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docx
《江苏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二。一七年十二月.word.zl.一、根底和形势 1一工作进展 1二主要问题 3三战略机遇 4二、指导思想、原那么和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根本原那么 6三主要目标 7三、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 9一实行总量强度双控 10二实施以水定城以水定产 11三严格水资源保护 13四、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 14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14二严格岸线保护 15三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16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18五、推进水环境治理20一实施质量底线管理 20二严格排污管理 23三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426六、建立美丽宜居城乡环境 28一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8二加快推进土壤污
2、染防治 30三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整治 32七、严格管控环境风险 35一严格环境风险源头防控 36二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37三遏制重点领域环境风险 38八、创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政策 40一完善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40二创新共抓大保护路径 41三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的环境管理措施 41九、强化保障措施 44一加强组织领导 44二完善环境法治 44三加强政策创新44四加大资金投入 45五加强科技支撑 45六实行信息公开 45七严格评估考核 46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开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围为全省。一、根底和形势我省是长江经济带开展根底较好、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 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工程,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指标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没有迈过高污染、高风险的阶段,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缺乏,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环境风险隐患日益凸显,环境监管能力亟待加强。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展战略全面实施和生态文明建立加速推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以更大力度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为实现“ 两聚一高奋斗目标、建立“ 强富美高新提供重要保障。一工作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有
4、所改善。“ 十二五期间,完成植树造林 408 万亩,林木覆盖率到达22.5%;湿地保护修复得到加强,恢复湿地28.3 万亩,建成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22 个,湿地保护小区230 处,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3.8%;水土保持、矿山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30 平方公里,治理修复矿山500 余个。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方案,湿地珍禽、大丰麋鹿和泗洪洪泽湖湿地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4 个。与 2011 年相比,2015年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于in类比例提高3.8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下降2.6个百分点;2013至201
5、5年,全省空气质 量达标率从60.3%上升到66.8%, PM2.5平均浓度下降20.5% o治污减排工程扎实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省实施1万多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率先实现30 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脱硫脱硝全覆盖,煤电装机比重由84.1%下降到 75.6%。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30 万吨/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12700 公里。 连续实施三轮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累计关闭7000多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2015 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0 年分别削减17.62%、14.59%、 23.07%、 27.46%,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不
6、断完善。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制定修订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等11 部地方环保法规。健全规划环评和建立工程环评的联动机制,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战略环评试点示。率先出台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15类 779 块生态红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23%,配套实施监管考核细那么和生态补偿方法,截至2015 年底,省财政累计安排40 亿元用于生态转移支付。创新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建立上下游“ 双向补偿机制。建立绿色评估制度,对省市县经济社会开展进展 评。大力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等地试行刷卡排污。二主要问题区域整体性保护缺乏,生态
7、系统效劳功能呈退化趋势。长江干流岸线开发强度大,岸线利用布局不尽合理,生态保护岸线、生活岸线比例偏低,危化品码头和储罐亟需全面清理和整治。森林资源总量缺乏、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0.36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系统功能下降,一些地方天然水系遭到人为破坏,支流支浜滞流、断流,湖泊河网调蓄能力下降,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效劳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野生动植物生境分布区日益缩小,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水生生态系统安康受到胁迫,水域生产力急剧下降。资源环境承载力缺乏,环境质量改善难度不断增大。我省长期形成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造、重化工占有相当比重的产业构造、国土开发强度较大的空间构造尚未实现根
8、本转变。 全省重工业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62.9%, 化工、 火电、冶金等 7 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 左右、水泥、粗钢、生铁、化学纤维产量都位于全国前列,单位国土面积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性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湖库富营养化特征仍然明显,入江支流污染较重,2015 年,主要入江支流仍有20.9%的断面水质劣于V类。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全省PM2.5浓度58微克/立方米距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仍有不小差距,臭氧超标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污染状况底数不清, 耕地质量退化明显,历史遗留污染地块平安隐患严重。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仍较
9、为突出。环境风险隐患多,饮用水平安保障压力大。长江是我省重要的饮用水源,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全省80%左右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都直接或间接来自长江。长江沿岸现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7000 多家,环境风险企业总数居全国第 1 , 环境风险企业面广量大。长江沿线30 个饮用水水源地,沿江分布了24 个化工园区、129 个排污口、187 座危险化学品码头,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同各类重污染源集中区、排污口交织分布。危险化学品运输量仍处在高位,每年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超过2 亿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持续增加。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点多线长,船舶老旧、运输路线不合理、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突出。三战略
10、机遇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总基调,统一了思想认识。国家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出台实施?长江经济带开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的总体战略。环境保护部、开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决策部署。作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我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促进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提供了有利契机。供给侧构造性改革的全面实施,为推动我省加快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的进程,实现绿色
11、开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加快推进,为形成全省域开放融合、协同开展的大生态系统明确了开展方向。“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为推动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增添了新的动力。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合力的逐步形成,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奠定了社会根底。总体来看,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然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全面推动大保护,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开展。二、指导思想、原那么和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12、战略布局,结实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开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建立健全长江生态环境协同共保机制,努力把长江建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廊道。二根本原那么生态优先,绿色开展。尊重自然规律,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从长远利益出发,把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自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开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构造、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和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统筹协调,系统保护。以长江干流为经络,以山水林田
13、湖草为有机整体,统筹水陆、城乡、江湖、河海,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统筹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系统推进大保护。突出重点,综合施策。针对生态空间破碎化严重、生态系统效劳功能退化、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大、环境容量偏紧等突出问题,加快产业构造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城镇周边生态空间占用,科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太湖等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大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力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河网地区水污染治理及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底线,严格约束。确立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生态环境硬
14、约束,确保长江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设定制止开发的岸线、河流、区域、产业,实施更严格的管理要求。改革创新,科技支撑。针对长江经济带整体性保护缺乏、累积性风险加剧、碎片化管理乏力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形成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抓、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有效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工作。三主要目标到 2020 年,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河湖、湿地生态功能根本恢复,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建立和谐长江。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江湖关系趋于和谐,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
15、加值用水量比2015 年分别下降25%、20%。 建立安康长江。水源修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增强,生物种类多样,自然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效劳功能逐步提升,主要河湖生态评价优良率到达 70%以上。 建立清洁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平,全省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到达或优于in类比例到达 67.6%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到达 82%,设区市及太湖流域所辖县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和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根本消除,入江支流根 本消除劣V类水体。建立优美长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省PM2.5 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设区市城市空气质
16、量优良天 数比例到达72%以上。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平安得到根 本保障。建立平安长江。涉危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根本健全,区域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效劳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专栏1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指 标2015 年2020 年累计1? 合理利用水资源1用水总量亿立方米4600.6一?保育恢复生态系统5新增水体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一1000一6长江干线及洲岛岸线开发利用率282一?维护清洁水环境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到达或优于III类比例%9898一专栏1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指 标2015 年2020 年累计11
17、0地表 水质量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到达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其中:国考断面到达或优于III类 水质比例257.967.6一62.270.2一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劣V类水体 比例其中: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比例 25.8根本消除一7.70一11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65.282一12设区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一根本消除一13废水 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减 少化学需氧量一一13.5氨氮一一13.4总氮一一11.21总磷一一11.33?改善城乡环境14空气 质量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6.872一细颗粒物未达标的城市浓度卜降 比例一一2015废气 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减 少二氧化硫一一20氮氧化物
18、一一20挥发性有机物一一2016受污染耕地平安利用率90一17污染地块平安利用率90一?管控环境风险18五年期突发环境事件总数下降比例一一10注:1 .为五年累计百分比。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断面按照?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其中国考 断面104个,省考以上断面380个。三、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强化水资源总量红线约束,促进区域经济布局与构造优化调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增强供水调控和保障能力一实行总量强度双控严格总量指标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 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加强相关规划和建立工程水资源论证,严格取水许可管理, 促进经济社会开展
19、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到2020年,全省用水量控制在 524.15亿立方米;到2030年,用水总量 控制在527.68亿立方米以。专栏2用水总量控制要求设区巾2020年要求亿立方米2030年要求亿立方米市45.8245.82市40.5440.54市43.8044.3市29.0129.01市63.2663.26市46.4546.45市29.4330.23市33.3333.63市57.2458.04市40.8041.13市30.6530.65市33.7933.79宿迁市30.0330.83全省524.15527.68严格强度指标管理。 建立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名录,对纳入取水许可证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
20、水大户实行方案用水管理。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到 2020 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 年下降20%。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强化农业节水,优化农业种植构造,加快循环型和节水型农业建立,继续推进灌区配套设施建立和节水改造。推广和普及田间节水技术,开辟抗旱水源,科学调度抗旱用水。到2020 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根本完成,全省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到达60%以上,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达0.6。强化工业节水,加快实施高耗水行业生产工艺节水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执行国家鼓励和
21、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完善火力发电、钢铁、造纸、石化、化工、印染、化纤、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省级用水定额。强化城镇节水,以宾馆、饭店、医院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节水,加快节水型效劳业建立。以管网改造、节水型器具推广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节水工程建立。到2019 年,设区市全部到达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到2020 年,全省20%以上县市、区建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70%以上市、县市、区建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二实施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城镇建立和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不得突破水资源承载能力。“ 十三五期间,对、
22、等生活需水量增幅较大的地区,合理控制新城建立规模,有效控制城镇居民用水增量。大幅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建立海绵城市,将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开展。以供给侧构造性改革为契机,倒逼钢铁、造纸、纺织、火电等高耗水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禁新增产能。加强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工程建立。限制等地钢铁行业、等地纺织行业规模,严格控制等地区的老石化基地的工业用水总量。鼓励电力、化工、石化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鼓励沿海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到2020 年, 全省高耗水行业到达先进定额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长江 经济 生态环境 保护 实施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