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园林学院学科建设汇报.ppt
《园艺园林学院学科建设汇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园林学院学科建设汇报.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园艺园林学院学科建设汇报园艺园林学院学科建设汇报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现状n1.1.学科专业:学科专业:n(1)硕士点: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06年。n(2)省级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06年。n(3)立项建设硕士点:生态学和果树学,2006年。n(4)本科专业:园林、园艺、茶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现状n2.2.学术队伍学术队伍n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4%,高级职称教师达专任教师总数的36.7%。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现状n3.3.学科平台学科平台n(1)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4年。n(2)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实验室,2
2、004年。n(3)新增教学、科研用房面积542m2(总面积达1122 m2),新增仪器设备251.7万元(总数约达450万),新增教学实习、科研基地面积11000m2,新建现代温室1152m2,新增图书资料0.8万册。n(4)与果树学报、湖北农业科学签定了长期联合办刊协议。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现状n4.4.学科特色学科特色n园林植物栽培、繁育与遗传改良:南方红豆杉、银杏、草坪草、马蹄金、君子兰等。n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梅花、腊梅、对节白蜡、兰花等。n园林生态与园林植物应用:以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园林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等。n在草业、花卉和药用植物研究,被湖北省教育厅
3、确定为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现状n5.5.科研成果科研成果n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280余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共11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培育新品种1个,出版庭院花卉养护与利用技巧、家居盆景等专著7部,在植物学报、中国科学、生态学报、Hydrobiologia等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有12篇论文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工具收录。二、学科建设的目标二、学科建设的目标n1.1.近期目标(近期目标(2006-20102006-2010)n(1 1)学科初步定位:)学科初步定位:园艺学和植物学是我院下一步重
4、点发展的学科,在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上争取国内一流。n(2 2)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力争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23,省级科研项目58项,发表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20篇,在珍稀特色园林植物的繁育技术、中国特有花卉种质资源的保存、创新与利用研究以及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外来种入侵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n(3 3)学科队伍:)学科队伍:力争5年或更长时间内在园艺学和植物学两个学科领域中产生34个在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并形成70人左右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形成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30人,助教及其他10的学术梯队。二、学科建设的目标二、学科建设的目标n(4 4)科研基地:)科研基地:筹建植物化学和采
5、后生理实验室,扩增教学科研基地10亩,建设珍稀植物资源圃、果树苗圃和茶园,形成省内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基地。n(5 5)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8人次,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专家指导工作35人次,主持召开全国性或区域性学术会议23次。n(6 6)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自主培养硕士研究生70人,结合长江大学出国培训计划,派出23名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访问。n(7 7)预期的标志性成果:)预期的标志性成果:在2010获得生态学、果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立项建设,获得植物学和蔬菜学硕士点立项建设,新培育1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力
6、争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立项建设。二、学科建设的目标二、学科建设的目标n2.2.中长期目标(中长期目标(2011-20202011-2020)n(1 1)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力争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态学、果树学、植物学和蔬菜学博士授予权,筹建园艺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园艺学科的某个方向(果树丛枝菌根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建立湖北省园艺植物采后生理及保鲜工程中心。植物学学科方面,在裸露岩质及土质边坡为对象的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修复、草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入侵生态机制与对策方面力争达国内先进水平。n(2 2)学科队伍:)学科队伍:教学、科研人员达100人。其中正高人员18人,副高28人;中
7、级35人;其他19人。有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50人。n(3 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培养硕士研究生400人,联合培养3040名本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派出30名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访问。n(4 4)学术交流:)学术交流: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指导工作35人次,主持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23次。三、学科建设的措施三、学科建设的措施n1.1.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和认识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和认识n2.2.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n3.3.加强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加强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n4.4.加大科技工作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工作的创新和成果转化n5.5.加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室
8、与基地建设n6.6.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n7.7.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环境n8.8.建立学科质量监控和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学科质量监控和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四、分学科的建设规划四、分学科的建设规划n(一)园艺学n(二)植物学n(三)园林学n(四)森林保护学(一)园艺学(一)园艺学n1.1.园艺学学科现状园艺学学科现状n(1 1)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园艺植物栽培与生理生态、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园艺植物设施栽培技术与工程。n(2 2)学科特色:)学科特色:本学科在银杏黄酮类物质的代谢与基因克隆、板栗新品种的选育、南方葡萄的抗病育种、果树
9、丛枝菌根真菌、十字花科植物小孢子发育及雄性不育发生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处于省内先进水平。(一)园艺学(一)园艺学n(3 3)学科基础:)学科基础:n银杏黄酮类物质的代谢与基因克隆;n植物小孢子发育及核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n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的生理影响研究;n果实色泽形成机理和调控技术研究;n优特小果树栽培生理与技术。(一)园艺学(一)园艺学n(4 4)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银杏繁育与叶黄酮形成的生理生化调控机制的研究,2002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提高银杏银杏叶黄酮含量的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薄壳核桃优株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年获得
10、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至2005年期间,在美国基因GenBank上登录7个基因;2006年培育板栗新品种“鄂栗1号”,在果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中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有3篇文章被SCI收录。n(5 5)学科队伍:)学科队伍:本学科目前共有师资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实验师2人,助教3人;17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含2人在读),硕士学位8人,学士学位的3人。(一)园艺学(一)园艺学n2.2.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目标n(1 1)近期目标()近期目标(2006-20102006-2010)n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凝练出2-3个在省内有较强实力的研究方向,1-2个在国内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艺 园林 学院 学科建设 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