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广州市文化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文化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州市文化馆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制日期: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
2、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评价单位:广州市怡地环保有限公司(公章)法人代表:毕 然项目名称:广州市文化馆环评文件形式: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陈 钊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 称证 书 号职责签 名陈钊环境工程工 程 师B28030211000编 写刘剑洪环境工程工 程 师B28030220900审 核李东晓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B28030
3、021000审 定责任声明海珠区环境保护局:我单位已详细阅读和准确地理解广州市文化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之内容,并确认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结论,承诺将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环评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对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相应的环保措施承担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建设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一五年十月责任声明海珠区环境保护局:由我司编制的广州市文化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和数据是真实、客观、科学的,我单位将对评价结论负责。特此声明。环评单位: 广州市怡地环保有限公司(盖章)二一五年十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文化馆建设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4、局法定代表陆志强联系人李慧清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58号联系电话13632333046传真-邮政编码510000建设地点广州新中轴南段、海珠湖东北侧地块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穗发改2015194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3、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占地面积(平方米)167466 绿化面积(平发米)51846总投资(万元)10009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05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为建设广州市世界文化
5、名城、促进广州文化发展,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拟在广州新中轴南段、海珠湖东北侧地块建设广州市文化馆项目。根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穗发改2015194号文件,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剧场、展览区、业务用房、公共服务区、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总投资10.009亿元。根据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穗规地证2015204号),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室外工程及配套公用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67466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01500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5184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7000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包括约13栋
6、15层不等)建筑物,其中公共文化中心和曲艺园设一层地下室。文化馆主要分为公共文化中心、曲艺园、翰墨园、广府园、广绣园、百果园6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的建筑物以连廊相连,功能区之间均设计园林景观。文化馆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不设备用发电机组;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和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进行供冷,拟设72台空调室外机组,并于公共文化中心地下一层设置职工食堂。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总用地m3167466建筑用地101500 m3,公共绿地51846 m32总建筑面积m3570002.1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m3350002.1.1地上功能
7、建筑m3250002.1.2地下功能建筑m3100002.2不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m3220002.2.1地下车库m3185002.2.2地上部分园建m33500独立游廊(亭榭)3主要室外工程规划用地范围3.1硬地广场铺装m3172473.2道路m3136233.3园林小品m350713.4水景m3150123.5绿化m3518454建筑基底面积m3188785容积率0.34建设用地6建筑密度%19建设用地7机动车泊位数个410小汽车8非机动车泊位数个1050按照文化馆类建筑功能用房划分,本项目建筑工程规模(计容建筑面积)如下表示:表2 本项目建筑工程规模表(计容建筑面积)序号功能用房建筑规模
8、m3)比例(%)一群众活动用房2708277.41.1演艺活动用房1724349.31.2交流展示用房766121.91.3文化教育用房21786.2二业务用房18585.32.1文艺创作用房12513.62.2研究整理用房6071.7三管理用房44199.03.1业务用房8752.23.2业务配套用房35446.7四辅助用房16418.34.1储存库房3300.94.2后勤服务用房13117.4五合计350001002、建筑方案1)公共文化中心公共文化中心占地面积16739m2,建筑面积4292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896m2,地下建筑面积24031m2,主要包括动态功能区和静态功能
9、区。其中动态功能区包括:剧场、舞蹈戏剧排练厅、声乐器排练厅、琴房、排练房的配套服务等用房;静态功能区包括:电子阅览室、教室等文化教育用房,业务用房,管理用房,辅助用房中的信息中心用房和其他业务辅助用房(包括医疗室、育婴室、保安室等)。2)曲艺园曲艺园占地面积4706m2,建筑面积4968m2。主要包括曲艺演艺区(戏曲交流、戏台),曲艺创作业务区(创作、展示、接待等),以及扮戏房、服装厅、门厅等配套服务和公共区,还包括游廊、亭榭等小园林建筑。3)翰墨园翰墨园占地面积3615m2,建筑面积1993m2。主要包括翰墨园展览区(美术书法摄影展),翰墨园创作区(创作室),以及休息室、储藏室、门厅等配套服
10、务和公共区,还包括游廊、亭榭等小圆林建筑。4)广府园广府园占地面积4523m2,建筑面积2459m2。主要包括广府园展览区(非物质遗产展),广府创作区(创作室),以及接待室、储藏室、门厅等配套服务和公共区,还包括游廊、亭榭等小园林建筑。 5)广绣园广绣园占地面积3068m2,建筑面积2404m2。主要包括广绣园展览区(广绣精品展),广绣园创作区(大师工作室、传习室),以及休息室、储藏室、门厅等配套服务和公共区,还包括游廊、亭榭等小园林建筑。6)百果园百果园占地面积5513m2,建筑面积1926m2。主要包括百果园展览区(广州之路展厅、放映厅),百果园创作区(大师工作室),以及休息室、门厅等配套
11、服务和公共区,还包括游廊、亭榭等小园林建筑。3、土石方工程项目根据现状地形图进行场地平整、建构筑物与道路规划设计,场地平整标高参照场区周边的市政道路路面标高(9m),场地内根据地形设计标高为7-10m,另东南和南边根据景观设计需要堆起小山坡。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广州市文化馆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穗水函2015513号):本工程挖方30.82万立方米,填方22.09万立方米,借方2.04万立方米,弃方10.77万立方米,弃方运往黄浦区将军山余泥渣土受纳场。4、园林工程园内道路主要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其中机动车道(10m宽)面积约7200平方米。非机动车园路包括消防车道(4m宽)、电瓶车道
12、3m宽)、其他园路(2m以下)等,其中部分属硬地广场面积,计入非机动车园路面积约2800平方米,园路总工程量约13623平方米。整个文化馆的桥梁共计8座,分别为凌波桥、枕流桥、引静桥、汇源桥、涵芳桥、飞虹桥、烟霞桥、跨虹桥。8座桥梁中凌波桥、烟霞桥、跨虹桥三座桥梁为人车混流桥梁,桥梁荷载等级为城-B级。其他5座桥梁均为人行桥,桥梁结构分别为平桥、拱桥、廊桥等。文化馆共设亭16座。本项目通过主要道路及部分景观分区营造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和健全的生态功能以及满足游人游憩和观赏要求的植被。绿化工程主要参考品种有乔木(木棉、美丽异木棉、凤凰木、紫罗兰、水杉、荔枝、莲雾)、灌木(映山红、扶桑、秋海棠、红
13、车、南天竺、九里香、石榴)等。本项目的河道整治分为淋沙涌堤岸整治、新开河(设2座水闸)、新建河堤、园林水景四个部分。河道整治的淋沙涌堤岸现状为土质堤围,可采用浆砌石挡墙进行堤岸整治。新开河穿越文化馆中心区,采用岸堤式结构便于对堤围进行绿化,同时也便于游人亲近睡眠。新建河堤连接新开河河堤,横跨淋沙涌,结构与新开河保持一致。文化馆内的园林水景岸坡可采用斜浆砌石挡墙结构,可比较好的融入周边的环境。新开挖人工湖体的施工及净化水域总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园区水道加上4处庭园水体),项目水体补充水源主要来自海珠湖与降雨。5、公用工程本工程的水源取自于市政给水管网,水质、水量均能满足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要求。
14、本项目设变电所,变电所设置变压器,电压等级为10kV,供电电源引入10kV的电源双回路供电,电源由就近市政供电。本项目设计每日接待人次为2878人,设置员工260人,年平均开放时间约为300天。本项目于公共文化中心地下室设置员工食堂,厨房188.5平方米,食堂就餐区面积421平方米,餐位236个。此外,公共文化中心二层设180平方米咖啡厅,出售成品咖啡,无油烟产生。本项目于广绣园首层设置50平方米的简餐展示区,用于广州传统小吃制作展示,皆为蒸煮类食品,不设炒炉,无油烟排放。此外,广绣园二层设置60平方米的茶室,销售茶水饮品,无油烟排放。本项目于近东边界处设一个垃圾收集站,仅用作垃圾暂时存放地点
15、不设任何垃圾压缩设备。本项目不设发电机,项目设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和多练分体式空调系统,其制冷系统组成如下表:表3 建设项目制冷系统列表空调系统形式区域设备数量(组)单机制冷量( KW)安装位置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公共文化中心日常办公室区域1067三层楼梯顶部普通教室学习区685二层楼梯顶部舞蹈戏曲排练厅区域1245三层楼梯顶部电子阅览室、报告厅680二层楼梯顶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展厅3550地下室负一层空调主机房影视播放厅音乐厅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广府园545室外绿化区域曲艺园1240室外绿化区域广绣园345室外绿化区域翰墨园840室外绿化区域百果园945室外绿化区域145一层楼顶顶部水源热
16、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能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江、河、海、湖或浅水池)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在夏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将空调空间中的热量取出,放热给封闭环流中的水,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吸收封闭环流中水的热量,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在冷凝器中放热给空调空间。本项目利用园区内的淋沙涌作为“低位热能资源”,高效地带着热量。因此本系统不配置冷却塔。根据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本项目需在淋沙涌设置一个空调系统的取水口和一个排水口,空调排水水温比取水口部的水温增加约7,考虑到海珠湖水面
17、面积约795亩,此处产生的少量温水经水体扩散后,不会对淋沙涌和海珠湖的水温造成明显变化,不会对海珠湖水体产生不良影响。本项目拟在项目西侧淋沙涌(石榴岗河-杨湾涌)设两座亲水平台,目前已取得广东省广州航道局关于征求广州市文化馆规划设计方案相关意见的复函(粤穗航道复201518号)。二、项目四至情况本项目位于海珠区海珠湖东北侧地块,项目地理位置为东经1131922.84,北纬23 0444.61。总平面布局及四至图详见附图2所示,项目用地红线四至情况如下:项目用地东侧约20米外为江海大道;北面约20米为新滘中路;西面和南面紧邻海珠湖。二、项目现状本项目场地现状本项目场地现状本项目场地现状本项目南侧
18、水闸本项目东侧江海大道本项目东侧变电站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海珠区海珠湖东北侧地块,目前为荒地,生长着当地一些常见的树种、杂草及蔬菜等。项目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未占用耕地,不需补充耕地,地块内现状没有任何其他建筑和设施。不存在原有污染源。3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下表所列:表4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序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建设项目所属类别1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之外2大气功能区一类区3环境噪声功能区1类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
19、护区(市政府颁布)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沥滘城市污水处理厂8管道煤气干管区是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敏感区否1、气象条件广州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较热,冬季温暖,热量充沛。多年年平均气温21.8,1月最低气温0,8月最高气温38.7。年平均降水量17002000毫米,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4%,46月以雷雨为主,79月台风较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全年主导风为北风,春季以东南风及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以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1.9米/秒,静风频率29.3%,日照1895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105 Kcal/km2。平均年径
20、流深800毫米,年陆地蒸发量70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1300毫米。年平均雾日6天,轻雾208天。2、地形地貌海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珠区本岛及东南侧官洲岛和西南侧丫髻沙岛是由古珠江小海经不断沉积逐渐扩大而成的沙洲,本岛多为沉积扩展成陆地的水网低洼地,其东部和中部现仍有七星岗古海岸海蚀遗址可证明。东、北、西三面均起伏着由小丘经长期海水浸蚀而成的低缓台地。全区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一般地面标高在24米,其中以圣堂岗最高,为海拔54.3米,以南端大沙围堤内地面最低,低于正常水位1米左右。海珠区的地质以中偏北部的紫红色砂页岩台地为主,东偏南部分布有侏罗系砂页岩与震旦系混合花岗岩等低丘,其余皆为第
21、四系沉积物。全区地貌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三类。低丘海拔50余米,为流纹岩系;台地有海拔20米和海拔40米两级。海珠岛周边为平原,海拔10米以下,基岩为红色砂页岩。上覆盖有冲积平原砂砾与粘土。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海珠区为级裂度。3、水文条件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沥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沥滘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后航道起自白鹅潭,经海珠区南部,番禺区北部至黄埔区大耗沙,长32km,平均江宽583m,水深7m,年均流量307.7m3/s。由于受珠江的潮汐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流出现每日两涨两落的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27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33分,潮流量远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文化馆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