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液力变矩器.doc
《毕业论文液力变矩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液力变矩器.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安理工大学2012届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液力变矩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自动适应性,无级变速,良好稳定的低速性能,减振隔振及无机械磨损等,是其他传动元件无可替代的。历经百年的发展,液力变矩器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汽车,工程机械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机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汽车工艺的不断提升,也催生的液力变矩器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款新型的带闭锁离合器的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其中结构的设计主要指变矩器的循环圆设计,叶片设计,特性计算,整体结构设计以及一些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由于叶片的参数直接影响变矩器的性能,因而是液力变矩器的设计的关键
2、是叶片的设计。本文将介绍现今比较流行的叶片设计的几种设计方法。 关键词:液力变矩器 闭锁 叶片设计 环量分配法 Abstract Torque converter has excellent features, automatic adaptive, variable speed, good speed and stable performance,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no mechanical wear, are no substitute for the oth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fter centuries of de
3、velopment,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orque converter. From the automobile, engineering machinery to the petroleum, chemical, mining,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and other fiel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CL315 torque converter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t
4、orque converter mainly refers to the cycle of circular design, blade design, features,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some of the key components. As the leaf parameters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orque converter. So the blade design is the key of the design of the torque converter. Th
5、ere are many ways blade design, The blade design uses a circul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Key words: torque converter; Blade design ; Central volume of distribution method 目录第一章 绪论-6-111.1 液力变矩器综述-6 1.2 液力变矩器国内外研究现状-6 1.2.1 国内研究现状-7-8 1.2.2 国外研究现状-9-10 1.2.3 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发展-10 1.2.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11第二章 闭
6、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知识-11-21 2.1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11 2.2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1 2.3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的实现-11-12 2.3.1 车辆的起步-12 2.3.2 车辆的换挡-12 2.3.3 变矩器闭锁和解锁-12 2.4 液力变矩器中循环流量的确定-12 2.4.1 通流损失-12-13 2.4.2 冲击损失-13-22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设计-22-47 3.1 设计方法-22-29 3.2循环圆的确定-29-30 3.3 叶片的设计-30 3.3.1 泵轮叶片的设计-30-35 3.3.2 涡轮叶片的设计-35-37 3.3.3 导轮
7、叶片的设计-37-40 3.4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40-47 3.4.1 单向离合器的设计-40-41 3.4.2 起动齿圈的设计计算和强度的校核-41-42 3.4.3 减震垫片的设计-42-43 3.4.4 压盘的设计-43-44 3.4.5 轴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轴上花键的设计和校核-44-46 3.4.6 轴承的选择和寿命的校核-45-47 3.5 装配的要求-47第三章 感谢-48-49第四章 文献综述-50 第一章 绪论1.1 液力变矩器综述 液力变矩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矩器,是液力传动的形式之一。 液力变矩器具有的优良特性,自动适应性,无级变速,良好稳定的低速性
8、能,减振隔振及无机械磨损等,是其他传动元件无可替代的。历经百年的发展,液力变矩器的应用。液力变矩器的流场理论,设计和制造,实验等研究工作,近年来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外已普遍将液力传动用于轿车,公共汽车,豪华型大客车,重型汽车,某些牵引车及工程机械等。 图11 液力变矩器示意图1.2液力变矩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均投入大量资金对液力变矩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随着CFD技术走向工业应用阶段,全二维粘性流动分析技术趋于成熟,使得精确求解流体机械内的复杂流动成为可能,它能比较正确地计算模拟流体的真实流动,能比较正确地预测其中流场的涡旋、回流,
9、二次流和损失等流动现象,较精确地预测流体机械的性能。他们的许多研究团队利用CFD技术和数值模拟计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流场计算结果预测变矩器的性能,改进了传统的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为液力变矩器的研制和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综合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的研究小组和单位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韩国国立大学,德国,日本Nissan公司研究中心。国外已普遍将液力变矩器应用于工程机械、轿车、重型汽车、公共汽车、豪华型大客车、牵引车及军用车辆等。在一程机械领域,卡特皮勒、小松等一些行业巨头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为其产品上装配了液力变矩器,以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中,比如日本
10、的丰田、日产公司,德国的奔驰、伦克公司以及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都生产了装配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2.国内研究及应用 我国液力变矩器的研究工作比起国外无论是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有着交大的差距,起步晚,起点低。综合国内的一些研究论文,发现主要有一下机构和个人进行了液力变矩器相关领域的研究: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日前,在国内土要有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对此研究进展的较早而且研究比较深入,主要研究方法是应用CFD软件进行变矩器流场的模拟计算和流场分析。吉林大学赵志新使用通用的流体分析软件STAR-CD对越野车用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田华
11、等对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进了数值计算,重点分析了泵轮内流场的特性,对泵轮进出口平面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济大学吴光强,严鹏在变矩器现代设计方法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对TC229液力变矩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内流场分析并提出了结构参数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吴晓栋在分析了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数似模拟存在困难的基础上,对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场给出了几个比较合理的假设,建立了计算模型,提出了有效的模拟计算的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CFD技术分别对液力变矩器备叶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他计算了一种轿车液力变矩器,通过分析流场分布情况,发现了该变矩器存在的几何形状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
12、变矩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加剧了国内几家为数不多的变矩器的厂家之间的竞争。这些厂家纷纷扩大生产,提高产品工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为国内变矩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广泛使用的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 普通三工轮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结构简单,车辆起动和低速行使时,主要利用变矩器的增矩性能,换档时利用变矩器的缓冲性能,高速时将变矩器闭锁,充分利用机械传动的高效性能。2).多工作轮液力变矩器,主要用于需要起动转矩大的工程机械和车辆,和需要液力变矩器多工况工作的机械上。3).可调(导叶)式液力变矩器,当负载需作双向运动,对动力性能具有恒速或恒力等特殊牵引特性要求时,液力变矩器必须具有可
13、调节反馈控制的功能,并在动态指标力一面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应用领域是,具有特种牵引要求的各种军、民用机械。4).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在保证牵引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液力变矩器的减速制动性能。俄罗斯研制了一种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国内的研究人员曾对液力变矩器的制动工况做过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没有结合具体的车辆设计出具体结构。北京理丁大学正在研究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已完成了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的研究,在2-3年内可研制出产品样机。综上所述,液力变矩器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入世以后我国液力变矩器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无论是液力变矩器的一比计方法,还
14、是其制造方法仍有许多工作值得去做。要积极推广变矩器的使用,开发新型液力变矩器,并不断地改善其性能。液力变矩器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对国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2.3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发展 液力变矩器的设计内容主要有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液流流道设计,特性计算,整体结构设计及供油系统设计。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是指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确定最佳的叶栅进,出口角度和厚度。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有三种:基型设计法,统计设计法和基于流畅理论的设计方法。基型设计法选择性能与设计要求接近的液力变矩器作为设计基型,循环圆的形状,叶轮的形状,叶轮的布置,叶片的形状,叶片的数目,各种计算系数均参
15、考基型选择,几何尺寸按相似原理进行确定。统计设计法根据现有的液力变矩器的种类和性能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设计法根据现有的液力变矩器的种类和性能指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出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叶轮尺寸及叶片角度的关系,制定出图表或者解析式作为设计的参考。设计时根据性能要求选定一些参数作为设计计算的初始点,根据统计图表或解析式确定所设计的液力变矩器的各项数据。基于流场理论的设计方法根据流束理论及守恒定律建立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计算的基本数学关系式,根据设计性能及制造工艺条件建立约束方程,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优化目标函数,优化计算方法及初始参数进行设计计算。 液流流道是由循环圆内,外
16、环曲面及叶片曲面组成的,其设计包括循环园设计和叶片设计。循环圆设计是确定循环圆的外环形状,内环形状,设计流线形状及叶片的进,出口边的周面位置和形状。叶片设计是在循环园设计和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叶片的形状直接影响液流流道的形状及叶轮的制造。叶片设计的方法可分为二维设计,准三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由于流场理论研究的制约,直接进行叶片的准三维设计和三维曲面设计困难较大,而且优势不是很明显。目前广泛应用的叶片设计方法仍是换量分配法和投影于单柱面或者多圆柱面的保角摄影原理。王健等探讨了液力变矩器叶片三维成型方法,提出了叶片三维成型方法的基本设计流程。通过对不同参数变化规律生成的泵轮,涡轮,导轮
17、的叶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液力变矩器叶片角变化对液力变矩器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通过CAD技术完成叶片的设计和相应变矩性能的设计计算。才委等对液力变矩器的现代设计方法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基于W305液力变矩器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以及流场特性分析,探讨了叶型设计方法,并且建立了液力变矩器的现代设计方法体系。何仁等探讨了液力变矩器特性参数的优化方法。魏巍等为实现液力变矩器叶栅的完全三维设计及其优化开发了一套包含流束初值搜索,循环圆与叶型的参数化设计,网格划分,流场分析,实验设计和优化算法在内的三维优化设计系统,并为各环节开发了相应设计工具。张锡杰等介绍了液力变矩器复杂叶栅测绘和反求的具体过程,通过橡胶
18、制模,光栅扫描测绘,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获得流道的形状和位置,使用IMANGWARE处理点云数据,用UG完成最终的叶轮造型。1.2.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 液力变矩器是以液体为介质,利用液体的相互作用引起机械能与液体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液体动量矩的变化的改变传递转矩的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是关键的动力传动部件,可以保证系统平稳起步、变速和变矩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其具有自动适应性、无级变速、良好稳定的低速性能、过载保护性能,减振隔振及无机械磨损,降低冲击等优良特性,延长了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及通过性,囚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军用车辆、工程机械、石油、冶金
19、矿山及化下机械等领域,是车辆及工程机械自动变速系统的主要部件。通过对液力变矩器的研究,有助于车辆机械等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给人们带来便捷。第二章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知识2.1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以液力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定的导轮三元件构成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冲压焊接而成。泵轮和变矩器壳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力。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
20、将能量传给输入轴。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他具有固定的导轮。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入扭矩,因而成为变矩器。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液力变矩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输出轴的转速可大于或者小于输入轴的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传递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载荷增大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液力变矩器在额定工况附
21、近效率较高。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他的型式和布置位置以及叶片的形状,对变矩器的性能有决定作用。有的液力变矩器的有两个以上的涡轮,导轮或者泵轮,借以获得不同的性能。最常见的是正传,单级(只有一个涡轮)液力变矩器。兼有变矩器和耦合器性能特点的成为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例如导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泵轮一起转动的液力变矩器。为使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避免产生气蚀和保证散热,需要有一定供油压力的辅助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 图21 2.2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元件的基本型式是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因后者不能变矩,所以在汽车上已很少应用。图2-1是一种最简单的液力变矩器,由泵轮B,涡轮T和导轮D所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液力变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