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doc
《汽机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汽机本体设备检修工艺规程第一章 汽轮机本体第一节 总 则1. 搞好汽轮机设备检修,是保证发电机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高发电可用系数,充分发挥设备潜力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检修工作者都必须充分重视检修工作,提高质量意识,自始自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既要反对为抢发电量或回避事故考核而硬撑硬挺及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该修的不修,又要防止盲目大拆大换,浪费资财。2. 根据汽轮机检修管理水平和设备的实际情况,仍然要贯彻以“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方针,搞好调查研究,力求检修计划切实可行,每一个检修工作者要严肃对待检修计划及项目,不能随意变
2、更,如非变动不可,应提前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3. 汽机检修的基本职责是:3.1 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达到质量标准。3.2 尽量采用先进工艺和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修工期。3.3 节约原材料,做到合理使用,避免错用、浪费,及时修好替换下来的轮换备品和其它零部件。3.4 经常了解检查设备和系统完善,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完成汽机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3.5 搞好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4. 汽机检修专业应做好以下检修管理的基础工作:4.1 结合汽轮机设备检修有关规程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或作出补充规定(制度),如检修质量标准、工艺方法
3、验收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办法、备品管理办法等。4.2 搞好汽机设备和系统技术资料、技术完善的管理,要收集和整理好设备、系统原始资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4.3 加强对检修工机具、仪器的管理,做到正确使用,加强保养,并努力进行研制或改进。4.4 搞好材料和备品的管理工作。4.5 建立和健全大小修人工、材料消耗和费用统计管理制度。4.6 建立设备状态监督制度。4.7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监督制度,做到方法正确、数据准确、结论明确。4.8 加强汽轮机检修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素质,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懂得科学管理,有实践经验、技术精湛、工艺作风好的检修队伍。4.9 不断完善检修
4、经济承包制。5.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和寿命管理等。应用运筹学、网络图、诊断技术等手段,把汽机检修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6.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加强质量管理,继续按“三级验收”规定的办法验收。7. 对内部承包和外部承包的汽机检修项目,汽机检修专业(或厂部)要严格审查承包单位资格,并与承包单位按经济合同签订包括检修项目、工期、质量、材料、费用等内容的合同。8. 汽机检修人员应达到“三熟、三能”。“三熟”是:熟悉系统和设备的构造、性能;熟悉设备的装配工艺、工序和质量标准;熟悉安全施工规程。“三能”是:能掌握钳工手艺;能干与本职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一两种手艺;能看懂图纸并绘制简单零部件图。
5、9. 为了适应本机组高参数、大容量的检修需要必须提高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要达到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及以上水平;对原有的检修人员和新招收的人员,都应通过有计划、目的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10. 集中汽机检修机构,使汽机检修作业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工厂化过渡。第二节 设备概述及主要技术规范1 概述1.1 N1000-31/600/620/620型汽轮机主机概述N1000-31/600/620/620型汽轮机主机设备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制成的,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五缸四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机组采用一个超高压缸、一个高压缸、一个中压缸和二
6、个低压缸串联的布置方式。汽轮机五根转子分别由六个径向轴承来支承,除超高压转子由两个径向轴承支承外,其余四根转子,即高压转子、中压转子和两根低压转子均只有一个径向轴承支承。整个汽轮机轴系总长约36m。汽轮机六个轴承分别位于六个轴承座内。机组整个通流部分由超高压、高压、中压、两个低压部分组成。超高压汽缸内有十五个反动式压力级;高、中、低压汽缸均为两分流式,其中高压缸、中压缸每一分流由十三个反动式压力级组成,低压缸每一分流由五个反动式压力级组成,全机共87级。来自锅炉的蒸汽分成两路从位于超高压缸两侧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到超高压缸内,在超高压缸内做功后从调阀端底部的2 个排汽口处排出至再热器;一次再
7、热蒸汽分成两路从位于高压缸两侧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到高压缸内,在高压缸内做功后从高压缸两端的排汽口处排出至再热器;二次再热蒸汽也是分成两路从位于中压缸两侧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到中压缸内,在中压缸内做功后从中压缸顶部的排汽口处排出,并经过中低压联通管进入到低压缸内,在低压缸内做功后直接排出至位于低压缸底部的凝汽器内。1.2 主要结构特点1.2.1.超高压部分 超高压缸为单流、双层缸设计,包括超高压内缸和超高压外缸。两组主汽门和调门组件通过大直径的连接螺母在机组水平中心线上和汽缸相连。主汽门和调门组件也有另外的弹簧支座支撑。阀门通过扩散状的进汽插管将进汽压损减小到最低的水平。外缸采用圆桶型结构
8、整个周向壁厚旋转对称,且无需局部加厚,避免了非对称变形和局部热应力,能够承受高温高压。超高压蒸汽通过两个进汽口进入内缸,采用全周进汽方式进入第一级斜置隔板。1.2.2 高压部分 高压缸从水平中分面分为上下半,为双层缸结构。高压内缸为双流结构,并由高压外缸支撑。来自超高排的再热蒸汽进入高压缸两侧的高压主门和调门组件,再进入高压内缸第一级斜置静叶。在高压外缸下半的高压排汽口接高压排汽管道将蒸汽再次导入再热器。双流叶片的布置可以起到抵消轴向推力的作用,而切向涡流进汽有效降低了蒸汽进口处转子的表面温度。 高压高温进汽仅限于内缸的进汽区域,而高压外缸只承受高压排汽的较低压力和较低温度,这样汽缸的法兰部
9、分就可以设计得较小,且法兰区域的材料厚度等也可以减到最小,从而可避免因不平衡温升时引起法兰受热变形而导致故障,如机组启动和停车时。同时,外缸中的压力也降低了内缸水平中分面法兰螺栓的荷载,内缸只要承受内外缸压差即可。1.2.3 中压部分中压缸从水平中分面分为上下半,为三层缸结构。中压外内缸、内缸为双 流结构,并由中压外缸支撑。来自高排的二次再热蒸汽进入中压缸两侧的中压 阀门组件,再进入中压内缸第一级斜置静叶。在中压外缸上半的中压排汽口接 有中低压连通管将蒸汽导入低压内缸。双流叶片的布置可以起到抵消轴向推力 的作用,而切向涡流进汽有效降低了蒸汽进口处转子的表面温度。 中压高温进汽仅限于内缸的进汽区
10、域,而中压外缸只承受中压排汽的较低 压力和较低温度,这样汽缸的法兰部分就可以设计得较小,且法兰区域的材料 厚度等也可以减到最小,从而可避免因不平衡温升时引起法兰受热变形而导致 故障,如机组启动和停车时。同时,外缸中的压力也降低了内缸水平中分面法 兰螺栓的荷载,内缸只要承受内、外内缸压差即可。1.2.4 低压部分本机组包含两个低压缸,且分别为双流、双层缸设计。低压内、外缸皆为焊接结构,外缸和低压内缸一样都是从水平中分面分开。低压进汽来自中压缸的蒸汽通过汽缸顶部的中低压连通管进入低压内缸。蒸汽从内缸的几个回热口抽出,通过抽汽管进入给水加热器或通过凝汽器颈壁到外面的管道。在中低压连通管和低压缸之间安
11、装有膨胀节,用来吸收因为管道热胀位移产生的变形。低压排汽蒸汽通过内缸排汽导流环离开叶片级,汽流在排汽涡壳膨胀将排汽速度转化为压力以减少余速损失,蒸汽通过矩形的外缸排汽口进入下方的凝汽器。 1.2.5 轴承汽轮机的轴承有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类。径向轴承是承受转子的重量及由于转子质量不平衡、不对称的部分进汽度、气动和机械原因引起的振动和冲击等因素所产生的附加载荷,并保证转子相对于静子部分的径向对中。推力轴承的作用是承受转子的轴向载荷,确定转子的轴向位置,使机组动静部分之间保持正常的轴向间隙。 本机组轴承为单支点形式支撑,即汽缸间仅有一个轴承。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减少基础变形对轴承负载、弯矩和机组运行
12、的影响。轴承为从一侧进油的油膜润滑轴承。为了给相对较轻的高压转子提供稳定的运行特性,高压部分轴承为椭圆轴承。改良的椭圆形轴承用于低压部分,其在较少润滑油和较低摩擦损失时具有良好的系统阻尼。径向推力联合轴承位于超高压缸和高压缸之间。为了避免在启动和低运转速度下轴承与转子的接触,并且为了减少启动力矩,各轴承配有顶轴油孔,通过把高压油引入到轴颈下部和轴承之间的空间中来顶起转子。 1.3.1 型号:N1000-31/600/620/6201.3.2 型式:超超临界、五缸四排汽、二次再热凝汽式汽轮机1.3.3 额定转速:3000r/min1.3.4 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1.3.5
13、 功率:额定功率:1000MW 最大连续功率:1043.9MW1.3.6 额定蒸汽参数:超高压主汽门前压力: 32.435MPa(a)超高压主汽门前温度: 600超高压缸排汽压力: 10.436 MPa(a)超高压缸排汽温度: 418高压主汽门前流量: 2278.5t/h高压主汽门前压力: 9.808MPa(a)高压主汽门前温度: 620中压主汽门前流量: 1978.2t/h中压主汽门前压力: 3.078MPa(a)中压主汽门前温度: 6201.3.7 回热加热级数: 十级抽汽1.3.8 最终给水温度:额定给水温度324.71.3.9 冷却水温度:额定值: 20 最高值:331.3.10 排汽
14、压力:额定功率工况: 4.8kPa(a) 1.3.11 汽轮机级数: 超高压缸: 15压力级高压缸: 双流213压力级中压缸: 双流213压力级低压缸: 双流225压力级总级数: 87级1.3.12 配汽方式: 全周进汽1.3.13 发电机型号及型式:QFSN-1000-2型,水氢氢1.3.14 给水泵驱动型式:小汽轮机驱动1.3.15 汽轮机保证热耗:额定功率工况时汽机净热耗 7053kJ/kW.h1.3.16 临界转速: 轴段名称一阶临界转速r/min二阶临界转速r/min设计值设计值超高压转子21904000高压转子17884000中压转子15424000低压转子1/21302/1302
15、4000发电机转子7922082转子转动惯量: 超高压转子1095kg.m2 高压转子2271 kg.m2 中压转子 8430 kg.m2 低压转子 40886kg.m2 低压转子 40769kg.m2 1.3.17 主要部件材料 超高压缸外缸 GX12CrMoVNbN9-1超高压缸内缸 GX12CrMoWVNbN10-1-1超高压缸转子 13Cr9Mo2Co1NiVNbNB高压外缸ZG15Cr2Mo1高压内缸ZG13Cr9Mo2Co1NiVNbNB (CB2)高压转子13Cr9Mo2Co1NiVNbNB (FB2)中压外缸QT Si3Mo中压内缸ZG13Cr9Mo2Co1NiVNbNB (C
16、B2)中压转子13Cr9Mo2Co1NiVNbNB (FB2)低压外缸Q235-B低压转子26NiCrMoV14-5超高压缸螺栓 X19CrMoNbVN11-1高压内缸螺栓 X19CrMoNbVN11-1等 高压外缸螺栓 21CrMoV5-7等中压内缸螺栓 X19CrMoNbVN11-1等 中压外缸螺栓 21CrMoV5-7等1.3.18 汽轮机本体主要部件重量:名称 单台汽轮机(kg)主汽门 217237=34474超高压转子 25000高压转子 30000中压转子 50000低压转子 96000超高压缸 高压进汽段 43000 高压排汽段 26000高压内缸 上缸 40000 下缸 440
17、00高压外缸 上缸 41000 下缸 45000中压内缸 上缸 42000 下缸 36000中压外缸 上缸 42000 下缸 46000低压内缸 上缸 48000 下缸 57000低压外缸 上缸 55000 下缸 700001.3.19 运行平台高度:15.5m1.3.20 汽轮机纵剖面图1、 液压马达 6、 高压缸 11、中压缸 16、 #6轴承座 2、 #1轴承座 7、 高压阀门 12、#4轴承座 3、 超高压阀门 8、 #3轴承座 13、#1低压缸 4、 超高压缸 9、 中压阀门 14、#5轴承座 5、 #2轴承座 10、中-低压连通管 15、#2低压缸 第三节 设备检修周期1. 设备的
18、检修间隔主要由设备技术状况决定。汽轮发电机组的检修间隔一般按照表(3-1)的规定。 表3-1 汽轮发电机组的检修间隔设备名称A修间隔C修间隔汽轮发电机组1012(年)612(月)2. 在执行表(3-1)的检修间隔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1 对技术状态较好的设备,为了充分发挥设备潜力,降低检修费用,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延长检修间隔,但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超过表3-1的规定。2.2 为防止设备失修,确保设备健康,凡是设备技术不好的,经过鉴定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检修间隔可低于表(3-1)的规定。具体见表(3-2)表3-2:允许大修间隔超过或低于表(3-1)规定的参考条件技术状
19、况满足下列全部条件,可超过表(3-1)规定技术状况有下列之一,允许低于表(3-1)规定.能经常达到铭牌(或批准的)出力和较高效率,主要运行参数在规定范围之内,机组振动(轴或轴承)不超标,油质良好。1.主要运行参数经常超过极限值,可能导致设备损坏,通汽部分有严重结垢 ,必须通过大修处理,机组热效率显著降低,机组振动不合格。2.主轴承和推力轴承工作正常,轴瓦钨金无脱胎等缺陷。2.轴瓦有较严重裂纹或脱胎,小修不能处理。3.汽缸结合面严密,滑销系统滑动正常,无卡涩。3.轴封漏汽严重,透平油质劣化,小修中不能处理。4.汽轮机转子叶轮、推力盘、轴封套、叶片、拉筋、复环等无严重的冲刷,变形,磨损,腐蚀,裂纹
20、等缺陷;叶片频率合格,或虽然不合格但运行证明不影响安全。4.台板松动,滑销系统工作不正常,影响机组正常膨胀或威胁机组安全运行。5.汽缸、隔板套等无裂纹、无严重冲蚀等缺陷,或有轻微缺陷,但长期运行证明不影响安全。5.汽缸内部经过重大改进,更换过重要部件或处理过重大缺陷,需要在大修中检查和鉴定。6.调速系统及执行机构动作可靠,动态性能符合要求。6.汽缸严重裂纹,结合面漏汽,隔板严重变形,裂纹。7.汽轮机的主变速装置无显著磨损.7.汽轮机转子有严重的缺陷,如大轴夹渣,叶轮键槽裂纹,叶片频率不合格等,需要进行监视与鉴定处理。8.附属设备没有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的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能在小修维护中处理。8.
21、汽轮机组达不到铭牌(或批准)出力,但经过大修处理可以恢复者。9.重要部件(如高温高压紧固件)的使用寿命能满足所延长检修间隔期间的要求,或能在小修中更换。9.调速系统及执行机构动作不可靠,小修中无法消除者。10.主要热工测量,保护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或虽有缺陷,但能在小修中处理者。10.主要热工测量装置,自动监测,保护装置不能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小修不能排除者。2.3 新机组自投产之日起三年内,大、小修间隔由主管部门根据机组具体情况决定,但汽轮发电机组第一次大修时间一般应为正式投产一年左右。2.4 在事故抢修中,若已处理了设备和系统的其它缺陷,经鉴定确认能继续安全运行较长时,允许将其后的计划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机 本体 设备 检修 工艺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