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三篇.doc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三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三篇工作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了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要求决策助理人员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一篇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
2、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二、领导机构:组长:徐友明组员:查日斌谢玉宏各班班主任三、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三、工作对象我校残疾儿童徐洲祥,肢体等残疾,长期在家,不能到校。四、主要措施:1、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
3、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3、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为贯彻落实教育局靖远县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
4、实施方案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服务对象“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糜滩镇下滩村户籍且居住在下滩村,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三、服务原则“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
5、2次,每次1-2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8个课时。五、师资保障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二篇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全纳教育,促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使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平等接受适合其需要和发展的教育,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2.总体目标。改变过去残疾儿童少年安置主要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传统
6、方式,构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的“三元安置模式”。本着“先行试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构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新模式。到2016年底,探索形成送教上门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送教上门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化、家校共育、教研科研、督导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服务对象及具体要求根据潍坊市教育局 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全面做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潍教字201517号)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我市全面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1.服务对象界定。送教上门服务
7、对象为持有x残疾人证,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对具有我市户籍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市、镇街(园区)残联应动员其按照x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残联发200810号)办理证件。外来务工或经商人员随迁残疾子女,到居住地残联登记办理证件后,可接受送教上门服务。2.服务原则及次数。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送教上门服务,每个服务对象每周2次,每次3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16课时
8、3.制定送教计划。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全市送教上门学生残疾类别和分布情况,制定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送教时间的,要及时与送教对象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另行确定送教时间。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市残联配合,由特殊教育学校具体组织实施。1.市残联职责。市残联负责调查摸清我市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将所调查人数登记分类,商同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各镇街(园区)中心学校和市直义务教育学校要积极动员招生区域内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做到“能招则招”
9、能上尽上”;对确实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盲生和聋生的教育及送教上门工作分别由潍坊盲校、潍坊聋校负责。2.市教育局职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为送教上门服务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建立学籍,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指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力争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送教上门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围绕送什么、怎么送、谁来送等关键问题,探索“康教结合”“医教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送教上门服务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和医院相互支持的送教上门长效机制。3.市特殊教育学校职责。市特殊教育学校负责全市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教学工作,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做好统筹
10、规划,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完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深入家庭、社区、康复及福利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服务。市特殊教育学校要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要借助师资、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造性开展好“送学生”、“送家长”、“送社区”、“送志愿者”、“送顾问医生”的五送服务工作。4.其它相关学校职责。其它相关学校要积极动员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要积极吸纳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协助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积极鼓励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送教上门服务,或为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四、送教上门工作流程每年送
11、教上门服务工作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1.清查摸底。每年4月份,市残联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统计工作,摸清底数,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按照残疾类别和等级,分类整理汇总,统一录入“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中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登记表,同时报潍坊市残联备案。2.确定服务对象。每年6-7月份,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残联提供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资料,协同特殊教育学校确定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确定分两步:一是前期调研,初步遴选。每年6月,通过社区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了解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和对送教上门需求,本着“家庭自愿”和“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要求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进行遴选。二是入户摸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疾儿童 上门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