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知识菜粕PPT课件.ppt
《原料知识菜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知识菜粕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菜菜 粕粕l一、菜粕的概述、产地l二、菜粕的生产工艺l三、菜粕的营养特性l四、菜粕的抗营养因子l五、集团的标准、本化验室的检测结果l六、菜粕与饲料成品生产之间的关系一、菜粕的概述、产地一、菜粕的概述、产地l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总产量约为1000万吨左右,主要产区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四川菜籽产量最高。菜籽饼和菜籽粕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l据统计:2000年,我国油菜籽总产量为1138万吨,其中长江流域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等九省市的油菜籽产量共计93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的80%以上。l1974年双低油菜品种在加拿大诞生。l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2、国也积极开展了双低优质油菜的育种和推广工作,并与我国在油菜杂交技术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使双低油菜迅速推广。l目前,我国农业行业标准规定:双低油菜的脱脂饼粕中硫苷硫苷含量不超过40umol/g,菜油中芥芥酸酸含量不超过5%二、菜粕的生产工艺二、菜粕的生产工艺l以油菜籽为原料,用压榨法和土法榨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菜籽饼;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为菜籽粕。l油菜籽的出油率受到品种、加工工艺的制约,一般出油率为30%-35%,平均出饼率为68%(65-70%)。取油工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预压浸提法、动力螺旋压榨法及土法榨法;另外一种分法为:预压浸出、焙炒热榨、低温冷榨一、预压浸出工艺一、预压
3、浸出工艺 该工艺将机械压榨和溶剂浸出巧妙结合,首先采用螺旋压榨机将经过加热预处理的料胚压制成型,取出大部分油脂,再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提取预榨饼中的残油,最后通过加热等方式使溶剂与油脂分离,回收溶剂重新利用。该工艺所得油粕为棕黄色粗粉状。二、焙炒热榨工艺,俗称二、焙炒热榨工艺,俗称“上榨法上榨法”l主要特点是入榨前菜籽需进行长时间高温焙炒,所得油饼呈棕褐色或棕黑色。按造压榨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液压热榨和螺旋热榨两种。三、低温冷榨工艺三、低温冷榨工艺l该工艺的特点是菜籽不经过任何热处理,直接进行机械压榨,所得油饼呈绿色。外观监控要点及储存的外观监控要点及储存的质量控制、掺假与鉴定质量控
4、制、掺假与鉴定l外观监控要点外观监控要点 无霉变、结块、无苦味、色泽淡黄,有菜粕特有香味,黄色或者浅褐色不规则碎片;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有菜油香味。中性洗涤纤维为跟进积累指标。一般外观越红,蛋白质含量越低。水分控制在12%以下。菜粕储存的质量控制菜粕储存的质量控制l目前植物油厂对油菜籽大都采用预榨浸出的加工工艺。菜籽饼浸出时需添加溶剂油。菜粕中含磷1.29%,含脂肪8.6%,磷能自燃,白磷燃点为40,脂肪易燃,当气温升高时,易受空气氧化。据资料介绍:饼粕脂肪含量超过9%时容易发生燃烧。l因此,菜粕内残留的溶剂油、白磷、脂肪就形成了自燃的物质基础。l菜粕导热不良,热量就逐渐积聚,加之干湿不均,微生
5、物发酵也产生热量,温度持续上升,乃至发生自燃。l高温是促成菜粕发生自燃的条件。因燃烧处在中层,故不易发现,燃烧时表层温度约有升高,物料下凹,气味甚浓。深挖显黑色,有烟,无明火,温度高达90以上。菜粕的掺假和鉴定菜粕的掺假和鉴定镜 检三、菜粕的营养特性三、菜粕的营养特性l菜粕含有较低的粗蛋白和赖氨酸,粗纤维含量高,代谢能、消化能较低,但是具有丰富的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钙、磷、镁是豆粕的3倍;硒是豆粕的8倍,同时具有丰富的铁、锰、铜、锌、胆碱尼克酸、维生素B2、叶酸和维生素B1。l建议菜粕与豆粕搭配使用,主要考虑赖氨酸的互补作用。四、菜粕的抗营养因子四、菜粕的抗营养因子l硫代葡萄糖苷(gl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料 知识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