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1年)一、指导思想坚持“陶冶心灵、启蒙智慧、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为主渠道,促成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步提高,全面和谐发展,使教师向专业化方面迈进。特根据普陀区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改制订了学校科研工作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二、科研工作总目标确立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围绕“陶冶心灵、启蒙智慧、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形成科研主课题和系列子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研究,引领学校向纵深发展。大力营造“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
2、氛围,不断拓宽科研工作的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研推动教改,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服务。三、教科研工作分目标:1、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2、扩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面,建设一支由专业人员引领、以科研骨干为主体的学校科研队伍,由点带面,引领学校教师的研究,进一步培育教师科研素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以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3、科研工作的水平层次明显提升,以重点课题为引领,组成问题解决的研究共同体,通过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实践反思,推出一批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四、具体
3、工作学校在2008、92011、9三年将分别从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子课题,确保办学理念的达成,并形成有机结合、互相支撑的实验体系。学校将在这三个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逐步明晰学校发展特色,并形成统领学校发展的总课题,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规划中具体实验项目为:项目一:小学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项目二: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研究项目三: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效整合,创建学科学习模式的研究这三个具体的实验项目不仅关注学生学力的提高,更关注学生作为21世纪合格公民所需的基本素养的训练,培养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一)实验项目为落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实现育
4、人目标的要求,我们确立了总的实验项目为:为幸福人生奠基的优质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二)开展课题研究项目1:小学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1、研究目标:确定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心教育、挫折教育等,让学生懂得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恒心,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形成“快乐伙伴,阳光生活”校园文化。2、研究内容:研究生命教育与学校主题活动有效结合的形式,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注重发挥学科的优势,按纲要要求和目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生命教育。创设围绕生命教育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3、研
5、究过程:第一阶段(2008年2009年7月)学习阶段通过生命教育论坛、读书沙龙、生命教育体验式活动课的研讨交流会等,使全校老师通过开展活动逐步提高科研水平,从而以点带面,辐射全校,带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实践阶段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和校内外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开设生命教育观摩课。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总结阶段召开题座谈会,总结经验。整理个案资料,汇编典型案例。4、主要措施:(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办好学校美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社团特色。通过广播、电视、校刊、校园网、黑板报、家校合作
6、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服务。(2)进一步丰富德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关于“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促使每个小学生要真正认识生命的宝贵,同时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学生的安全。(3)学校聘请专家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并举办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指导教师加强读书学习,及时记录自己学习的体会,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撰写成教育叙事、教学经验总结等文章,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4)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有效的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语文、音乐、自然、体育、品社等课与生命教育体验活动有效结合,通过活动,提升全校师生的生命质量
7、定期举行课题研究汇报活动,促进教师经验的提炼和交流。同时充分发挥课题组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5)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建设。主要涉及德育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例会、特色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小干部轮值,队长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爱心基金帮困,民主法制教育,多元德育评价等。项目2: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研究1、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当前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低效和无效现象作深入的了解、分析,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质量。(2) 通过本课题研究,反思与重建符合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师角色及其特点,构建人文、
8、平等、自由、开放的师生关系,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明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的要素、培养现代教师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外显为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2、研究内容:(1)运用有效教学理论研究课堂教学环节中出现的低效、无效现象的成因及其改进策略。(2)研究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3)在研究中,逐步构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3、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2月)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科研 三年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