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实验指导书自编.doc
《智能控制实验指导书自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控制实验指导书自编.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智能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文哲雄 编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013年 9 月 1 前 言本实验课程是与智能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而开设的。智能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开发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在工程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很强的实践性。智能控制方法和手段很多,本实验指导书介绍的是最常见的智能控制技术,最常用系统设计方法和系统调试技术。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技术、以及应用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毕业设计和今后从
2、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在实验项目中有一部分是设计性实验,教师给出实验项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电路,自己完成实验步骤的内容。要求学生写出系统设计方案,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现场调试。写出实验心得体会。实验成绩根据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分标。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在本实验指导书中出现错误或不妥之处,望读者指正。目 录实验一 认识 HL-1 实验箱4实验二 D/A转换实验6实验三 A/D转换实验9实验四 矩阵键盘接口设计实验12实验五 LCD显示器接口实验20实验六 报警控制接口实验 25实验七 单片机温度控制实验 29实验八 单片机转速控制实验 38 实验九 计算机
3、温度PID控制实验 43 实验十 单片机计算机转速测量/控制实验46 实验一 认知 HL-1 实验箱一、实验目的1、了解HL-1实验箱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2、掌握程序编辑、编译、程序代码下载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kiel软件的安装、程序编辑、程序编译的操作步骤。2、STC-ISP下载软件的使用、接口驱动程序的安装。3、HL-1实验箱电路原理。三、实验仪器材料 1、PC计算机2、HL-1实验箱四、实验内容1、说明kiel软件的安装、程序编辑、程序编译的操作步骤。 2、说明STC-ISP下载软件接口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STC-ISP下载程序代码的操作步骤。3、说明HL-1实验电路图工作原
4、理。五、思考题1、TC-ISP下载软件驱动程序安装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2、如何设置TC-ISP的参数(操作界面)才能正确下载程序代码?实验二 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芯片DAC0832和PCF8591的工作原理;2、掌握PCF8591的硬件电路和程序设计方法;二、实验原理 PCF8591是一个单片集成、单独供电、低功耗、8-bit CMOS数据获取器件。PCF8591具有4个模拟输入、1个模拟输出和1个串行IC总线接口。PCF8591的3个地址引脚A0, A1和A2可用于硬件地址编程,允许在同个IC总线上接入8个PCF8591器件,而无需额外的硬件。在PCF8591器件上输
5、入输出的地址、控制和数据信号都是通过双线双向IC总线以串行的方式进行传输。PCF8591的功能包括多路模拟输入、内置跟踪保持、8-bit模数转换和8-bit数模转换。PCF8591的最大转化速率由IC总线的最大速率决定。AIN0AIN3:模拟信号输入端。 A0A3:引脚地址端。 VDD、VSS:电源端。 (2.56V) SDA、SCL:I2C 总线的数据线、 时钟线。 OSC:外部时钟输入端,内部时钟输出端。 EXT:内部、外部时钟选择线,使用内部时钟时 EXT 接地。 AGND:模拟信号地。 AOUT:D/A 转换输出端。 VREF:基准电源端。三、实验仪器材料 1、PC计算机2、单片机实验
6、板四、实验内容1、模拟输出通道电路连接,本实验设备内部已经连接到LED,并且可以改变LED的亮度。2、画出单片机模拟输出通道的电路图。3、分析主程序,并画出流程图。4、程序调试。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画出波形图。5、修改程序,改变输出波形的形状,画出修改后的波形图。/*- 主程序-*/void main() unsigned char num; /DA数模输出变量 unsigned char ADtemp; /定义中间变量 InitLcd(); mDelay(20); Init_Timer1(); cmg(); /数码管锁存 while(1) DAC(num); /DA输出,可以用LED模拟
7、电压变化 num+; /累加,到256后溢出变为0,往复循环。显示在LED 上亮度逐渐变化 mDelay(20); /延时用于清晰看出变化 if(ADFlag) /定时采集输入模拟量 ADFlag=0; ADtemp=ReadADC(0);TempData0=(ReadADC(0)/50;/处理0通道电压显示 TempData1=(ReadADC(0)%50)/10; ADtemp=ReadADC(1);TempData2=(ReadADC(1)/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TempData3=(ReadADC(1)%50)/10; ADtemp=ReadADC(
8、2);TempData4=(ReadADC(2)/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TempData5=(ReadADC(2)%50)/10; ADtemp=ReadADC(3);TempData6=(ReadADC(3)/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TempData7=(ReadADC(4)%50)/10; disp();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报告要画出有关电路图。2、要画出主程序流程图。3、要画出有关波形图,并进行分析。六、思考题1、请分析你修改的程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波形图?2、说明下载程序代码的操作步骤。实验三 A/D转换实验
9、一、实验目的1、了解芯片ADC0809和PCF8591的工作原理;2、掌握PCF8591的硬件电路和程序设计方法;二、实验原理 PCF8591是一个单片集成、单独供电、低功耗、8-bit CMOS数据获取器件。PCF8591具有4个模拟输入、1个模拟输出和1个串行IC总线接口。PCF8591的3个地址引脚A0, A1和A2可用于硬件地址编程,允许在同个IC总线上接入8个PCF8591器件,而无需额外的硬件。在PCF8591器件上输入输出的地址、控制和数据信号都是通过双线双向IC总线以串行的方式进行传输。PCF8591的功能包括多路模拟输入、内置跟踪保持、8-bit模数转换和8-bit数模转换。
10、PCF8591的最大转化速率由IC总线的最大速率决定。AIN0AIN3:模拟信号输入端。 A0A3:引脚地址端。 VDD、VSS:电源端。 (2.56V) SDA、SCL:I2C 总线的数据线、 时钟线。 OSC:外部时钟输入端,内部时钟输出端。 EXT:内部、外部时钟选择线,使用内部时钟时 EXT 接地。 AGND:模拟信号地。 AOUT:D/A 转换输出端。 VREF:基准电源端。三、实验仪器材料 1、PC计算机2、单片机实验板四、实验内容1、模拟输入通道电路连接,本实验设备内部已经连接到两路模拟通道AIN0和AIN1,并将A/D转换的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2、画出LCD显示器接口电路图。3
11、分析A/D转换主程序,并画出流程图。4、程序调试。调整输入电压的大小,观察显示器电压数字的变化,。5、修改程序,改变输出数据的表示形式。 /*- 主程序(用LCD显示器显示)-*/void main() unsigned char num; /DA数模输出变量 unsigned char ADtemp; /定义中间变量 InitLcd(); mDelay(20); Init_Timer1(); cmg(); /数码管锁存 while(1) DAC(num); /DA输出,可以用LED模拟电压变化 num+; /累加,到256后溢出变为0,往复循环。显示在LED上亮度逐渐变化 mDelay(2
12、0); /延时用于清晰看出变化 if(ADFlag) /定时采集输入模拟量 ADFlag=0; ADtemp=ReadADC(0);TempData0=(ReadADC(0)/50;/处理0通道电压显示 TempData1=(ReadADC(0)%50)/10; ADtemp=ReadADC(1);TempData2=(ReadADC(1)/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TempData3=(ReadADC(1)%50)/10; ADtemp=ReadADC(2);TempData4=(ReadADC(2)/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13、TempData5=(ReadADC(2)%50)/10; ADtemp=ReadADC(3);TempData6=(ReadADC(3)/50;/处理1通道电压显示 此通道暂时屏蔽,可以自行添加 TempData7=(ReadADC(4)%50)/10; disp();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报告要画出有关电路图。2、画出主程序流程图。3、说明调整输入电压后显示电压数字与输入电压大小的变化关系,并进行分析。六、思考题1、请分析你修改的程序,显示数据有何变化?实验四 矩阵键盘接口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键盘设计的方法;2、掌握单键盘和矩阵键盘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二、实验原理1、本实验电路
14、原理图:2、单键识别当每按一次独立键盘的S2 键,与P1 口相连的八个发光二极管中点亮的一个往下移动一位。注意:关于按键去抖动的解释,我们在手动按键的时候,由于机械抖动或是其它一些非人为的因素很有可能会造成误识别,一般手动按下一次键然后接着释放,按键两片金属膜接触的时间大约为50ms 左右,在按下瞬间到稳定的时间为5-10ms,在松开的瞬间到稳定的时间也为5-10ms,如果我们再首次检测到键被按下后延时10ms 左右再去检测,这时如果是干扰信号将不会被检测到,如果确实是有键被按下,则可确认,以上为按键识别去抖动的原理。3、矩阵键盘检测当依次按下4*4 矩阵键盘上从第1 到第20 个键,同时在六
15、位数码管上依次显示0、1、2、3、4、5、6、7、8、9、A、B、C、D、E、F。说明:本实验板上数码管为共阴极。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原理:一位数码管内一共有8 个发光二极管,对共阴极来说其8 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在数码管内部全部接在一起,也就是“共阴”说法的来源,阳极是独立的。一般的数码管每一段亮至少需要10 个毫安的电流,而单片机的IO 口送不出如此大的电流,所以我们需要加数码管的驱动电路,可以用上拉电阻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专门的驱动芯片,本实验板使用的74HC573,其输出电流较大,足够点亮数码管。本实验板上的六位数码管中每个的相同段号(段a,b,c,d,e,f,g,h)全部是接在一起的,其中每
16、一个位(阴极)是独立的,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三、实验仪器材料 1、PC计算机2、HL-1实验箱3、程序下载线四、实验步骤1、分别画出单键盘和矩阵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说明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2、画出矩阵键盘参考程序的流程图。4、下载程序代码,运行程序。 5、修改程序,使其改变矩阵键盘的某些功能,说明程序运行的结果。矩阵键盘参考程序/4*4键盘检测程序,按下键后相应的代码显示在数码管上#includesbit beep=P23;sbit dula=P26;sbit wela=P27; unsigned char i=100;unsigned char j,k,temp,key;void del
17、ay(unsigned char i) for(j=i;j0;j-) for(k=125;k0;k-);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 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display(unsigned char num) P0=tablenum; / P0=0xff; dula=1; dula=0; P0=0xc0; wela=1; wela=0;void main() dula=0; wela=0; while(1) P3=0xfe; tem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控制 实验 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