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青岛大学关于创建品牌专业实施计划安排通知要求,特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办2013年度青岛大学品牌专业建设方案,为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做好基础。一、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面向数字媒体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通晓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媒体设计技能,具有较强的现代艺术设计、策划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就业岗位的复合型适用性合格人才,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
2、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的高等技术复合型人才。根据山东半岛数字媒体产业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艺术创作的初级开发,技术的设计应用,后期合成效果输出等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研制,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提高师生对数字产品的研发能力;通过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的青岛服务外包培训学校,加强和完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的
3、条件和职业环境,全面推行以创作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建设,使本专业在领先的基础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省同类专业以及专业群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二、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分析该岗位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知识,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进行有效衔接,教学内容尽可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工具,新思路,新设备,新标准等,要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知识和技巧,注重人文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通识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
4、好的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经过重新整合,构建包括艺术设计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3个模块的项目课程体系,其中艺术设计知识模块包括色彩原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思维和编导类等课程;科学技术知识模块包括计算机知识、软件知识、影像设备技术、一体化新技术等课程;人文知识模块包括文学史、艺术史、美学、传播与媒介。有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课程改革小组,针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用项目内容囊括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项目对应,按功能模块形成8门具备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核心项目课程包括:分镜头台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二维动画设计制作、三维动画设计制作、视觉传达设计、非线性编辑技术、WEB程序设计、特效合成技
5、术。1、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14年9月,将分镜头台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15年9月,将三维动画设计制作、视觉传达设计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到2014年9月,将分镜头台本设计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到2015年9月,将动画运动规律、特效合成技术2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非线性编
6、辑技术培植成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 2、教材建设根据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开发适合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教材。到2014年9月,出版二维动画设计制作教材1部,到2015年9月,出版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教材2部。3、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全面推行以企业流程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在课时开出比例上,实践教学课时占到总课时的55%,其中实训占到实践教学课时的80%以上。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技能证书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 。实行职业技能证书制,设置中(高)级平面设计师、动画师、数码剪辑师等,增强学生的就
7、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使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在99%以上,“双证书”的获取率保证在95%以上,技能证书获取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利用多媒体实训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数字舞美实验室等校内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支持学生成立学生兴趣小组,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各种级别的技能竞赛,每年组织大学生举办动漫设计大赛,发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力度,2014年,将“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和“
8、数字媒体专业3+1教学模式探究”分别立项为教学改革课题并组织实施,到2015年9月完成以上2项教改项目。三、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40%),硕士18人(90%),双师型教师12人(60%),另有外聘兼职教师3人。采取培养与合理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达到26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55%),双师型教师达到18人(80%),专兼职教师1.2:1。1、专业带头人具备的条件具有高级职称,博士以上学位,有10年以上数字媒体产品研发设计、管理工作的工作经历的,在该区域
9、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建设措施和目标从本专业教师中选拔1名高级职称教师和1名中级以上职称、具有5年以上大型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工作经历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每年安排1人次到新加坡等国外高校或企业研修1个月,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工作条件、外出学习交流、参加专业竞赛、承担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等,到2015年使本专业拥有“双师型”专业带头人2人。2、骨干教师 具备的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对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有较深入的研究,数字媒体产品开发设计技术过硬、实践能力较强。建设措施和目标面向全国招收2名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硕士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媒体 艺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