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会.ppt
《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会.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汇报、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汇报输血科输血科2、围术期合理输血持续改进方案、围术期合理输血持续改进方案麻醉科麻醉科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持续改进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区二十六病区4、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汇报、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汇报护理部护理部5、PDCA在合理用血中的应用在合理用血中的应用医教科医教科6、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总结、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总结王东明王东明1 1、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汇报、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汇报输血科输血科2 2、围术期合理输血持续改进方案围术期合理输血持续改进方案麻醉科麻醉科3 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持续改进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区
2、二十六病区4 4、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汇报、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汇报护理部护理部5 5、PDCAPDCA在合理用血中的应用在合理用血中的应用医教科医教科6 6、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总结、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总结王东明王东明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汇报输血科1.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杜绝浪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杜绝浪费。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使费。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使用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用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2.2.督查发现存在问题较多,输血指征符合率督查发现存在问题较多,输血指征符合率 、申请单合格率、用血申请分级制度执行率等、
3、申请单合格率、用血申请分级制度执行率等均不理想,科学合理用血管控欠佳,提高合理均不理想,科学合理用血管控欠佳,提高合理用血迫在眉睫。用血迫在眉睫。P P阶段阶段现状现状全院用血趋势图全院用血趋势图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红细胞悬液U血浆/100ML冷沉淀U血小板U2011年2012年2013年1.1.成立输血科合理用血改进小组成立输血科合理用血改进小组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医教科医教科 2.2.召开科室改进小组专题会议召开科室改进小组专题会议(讨论提高科学合理用血讨论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查找原因、讨论对策,梳理问题查找原因、讨论对策
4、梳理问题)3.3.组织实施改进,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改进,制定方案4.4.活动期限活动期限20142014年年4-104-10月月P P阶段阶段成立专项改进小组成立专项改进小组1.1.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2.2.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3.3.输血科督查反馈机制不全。输血科督查反馈机制不全。4.4.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标准。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标准。5.5.合理用血知识科内培训不到位。合理用血知识科内培训不到位。6.6.输血检验指标报告时间不及时。输血检验指标报告时间不及时。7.7.推进自体输血技术配合度不够。推进自体输血技术配合度不够。8.8.互助献血宣传不到
5、位。互助献血宣传不到位。P P阶段阶段原因分析(头脑风暴原因分析(头脑风暴)P P阶段阶段改进目标改进目标1.1.提高输血适应症符合率。提高输血适应症符合率。2.2.提高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提高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3.3.降低临床用血总量,提高合理用血。降低临床用血总量,提高合理用血。3.1 3.1 用血量增长低于入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增长用血量增长低于入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增长率。率。3.2 3.2 用血病人的人均用血量下降。用血病人的人均用血量下降。P P阶段阶段鱼骨图鱼骨图人员机环节制度材料输血知识缺乏制度落实欠缺抢救用血沟通不到位现有制度需更新信息系统不完善电子申请单使用输血与麻醉输血
6、与临床输血与护理输血单不合格督查记录不全面输血指标不填写输血前检测不填写考核方案不全面分级管理制度需完善 不合理用血管理不到位输血反馈不全面输血科硬件互助输血宣传不位 自体输血配合不佳输血科和医教科科室考核不到位P P阶段阶段找出主因找出主因从鱼骨图分析得出较多从鱼骨图分析得出较多原因,归类如原因,归类如输血指征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管控不到位、用血权限、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输血科督审查不到位、输血科督查反馈机制不全、重大查反馈机制不全、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管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管控沟通等。由改进项目小沟通等。由改进项目小组采用投票法,确定主组采用投票法,确定主要原因,主因如下图要原因,主因如下图:
7、输血科不合理用血原因原因频次累记百分率1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1026%2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847%3输血科督查反馈机制不全765%4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管控沟通578%5合理用血知识科内培训不到位489%6输血检验指标报告时间不及时294%7推进自体输血技术配合度不够197%8互助献血宣传不到位1100%P P阶段阶段找出主因找出主因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输血指征管控不到位的改进措施的改进措施:1.1.根据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技术规范和本院实际,制定我院的和本院实际,制定我院的输血指征。输血指征。2.2.用血申请前必须检测血常规和传染病标志物等项用血申请前必须检测血
8、常规和传染病标志物等项目的检测。目的检测。根据根据HGBHGB申请红细胞悬液。申请红细胞悬液。根据根据FGFG和和ALBALB申请冷沉淀血浆和血浆。申请冷沉淀血浆和血浆。3.3.临床医师针对指标评估后按临床医师针对指标评估后按临床用血申请分级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申请用血。申请用血。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4.4.输血科收到输血科收到临床输血临床输血申请单申请单后,依照后,依照输输血科临床输血月度检查血科临床输血月度检查表表进行评估,将检查进行评估,将检查标准化。标准化。5.5.月末将督查结果反馈到月末将督查结果反馈到医教科,按医教科,按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
9、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进行考核。进行考核。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的改进措施:用血权限审查不到位的改进措施:1.1.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2.2.完善科内人员制度培训,确完善科内人员制度培训,确保用血申请权限审查到位。保用血申请权限审查到位。3.3.科室每天对申请单复核,重科室每天对申请单复核,重点查中班、夜班、节假日申请点查中班、夜班、节假日申请单的用血权限。单的用血权限。4.4.将督查结果反馈到医教科,将督查结果反馈到医教科,按按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核规定进行考核
10、进行考核。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 督查反馈机制不全的改进措施:督查反馈机制不全的改进措施:1.1.通过医教科月质控报告公示点评科室用血。通过医教科月质控报告公示点评科室用血。2.2.公示申请单合格率及输血指征符合率。公示申请单合格率及输血指征符合率。3.3.互助献血病区和自体输血开展例数。互助献血病区和自体输血开展例数。4.4.公示输血不良反应,按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反馈临床。公示输血不良反应,按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反馈临床。5.5.根据督查反馈情况,医教科会同输血科制定临床科根据督查反馈情况,医教科会同输血科制定临床科室的年度用血指标,用血指标细化分解至临床科室。室的年度用血指标,用血
11、指标细化分解至临床科室。医教科依据临床医教科依据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奖惩奖惩。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管控沟通的改时措施:重大抢救发血流程缺乏管控沟通的改时措施:1.1.医教科会同输血科及各科室梳理重大抢救发血流程。医教科会同输血科及各科室梳理重大抢救发血流程。重大抢救重大抢救电话通知输血科告知电话通知输血科告知血型、品种、数量。血型、品种、数量。输血科告知血液输血科告知血液制品库存。并及制品库存。并及时调备血制品时调备血制品。配血并准备发血,配血并准备发血,数量不超过红悬数量不超过红悬3U3U,血
12、浆,血浆300ML300ML,冷沉,冷沉淀淀10U10U。+-+-+-+-输血科联系临床准输血科联系临床准备第二次发血,根备第二次发血,根据病情按需发血。据病情按需发血。保持沟通,发血数保持沟通,发血数量一般不超过红悬量一般不超过红悬3U3U,血浆,血浆300ML300ML,冷,冷沉淀沉淀10U10U。合理发血、杜绝浪费合理发血、杜绝浪费 2.2.科室相关人员培训到位,熟悉流程,确保不必要发血。科室相关人员培训到位,熟悉流程,确保不必要发血。D D阶段阶段对策和实施对策和实施 其它改进措施:其它改进措施:1.1.加大互助献血宣传,用血量多的科加大互助献血宣传,用血量多的科室摆放宣传资料,利用党
13、团活动加大室摆放宣传资料,利用党团活动加大互助献血的社会宣传。互助献血的社会宣传。2.2.积极配合开展自身输血技术,为积极配合开展自身输血技术,为RHRH(D D)阴性备血。)阴性备血。3.3.统计互助献血及自身输血技术例数,统计互助献血及自身输血技术例数,医教科根据规定平衡计分加分。医教科根据规定平衡计分加分。4.4.科室对合理用血知识、互助献血及科室对合理用血知识、互助献血及自身输血技术内容进行培训。自身输血技术内容进行培训。C C阶段阶段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输血科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月月输血人数输血人数不符合数不符合数指征符合率指征符合率申请单申请单不合格数不合格数申请单总数申请单总数申请单
14、申请单合格率合格率11041585.58%3251593.79%2951287.37%2540793.86%31111487.39%2443694.50%41391489.93%2658795.57%51261389.68%1559797.49%6115793.91%1760197.17%7104595.19%1455797.49%8111793.69%1053298.12%9108694.44%861298.69%10110595.45%944097.95%C C阶段阶段效果评价效果评价1.1.红细胞悬液下降红细胞悬液下降,手术人次、出院病人上升。手术人次、出院病人上升。2.2.血浆、冷沉淀
15、下降。血浆、冷沉淀下降。3.3.血小板数量上升,成份输血理念得到体现。血小板数量上升,成份输血理念得到体现。C C阶段阶段效果评价效果评价4.543.532.521.510.50人均输血量(U)用血量/10台(U)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C C阶段阶段效果评价效果评价2013-2014年各科室用血情况(1-10)科室排名2014红细胞2013红细胞 排名血浆血小板 冷沉淀二十六病区1723401.5382752831081.5ICU病区24955431542759910630.5五病区3464414.5244502110189.25二十七病区4302286.5517750100
16、1032三病区5279382.54303001310150.5八病区6217281.565200十病区7193269.572080031019.5十八病区816471.5153107541040.25九病区914315382737531033四病区101341529127591031绿色通道11112.511810200021020十六病区1281.586.514345061017.5十九病区1371.5104.51365011010六病区1465.511311210十七病区1563.5108.5123225临床科室同比临床科室同比均明显下降,均明显下降,分科原因致部分科原因致部分科室用量上分
17、科室用量上升升。A A阶段阶段巩固成效巩固成效1.1.标准化:根据标准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修修订订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制订了,制订了临床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科室科学合理用血考核规定。2.2.输血科定期分析用血趋势,数据分析,制定用血输血科定期分析用血趋势,数据分析,制定用血控制措施,确定重点管控科室,上报医教科批准并控制措施,确定重点管控科室,上报医教科批准并实施。实施。3.3.落实互助献血和自身输血奖励机制。落实互助献血和自身输血奖励机制。A A阶段阶段下个持续改进下个持续改进1.1.通过改进措施落实,临床医师合理用血
18、提高了,但通过改进措施落实,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提高了,但主要通过输血科进行大量的输血申请单检查、追踪,主要通过输血科进行大量的输血申请单检查、追踪,进行合理用血的评价,上报医教科并反馈临床,工作进行合理用血的评价,上报医教科并反馈临床,工作量大,属于事后监督。量大,属于事后监督。2.2.控制用血的最佳办法:从用血环节的开端进行控制。控制用血的最佳办法:从用血环节的开端进行控制。在下个持续改进中,重点结合电子申请单,将用血指在下个持续改进中,重点结合电子申请单,将用血指征、用血申请与输血申请单相结合,将此作为下一个征、用血申请与输血申请单相结合,将此作为下一个PDCAPDCA的改进内容。的改进内容
19、3.3.完善合理用血评价指标。如患者输血百分率、手术完善合理用血评价指标。如患者输血百分率、手术输血量与出血量比值等。输血量与出血量比值等。围术期合理输血持续改进方案麻醉科背背 景景1.20131.2013年年1111月我科启用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对术中月我科启用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对术中用血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半年用血量为用血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半年用血量为60650ml60650ml,其中急诊用血量达,其中急诊用血量达31350ml31350ml,占,占51.69%51.69%;择期手;择期手术用血量达术用血量达48.31%48.31%。2 2半年自体血回输半年自体血回输8850ml8850
20、ml,我科自,我科自20132013年年1010月开月开展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共节约用血达展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共节约用血达8850ml8850ml,占全部用血量占全部用血量14.59%14.59%。3 3手术用血的互助献血量为手术用血的互助献血量为0 0。说明互助用血阻力。说明互助用血阻力很大。很大。4 4其中不合理输血比例达其中不合理输血比例达18.6%18.6%。我科进行全科人员集中自查,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总结科室不合理输血的常我科进行全科人员集中自查,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总结科室不合理输血的常见原因如下:见原因如下:1 1血液保护措施不到位:包括手术医生缺乏血液保护观念;麻醉医师及手
21、血液保护措施不到位:包括手术医生缺乏血液保护观念;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没有积极开展血液稀释、自血回输技术等。术室护士没有积极开展血液稀释、自血回输技术等。2 2手术医生输血指征执行不准确:部分择期手术实施了无指征输血。手术医生输血指征执行不准确:部分择期手术实施了无指征输血。3 3手术中失血量监测不准确:术中失血量计量较模糊,输血前评估较笼统,手术中失血量监测不准确:术中失血量计量较模糊,输血前评估较笼统,导致失血量统计不准造成不合理输血。导致失血量统计不准造成不合理输血。4 4抢救病人输血过度。抢救病人输血过度。5.5.手术技术粗失血增加。手术技术粗失血增加。6 6还有一些病例存在家属要求输
22、血,医生卖个人情等还有一些病例存在家属要求输血,医生卖个人情等。原因分析:原因分析:麻醉手术科进行围术期不合理用血头脑麻醉手术科进行围术期不合理用血头脑风暴法查找原因风暴法查找原因:不不 合合 理理 输输 血血血液保护措施不到位血液保护措施不到位手术中失血量监测不准确手术中失血量监测不准确抢救病人输血过度抢救病人输血过度输血指征执行不准确输血指征执行不准确血液稀释少血液稀释少血液回收少血液回收少输血指证不符输血指证不符实验室检查不全实验室检查不全1.1.全科培训。全科培训。2.2.输血管理模式改变输血管理模式改变:改变责任主体,实施目改变责任主体,实施目标化管理。标化管理。3.3.积极开展血液
23、保护技术。积极开展血液保护技术。4.4.失血量监测精细化及输血监测科学化。失血量监测精细化及输血监测科学化。计计 划:划: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考核暂行规定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考核暂行规定医教科出台了合理用医教科出台了合理用血奖惩规定,对自体血奖惩规定,对自体输血技术开展进行平输血技术开展进行平衡计分加分激励!衡计分加分激励!麻醉手术科合理输血共识麻醉手术科合理输血共识一一.合理输血共识规合理输血共识规范了输血管理责任主范了输血管理责任主体、输血前评估与准体、输血前评估与准备、输血监测及输血备、输血监测及输血指征!指征!麻醉手术科自体输血科内共识麻醉手术科自体输血科内共识二二.自体输血共识规自体输血共识
24、规范了自体输血的指征范了自体输血的指征及技术要求,并对实及技术要求,并对实施者进行奖励!施者进行奖励!三三.失血量监测精细化失血量监测精细化1.1.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失血量失血量=(术前(术前Hct-Hct-失血后失血后HctHct)术前术前HctHct体重(体重(kgkg)7%7%100010002.2.临床估算法:按一块干纱布完全浸血大约临床估算法:按一块干纱布完全浸血大约可吸收可吸收20ml20ml血液,一块纱布垫可吸收血液,一块纱布垫可吸收50ml50ml血血液估算,液估算,失血量失血量=纱布数纱布数2020纱布垫数纱布垫数5050吸引瓶吸引瓶中血量手术无菌单上血量中血量手术无菌单上血
25、量四四.输血治疗实施目标化管理。通过血红输血治疗实施目标化管理。通过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全程监测、凝血功能监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全程监测、凝血功能监测有助于输血后疗效判断,避免过度输血。测有助于输血后疗效判断,避免过度输血。实实 施施:1.1.手术中输血管理责任人为麻醉医师。手术中输血管理责任人为麻醉医师。2.2.严格执行三项规范。严格执行三项规范。3.3.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疗效评价为核心。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疗效评价为核心。4.4.积极开展围术期血液保护。积极开展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回输技术血液回输技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血回输技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血回输技术检检 查查 处处 理理 1.1.相关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质量 持续 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