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初识二十四节气35张ppt.pptx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初识二十四节气35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初识二十四节气35张ppt.ppt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廿(nin)廿是二十的意思2018年10月份二十四节气只适用于中国(黄河流域)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反映季节变化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昼夜长短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代表了四季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
2、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反映气候特征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zh)、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反映农业物候现象惊蛰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是万物复苏,春耕春种的好时节。二十四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
3、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下节课内容巧绘节气图请带:水彩笔1盒浅颜色彩纸3张请了解:选一个节气,向家人了解这个节气的特点、俗语和习俗。立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雨水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待放,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雨水节,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惊蛰“惊蛰至,雷声起
4、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春分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清明清明是入节日的特殊节气。这天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除了农作,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
5、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立夏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不过,很多胖子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小满“满”,此时,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不过,又有个“小”字,所以它们还要等段时间才能成熟。“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的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芒种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下册 综合 实践 活动 初识 二十四节气 35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