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ppt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聚焦模式改革聚焦模式改革 交流课改经验交流课改经验仁河口镇中心学校仁河口镇中心学校 教师教师 王继珍王继珍全面推进生态课堂全面推进生态课堂 铺就我镇教改之路铺就我镇教改之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是仁河口镇中心学校一名数学教师。今天能够参加这次交流,感到非常荣幸。2012年以来,在县教育局和旬阳师训中心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围绕生态课堂模式的建设上,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今年上年,我校被评为安康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的称号。在学校这样一个改革大背景下,我们数学组又是如何进行探索尝试模式变革的呢?现在我代表学校数学组在此片区上交流,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
2、功效。在介绍数学组模式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说说我校在生态课堂教学改革过程形成的基本模式吧!“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针对近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我校以“生态课堂”构建为抓手,大胆进行了课堂改革试验。按照方案,我们先在小学三年级率先实验,初步建立模式,然后在全镇中小学铺开。围绕生态课堂建设,我校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通过课堂观摩活动、课改推进活动,课改课人人过关活动等系列,初步建设了生态课堂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暂时确定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三个阶段导入自学、探究展示、提升检测;六个环节激趣导入、目标展示、自主构建、交流展示、重点探究(拓展延伸)、训练提高。稳步推进教学改
3、革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建构数学学科基本模式建构数学学科基本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为我镇师生提供了新时代课堂的注解:课前学生先做、独学,课中群学、展示、质疑,教师点评、点拨、讲解,课后学生再做再学进行反思巩固的突破。但通过尝试,我们认为生态课堂基本模式更多适应于文科,大而全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也不利于体现各类型课的特点。过于笼统的做法我们教师也难以把握、难于实施。于是我们数学组在保持生态课堂整体创建思路的前提下,进行不断优化改进,将小学数学的课堂结构调整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五个部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
4、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种做法。创设情境在“统计”一课中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元旦很快就要到了,咱们班准备开一个晚会,小朋友们高兴吗?”趁着学生正情绪高涨的时候我提出:“咱们要为晚会作些准备,我们要考虑些什么呢?”孩子们就想到了诸如需要买什么水果,每种水果买多少,要调查每个小朋友最爱吃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不可太难或太易。太难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太容易则使学生丧失兴趣,失去足够的动机。创设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激
5、发学生兴趣。在开始分数教学时,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夏天中午时,大家都很口渴。师傅叫孙悟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第一次孙悟空摘了8个桃子,叫猪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第二次,孙悟空摘到一个西瓜,叫猪八戒分,他不知道该怎么分了。同学们,你们替他想一想该怎样分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2、创设故事情境,激起求知欲。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景,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我当司机,让学生做乘客,先上来5个学生。汽车开动,我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人?(5)个。新安庄到了,停车,又上来几个阿姨,汽车再开动,我问又上来几个人?(3个),现在汽车上一共有几个
6、人(8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我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人?(4个)。这样抽象出算式5+3-4=4。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了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探索新知,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创设情境 3、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了以下几个操作情景: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几个不同的角,想办法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同学们借助生活经验很快就想到把几个不同的角叠在一起,一条边重合,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从而判断角的大小。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觉察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无关的,而与两条边的开叉程度有关,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7、紧接着我出示练习纸,要比较练习纸上的两个角的大小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想到借助于剪下来的一个角,有的同学想到测量,于是借助于长度、面积等单位的认识经验,老师引领大家一起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认识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学习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之后又进入到操作活动中,“用你手中的量角器测量你手中的角”,“测量练习纸上的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后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与步骤。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在思考,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创设情境4、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
8、加减混合运算”时。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爱动、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采用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法。一上课就指导学生用学具,先摆个,再摆个,最后摆个。要求学生按着摆的过程列式计算:。接着又要求学生从个中,拿走个,再拿走个,并列式计算:。动手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算理不讲自然明白,同时为新授课“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创设情境5、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活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使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构建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在
9、教学“认识位置(左右)”时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左和右?”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情况(如走楼梯等),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充分地挖掘了教学内在的创新因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我们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修路队修一条长60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3,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2,还剩下多少千米没有修?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六种不同的解法,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思路解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应变力和灵活性。自主探究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改革 经验 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