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施工方案护肩施工方案.doc
《整理版施工方案护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施工方案护肩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环东线公路隐患整治工程(平武段)护肩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四川豪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四月护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设计护肩标准图纸。4。现场踏勘调查资料。二、工程概况该段护肩共5道,合计346m3。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三、施工组织1、施工准备1.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1.2护肩片石掺加量严禁超过20,片石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1.3 C20砼采用现场拌合。1.4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备料。1。5水采用饮用水。
2、1.6主要机械:JS500砼搅拌机2台、挖掘机1台.1.7施工班组:组长黄厚龙组。工种普工泥工电工机械工砼工模板工架子工人数152313121.8混泥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1:0。6:2.55:3。38)已通过监理试验室验证批准。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基槽开挖 地基承载力检测 立模加固 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 拆除模板 养护3、施工方案3.1施工场地准备3。1.1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3。1.2清除护肩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3。2开挖3。2。1基槽开挖采用1。2m3斗容量的液压挖
3、掘机一台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5或20米.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3.3护肩浇筑3。3.1基槽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护肩浇筑边线。3.3。2模板安装.(1)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5)模
4、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砼面的观感质量。(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以防扔填片石碰坏PVC管。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300。 3。3.3浇筑砼(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c)施工前应仔细
5、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d)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f)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h)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i)自高处向模板
6、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g)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型、凸型或设置止水带。(3)混凝土振捣a)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b)。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c).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
7、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d)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4)填
8、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a)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0Mpa。b)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c)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d)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e)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f)片石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管。g)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前,将预埋钢筋埋入砼中,并在砼接茬面栽少量片石。h)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0.3.5墙背回填,沉降缝设置3。5.1当墙身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护肩墙背回填,以
9、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3。5.2墙背回填应用砂砾石,并应逐层填筑,严实夯实,不得使墙身承受加大冲击.3。5。3应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米,缝宽为2米,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15厘米.3。6混凝土养护:3。6。1。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3。6。2.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3.6
10、3。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3。6.4。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3.6.5. 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3。7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7.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3。7.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施工 方案 护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