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工作方案.docx
《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工作方案为推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创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根据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 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及我省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各项 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136”发展战略,深化我市高等 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
2、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 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我市能源革命战略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产教融合作为增 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政府统筹规划、企业和学校 双主体推进、行业社会协调评价的“四位一体”产教深度融 合新模式。服务转型,优化结构。坚持以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 为导向,完善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 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服务全市转型发展。业实践库建设,推进校企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 享,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 相关增值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
3、局、市教育局 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二十)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政府、企业、学校积极通 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 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支持利用市场合作 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 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各行业主管部门完 善本行业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 融合效能评价,健全产教融合评价统计体系,强化监测评价 结果运用,作为投入引导、试点开展的重要依据。(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六、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二十一)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紧紧把握我市被确定 为省级产教融
4、合试点城市的机遇期,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 发展工程项目。根据我市产业升级导向和创新发展战略,支 持若干有较强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先行先试, 谋划和推进一批产教融合市级试点(含现代学徒制试点)项 目,鼓励转型综改示范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应用型人才实训基 地。支持一批中职示范学校、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 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共建名师工匠团队、优势学科、骨干专 业、精品课程等。(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 局)(二十二)落实财税支持政策。严格执行地方教育附加费 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推进本区域产教融 合工作。建立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 拨款机制
5、统筹地方教育附加费等财政收入支持职业教育发 展。鼓励校企联合申报科技创新类项目,职业院校科研人员 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和单位 工资总额基数。落实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有关财税政策。 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和企业,依法享有税法规定 的税收优惠。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 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职业学校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税的前提下,可以依托专业和专业群,独资或与校外企 业合资注册成立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企业,促进产教融合不 断深化,企业收益管理办学由学校依照有关政策规定自主研 究决定。(责任单
6、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二十三)落实用地政策。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 业院校、高等院校的建设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划拨 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不符合划拨用地政策的, 按国家相应的政策供给土地。土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全部或 者部分土地用途的,政府应当将申请改变用途的土地收回, 按时价定价,重新依法供应。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 取得土地。(责任单位:市国土局)(二十四)强化金融支撑。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 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 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产 业
7、投资基金,支持我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产教融合项目。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发行标准化 债权产品,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支持符合 条件的产教融合项目,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严 格执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鼓励保 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各保险公司)(二十五)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与先进地区 合作,共享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高端合作项目。鼓励职业 院校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深度合作,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 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省情、市情的校企合作和协同 创新模式。打造一批市场前景
8、广阔、经济社会效益好、示范 效应显著的优质产教融合项目。通过产学合作,建立学校与 企业、地区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推动协同发展。(责任单位: 市发改委、市教育局)七、组织实施(二十六)强化协调配合。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的市产教 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 税务局、市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 市发改委,定期召集产教融合联席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加强 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金融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部门要积极参与工作的协调。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 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二十七)
9、强化监督考核。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 委会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产教融合工作作 为重要工作来推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监督 指导,建立项目建设跟踪督查制度、绩效评价机制,确保产教 融合工作有序开展。(二十八)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 网络等多种媒体,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加快推进收入 分配、企业用人制度以及学校编制、教学科研管理等配套改 革,引导形成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 人”的普遍共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 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鼓励 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
10、由人才“供给一需求”单向链条转 向“供给一需求一供给”闭环反馈,把市场需求作为深化产教 融合的内生动力,促进产业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全方位 融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突出重点,示范引领。以全市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为导引,优先在全市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行业开 展产教融合项目试点。探索发展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尽快建立长效、稳定的产教融合机制。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 特点,主动对应产业发展开设产教融合的重点专业,不断推 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三)发展目标。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 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到2020年重点启 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探索产
11、教融合经验;建设一批有区域 影响力的示范性职业院校、优势学科、骨干专业,促进职业教 育特色化;打造一批对产业发展有切实支撑作用的产教融合 联盟、职业教育集团、协同创新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一 批产教融合优质试点项目,形成产教融合全面推进可复制、 可推广的“模式”。加快推进我市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大 学建设,到2025年职教园区基本建成,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 水平全面提升,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教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经济转型发展的 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教育 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需求导向人 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深化 融合 实施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