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doc
《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浙江省水文局二一二年二月目 录1、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单位概况11.3项目编制依据和编制内容3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5主要结论52、项目建设必要性62.1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现状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3、建设目标、原则、范围和内容103.1建设目标103.2建设原则103.3建设范围113.4建设内容及规模113.5站房建设方式143.6水平年144、技术要求及建设条件224.1技术要求224.2建设条件235、初步建设方案255.1总体建设方案255.2子站建设方案265.3中心站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方案295.4主要仪器设
2、备296 、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316.1 项目实施进度316.2 项目组织管理32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7.1 投资估算337.2 资金筹措计划348、社会效益分析36附图: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分布图211、总 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境内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库和湖泊等。报告编制单位:浙江省水文局。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96个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站房及辅助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数据信息系统升级,同时建立配套的
3、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24975万元,其中建设费用17000万元,运行维护费用7975万元。资金筹措方案:宁波市2425万元全部由地方承担。其余部分由省财政承担14206.5万元、地方财政承担8343.5万元。建设期:2015年前建设27个,2020年前建设69个。1.2编制单位概况浙江省水文局持有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丙级勘测设计等资质证书和水环境监测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具有固定工作场所4000多平方米,工作条件优越,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4、从1883年设立浙江省第一个水文站点起,一直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并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全省水文行业管理职能。全省水文观测站按观测项目分共有国家基本水文站1305个,全省水文站网观测项目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站网密度和水文资料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全局现有在职职工10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全省水文系统现有职工60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3人。集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分析计算、生态与环境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技
5、术装备先进,配备有足够的与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专业活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国家认定的水环境监测实验设施及计算机绘图设备等技术装备。1992年10月,在浙江省水文局中心实验室(建于1978年)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4年更名为浙江省水资源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现有省中心和11个市级分中心。其中水利部门的有省中心和杭州、温州、宁波、嘉兴、湖州、金华、台州、丽水8个市级分中心的9个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总面积4650平方米,其中省中心600平方米、杭州分中心750平方米、嘉兴分中心480平方米、湖州分中心210平方米、金华分中心550平方米、温州分中心370平方米、台州分中心30
6、0平方米、宁波分中心600平方米,丽水分中心790平方米。中心1996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的首次评审,2001、2006、2009年分别通过复查评审,2010年通过国家认监委专项监督检查。另外,衢州、舟山、绍兴分中心分别利用用了当地环保、疾控等部门的已经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全省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工作,负责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和调整,对重要水源地、重点水功能区、行政界河的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价,承担全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承担省级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质量通报的编制,指导全省监测站网建设和业务技术培训及考核工作。现具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
7、B5750-2006)、水环境检测规范(SL219-98)、水质分析方法标准SL7894-1994等国家和行业方法标准向社会提供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含天然矿泉水)、污水及其再生利用水、大气降水等5类67项参数公证数据的能力。1.3项目编制依据和编制内容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国务院实行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5)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6)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7)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和保护办法(浙政令第
8、252号)(8)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991号)(9)浙江省水文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0)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规划(11)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12)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13)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2010-2030年)(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16)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1.3.2 编制内容本建设方案以“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为研究对象,着重就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功能定位与
9、建设规模、站点选址与建设条件、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的要求。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规 模1总站点个961.12015年前站点个271.22020年前站点个692监测项目2.1河道站常规5参数、CODMn、NH3N、TP、TN、Q等2.2水库站以上及叶绿素、藻类3项目总投资万元249751.5主要结论1.5.1项目建设是必要的除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自身需要设立和规划设立的213个水质动态监测站外,按照水资源和水功能区动态管理要求,全省尚有上百个未建或未规划建设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
10、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库和湖泊需要建设和完善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本项目建设将全面提升我省地表水水质水量动态监测能力,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水资源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1.5.2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建设条件基本完备本项目需要新建站的场地条件均能满足要求,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条件基本具备。(2)项目建设方案基本可行项目建设以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为目的,建设方案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我省水利发展总体规划要求。(3)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基本可行本项目建设资金拟申请省财政资金
11、和项目所在地财政资金。我省近年来逐年加大水利投入,建设资金能得到保障。2、项目建设必要性2.1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现状2.1.1水利部门现状经过60年的规划建设,我省已基本形成功能基本齐备,布局基本合理的各类水量、水质监测站网。到2010年底,全省实有水文站67站、水位106站、潮位33站、雨量497站。按测验项目统计,流量67处、水(潮)位206处、雨量672处、悬泥沙站14处、蒸发91处、水质729处、盐度6处、省级报汛站321处、预报断面17处。省水资源监测中心及各地市级分中心有管理、检测人员79人,配备各类水质分析仪器设备共331台(套)。为配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水法赋予的水功能区水
12、质监测职责,在省水利厅部署下,浙江省水文局2007年编制了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规划、2008年编制了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调整和布设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0082010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布设的具体要求,规划经省水利厅批准后正式实施。近年来,各市大力组织开展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至2011年底全省水功能区监水质测断面已经达729个。随着水文科技进步,全省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及技术装备明显改进,特别是我省水文体制实行分级管理以后,全省各级都加大了对水文的投入,水文测验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已建成水情遥测站3000余个,引进了和配备了多普勒剖面流速仪、自动测流缆
13、道、超声波测流仪、电波测流仪、全站仪和流动注射等测验、分析仪器设备,大量推广使用雨量、水位的模块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文的各个领域,水文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17800万元。 总体而言,我省对水资源量的监测相对完善,水资源总量和其时空变化能够准确掌握;而对水资源质的监测明显落后,全省水利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只在钱塘江和运河建设了两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主要以人工取样监测为主,监测频次低,监测能力和时效性明显不足,与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的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2.1.2环保部门自动站建设现状2006年前,我省环保部门已在全省江河建设了
14、8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交接断面77个、水源地8个、其它类型2个;20102012年,环保部门规划新建设7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均为水源地。该项建设今年将全部实施到位;除上述建设外,按照环保部门最新规划,20122013年将实施新一轮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规划至2013年底新建56个自动监测站,其中交接断面44个,其它类型12个。到目前为止,环保部门在全省江河湖库已建和规划建设自动监测站213个,其中交接断面121个、水源地78个、其它类型14个,主要监测项目为: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浊度、电导)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分析仪。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
15、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要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要求。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要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提出了要“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的要求,本项目通过我省主要江河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监控全
16、省主要江河污染物通量,加强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2.2.2项目建设是提升我省水资源监测管理水平的需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以在线自动智能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和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全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河流污染物通量以及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实时自动在线监测和预警,将大大提升全省水资源监测和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水平。2.2.3项目建设是完善全省
17、水功能区管理需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2005109号“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厅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明确“各地要按照方案规定的目标水质进行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削减和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污染源整治,改善水环境,确保个功能区在2020年前达到水质目标。”2010年3月水利部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和明确开发利用红线控制指标考核体系,把水功能区达标率等四项考核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考核指标进行分级考核,进一步强化红线指标控制的监管力度”,这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创新。地表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的建设,将
18、全面提升我省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的时效性、代表性和功能区达标评价的科学性,为监督水功能区达标、入河污染物减排,帮助各级政府准确研判水环境形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2.2.4项目建设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需要本项目建设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需要。通过建设本项目,实时掌握并及时发布重要水域水质信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水资源权益;与省、地方相关部门、单位共享数据信息,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全省水资源监测和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我省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的时效性、代表性和功能区达标评价的科学性,为监督水功能区达标、入河污染物减排,
19、帮助各级政府准确研判水资源形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并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和紧迫的。3、建设目标、原则、范围和内容3.1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中有关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的要求,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全省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水质水量实时在线监测,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主、常规监测为辅的水质水量监测体系,从而准确掌握全省地表水资源和入河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全面提升水资源和水功能区
20、监管能力,结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区接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严格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污染物减排,达到水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乡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河湖健康功能得到有效维护,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显著改善的目标。项目新建的96个自动站,加上水利部门已建的2个、环保部门现有及规划建设的213个水质自动站,全省自动站数量达到311个。3.2建设原则3.2.1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职能要求设站,并与环境行政等其他主管部门共享监测信息,不重复设站。3.2.2水质水量监测同步水质自动站尽量与现有水文站(水位站)结合,满足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监测、计算要求。3.2.3监控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地表水 水质 水量 自动 监测 系统工程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