理得出结果,作为本文研究的依据。3.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文将调查的结果归纳为:学校开展大课间情况;学生参与大课间的情况;场地器材;活动组织及内容形式。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3.1学校开展大课间情况表1内容 调查结果(%)A1、开展情况 有开展 曾开展过 无开展 现开展率 33所 3所 0 91.7%A2、活动时间 30分钟 31-40分钟 40分钟 3所(9.1%) 22所(66.7%) 8所(24.2%)A3、开展频率 每天1次(%) 一周2-4次(%)
7、 一周1次(%) 29(87.9%) 4(12.1%) 0根据中央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顺德区所有小学都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现在顺德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率为91.7%,可见体育大课间活动并不是在每所小学都得重视而坚持开展。在调查中了解到个别学校因为嫌麻烦或怕担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来人观摩、上级检查时就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平时就不进行大课间活动。 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时间足以反映出各校对执行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态度,广东在省意见里对学校开展体育锻炼下达硬指标中小学将每天30分钟的全校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形成制度。在本次调查数据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出:30分
8、钟大课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部分(90.9%)的学校现安排大课间的时间超过30分钟,还有学校是40分钟以上。时间最长的是嘉信西山小学为50分钟。有87.9%的学校能坚持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12.1%的学校因为校会、学科竞赛或升旗仪式等原因占用大课间活动时间而不能保证每天开展活动。3.2学生参与大课间的情况:表2内容 调查结果(%)B1、是否全体学 全部参加 部份参加生都参加活动 28(84.8%) 5(15.2%)B2、是否有学生 有 无被留下辅导文化课 0 33(100%)B3、活动期间其他 有 无兴趣小组训练情况 2(6%) 31(94%)B4、参加大课间 积极参与 参与 不愿意参与
9、体育活动意愿 60% 35% 5%B5、坚持参与 能坚持 偶尔缺勤 经常不参加并认真锻炼 90% 8% 2%从表2可见,有84.8%的学校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可是有15.2%的学校因为场地不足,不能同时容纳全校学生一起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而要分年级隔天来参加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时间里,所有学校都没有学生给文化科老师留下辅导或做作业练习的,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充分体现大课间活动的群体性,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但在这里边需要指出的是:有2所小学竟然把艺术类的书法、美术等活动安排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显然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有误解,违背了相关文件的精神。在各校组织的大课间活动中绝大
10、部分的学生是能坚持并很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是非常喜欢和愿意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同学在活动环境影响下也可以认真进行体育活动。可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说明他们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和意向是正确的。3.3场地器材表3内容 调查结果(%)C1、场地能否满 能够 不能够足开展大课间活动 25(75.8%) 8(24.2%)C2、现有器材能否满 能够 不能够足大课间活动需求 15(45.5%) 18(54.5%)C3、器材不足所 学校添置 学生购买 相互借用采取的措施 5(15.2%) 26(78.8%) 2(6.1%)场地和器材的保障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间 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