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docx
《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要用核心概念整合教学单元,基于课程目标设计评价目标,设计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问题框架,设计反响学生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量表.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物理核心素养;高三复习;场的描述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3-0022-04基金工程: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课题“基于学生开展的高中物理单元结构化教学研究工程编号:HDGH20210018.1问题的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学习与评价不仅具有一致性关系,
2、且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证据.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共享目标.“教、学、评一体化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本文以“场的描述为例,阐述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设计评价目标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物理课堂的策略.2“教、学、评一体化物理课堂构建的案例2.1核心素养导向下复习单元的架构传统教学,高三一轮电磁学复习通常将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划分为五章.教师在复习中虽然会渗透“场的观念,但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这种渗透是隐性的,学生对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认识是相对孤立的.用“场的概念建立起各章的本质联系,把静电场
3、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整合为一个大的复习单元,表达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在一致性,凸显物理观念.具体内容见表1.2.2课程目标统领下评价目标的设计清晰的评价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要制定清晰的评价目标,应该处理好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测评的评价目标,以表达知识的掌握、获取知识过程中思维的开展以及方法的应用情况,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目标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场的描述包括力的描述范式和能量的描述范式,这两种描述范式既可以描述重力场,又可以描述静电场,这就把不同章节、不同知识联系在了一起,
4、并且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不同物理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揭示物理知识的本质.因此,用“场的描述作为主线复习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提高复习效率.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的课程要求,本节课围绕“场的描述设计的评价目标如下:1能通过实验论证说明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以及场具有力和能的性质,建立从力和能的角度描述场的认识角度.2能归纳物理学描述“场的方法,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描述重力场和电场,理解场的统一性.3能從力和能的角度选择适宜的描述方法解决带电粒子运动的综合问题.4能从描述场的物理量“势的角度理解场的多样性.2.3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问题框架设计指向对学生素养的评价要表达
5、知识的掌握、获取知识过程中思维的开展以及方法的应用,因此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问题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基于评价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问题框架如下:问题1.教师演示三个实验:通电导线在磁铁中运动实验;带电金属球周围锡纸球摆动实验;电磁炉使小灯泡发光实验.通过这三个实验你能分析推理得到什么结论?问题2.用物理语言描述静电场、磁场和涡旋电场,你会想到哪些方法?问题3.如何描述重力场?问题4.空间一静电场,存在与x轴重合的电场线,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在x轴上释放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粒子将做什么运动?问题5.你能画出涡旋电场的“电势随空间位置变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一体化 物理 课堂 构建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