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忠路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利川市忠路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7前 言忠路水电站拟建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忠路镇,位于郁江龙桥以上支流忠路河和木坝河。郁江为利川市跨省河流之一,地跨鄂、渝两省市,是乌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郁江发源于利川市中部的福宝山,流经利川市的老屋基、忠路、文斗,于长顺双林进入重庆市境内,并于彭水汇入乌江,干流全长150.1km,其中利川市境内长88.1km,流域面积为1532km。忠路河为郁江上游支流,干流全长33.34km,控制流域面积164.7km2。流域内水量丰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忠路水电站是湖北省利川市郁江龙桥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规划的六个梯级之一,原规划方案中忠路电站布置为下坝村建坝取水至五元溪处发电厂房
2、属径流引水式电站;另一规划梯级木坝河水电站总布置为:梯级水库、混合式电站,坝址为木坝河公路大桥上游1.5km处,厂房也位于忠路镇五元溪。在开展工程设计研究阶段,湖北省水利厅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后提出,“由于两电站厂房均位于五元溪,且规划批复时也明确木坝河电站厂房要与忠路水电站厂房协调布置,可将两电站合并建设”。设计单位对忠路电站和木坝河电站进行合并设计,合并方案由利川市水利水产局以利水字201115号文关于将忠路水电站和木坝河电站合并为忠路水电站一并建设的请示上报,并于2011年5月4日经恩施州水利水产局以恩施州水利发201149号文对该请示进行批复(见附件8),两电站合并后仍称为忠路水电站。
3、忠路水电站建设符合湖北省利川市郁江龙桥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修编报告(附件3),该规划报告开展了规划环评工作(附件4),忠路水电站于2010年3月经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附件1),业主单位原为郁江流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后转由湖北利川市华海通电力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在规划编制和本项目可研设计阶段,采取了环评早期介入原则,因本项目涉及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原设计方案忠路河取水口位于保护区实验区内部,经环评优化后,取水口尽量下移向保护区外部,减少了引水隧道在保护区实验区地下占地;原设计中有一个弃渣场位于保护区实验区,经优化后现阶段保护区内没有弃渣场;
4、组织编写了利川市新建溪、忠路水电工程建设对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附件13),积极主动与保护区管理局(附件5)、湖北省林业厅(附件6)、国家环保部(附件7)汇报沟通,取得各级主管部门意见和同意;在工程设计中,提出生态流量要求,并要求设计部门落实。承担评价任务后,评价单位按照环保相关规范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委托湖北省恩施州环境监测站开展工程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工程影响区和公众媒体开展个人和团体的公众参与工作。因项目区地下水较为敏感,为作出更科学可靠的评价,建设单位专门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章节编写,最终编制完成本报告。2012年7月6日,
5、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湖北省利川市忠路水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会后,评价单位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本报告在调查、编写过程中得到湖北省环保主管部门、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利川市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农业局、规划局等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一、 工程概况忠路水电站是湖北省利川市郁江龙桥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修编报告(2007年)规划的忠路电站和木坝河电站合并而成,经规划批复单位恩施州水利水产局以恩施州水利发201149号文同意,将忠路电站和木坝河电站厂房合并布置。忠路水电站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郁江流域上游河段,为混合式电站,四等小(1
6、型工程。工程的开发任务为发电,电站装机总容量28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0160万kWh,机组年利用小时数3629h,工程总投资35423.00万元,单位电能投资3.16元/kWh。本水电站工程为混和式水电站,发电落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木坝河大坝蓄水抬高水位引水至下游形成落差;另一部分忠路河利用修建的引水工程形成的落差。工程按其引水线路分为忠路河引水部分和木坝河引水部分。左支取水点为忠路河,设计引用流量6.6 m3/s,设计水头405m,最大坝高4.296m,装机容量2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7525万kWh,机组年利用小时数3763h。右支从木坝河干流和支流溪林河分别引水,其中干流设计
7、引用流量12.5 m3/s,设计水头102m,最大坝高29.0m,水库校核洪水位为726.06m,对应库容为86.45104m3,装机容量8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635万kWh,机组年利用小时数3294h。支流溪淋坝底栏栅坝布置在木坝河引水隧洞穿越溪淋坝段上方,设计引用流量为2.5m3/s,坝顶高程为730.10m,正常水深0.2m,正常蓄水位为726.30m。工程在忠路河、木坝河和溪林河三处取水口均布置了生态流量管,现阶段按照多年平均流量10设计,扣除生态流量后来水引至下游发电,来水量大于设计引用流量时全坝段溢流至下游河床。木坝河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木坝河水库尽量高水位(正常蓄水位725.0
8、m)运行,根据电网运行要求对梯级各电站进行联合调度,应尽量减少电站弃水。忠路河引水部分工程修建无水库淹没问题,仅厂区涉及移民1户共2人,移民措施采用就地上移。木坝河库区淹没总占地面积共计187.21亩。其中,耕地21.1亩,灌木林地72.0亩,荒地51.8亩。工程永久占地90.13亩,临时占地96.7亩,以草地和荒地为主。二、 环境现状郁江流域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锋面活动频繁,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郁江发源于利川市中部的福宝山,于彭水汇入乌江,干流全长150.1km,其中湖北省境内为88.1km,湖北省境内流域面积1532km。忠路河、新建溪、木坝河均为郁江上游支流。工程所在河段
9、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在65%以上,含沙量相对较小,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年内丰枯变化大,每年410月为丰水期,径流占全年85。枯季113月,径流仅占全年15,丰枯水量比值为5.5。评价区内共有两栖动物1目4科14种,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两栖类动物;有湖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有爬行类2目9科27种,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爬行类动物,有湖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评价区内共有鸟类102种,隶属于9目24科,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6种;评价区内共有兽类6目16科25种,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兽类,有国家级保护兽类3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兽类8种。根据现场
10、调查,结合区域内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习性初步分析,工程直接影响区(或建设区)内没有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有的生境。评价范围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根据现场调查,工程施工区内没有发现水杉母树分布,在忠路河取水口上游分布有11株水杉母树,与施工区最近距离约为675m。此外,在取水口下游420m的河流两侧分布有水杉人工实验林,实验林内没有发现水杉幼苗、幼树;据现场调查,各大坝淹没线以下的植物均为常见物种,在周边地区广布。评价区内江段野生鱼类共有37种,分属于4目9科,以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有28种
11、占全部鱼类资源的75.68%;评价区内的鱼类均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属省级保护动物的有3种。拟建项目工程建设涉及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水电工程的忠路河坝址建设区域(包括引水渠、厂房施工区、引水隧洞入口和出口施工区、引水隧洞入口至出口段所涉及的整个区域)位于自然保护区西片(小河片区)实验区,位于保护区实验区内永久占地为0.21亩。根据2009年12月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木坝河、忠路河水质均能满足区域地表水类水质标准目标要求。2010年3月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噪声监测结果能满足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评价区域地处偏远山区,当地人口稀少、
12、交通不发达,空气质量较好,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一级标准的功能区要求。三、 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开挖、爆破、料场、河道减水等对项目所在地植被、水土流失、水生生态、景观等生态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产生的砼拌合系统废水、砼养护废水、机械清洗废水、基坑排水等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开挖、施工材料装卸、爆破、建筑材料堆放及运输机械燃油等工序产生的粉尘;施工机械、爆破、砂石料加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产生的弃土及生活垃圾。本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源包括:大坝的建设以及水库的淹没对项目所在地植被、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等产生生态影响,木坝河形成减水河
13、段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四、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水文情势工程建成后,木坝河库区与天然河道相比流速变缓,回水段水位有所升高,因木坝河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水库消落的深度为5m,库区河段多年平均水位有一定变幅,建库后河段径流过程变化不大。忠路河和溪林河采取设置底栏栅坝形式,最大坝高分别为3.95m、12.1m,对坝上水位抬高0.21m和0.2m,涌高水位满足引水要求,对坝上水位影响有限。忠路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水期和枯水期为盲谷,暴雨后才过水,河水流经下坝取水口后进入三叠系嘉陵江组强烈岩溶发育区后,河水通过河床发育的落水洞全部渗入地下,形成地下伏流,引水对忠路河水位影响不大。木坝河水库建库后库区河
14、段的流速有所减缓,较天然情况大幅下降。忠路河和溪林河采取设置底栏栅坝形式,对坝上河段流速影响较小。忠路河引水部分挡水建筑物上游大部分径流将通过引水隧洞引至下游电站发电,上游来水由隧洞引入厂房,坝址厂房间的河道水量将减少,减水河段长度为 7.2km。地下伏流减水河段长度15km,木坝河引水部分为截取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减水河段5.5km。溪林坝减水河段5km。洞脑壳出口水流由马槽坝地下暗河和忠路河地下暗河汇流而成。忠路河下坝村取水口建成后,利用模拟降雨径流曲线,新建溪和小河取水口以上流域流向洞脑壳地下暗河的水量较天然情况下少11.6%,洞脑壳暗河的水量较天然状态下减少5.5%,对洞脑壳暗河下游溪
15、林河的水量影响不大。(2)水环境忠路水电站的木坝河水库为日调节型水库,电站引水发电时,木坝河自坝前取水口起河段的水流量比天然河道有所减少,形成减水河段。由于水量的减少,尤其是枯水期坝下游河段水环境容量减少,相应的坝下游河道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减弱,使坝下游河段水质变差。由于该河段基本无污染源,本项目没有废水排入,电站建设减少了下游河道内水量,只要保证基本生态流量,下游河段水质可以保持现状水平,仍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经调查,当地居民生成生活用水采用山泉水,坝址下游河道内均没有生活和工农业取水口,也没有远距离洄游性鱼类分布,因此本电站水库蓄水初期及运行期
16、不会对下游生产、生活供水功能和生态环境用水造成较大影响,但应保证下游河道生态基流。利用径流库容法(又称法)计算木坝河水库值为47.620,水库水温结构为混合型,忠路水库电站水库对水温的影响较小。(3)生态环境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忠路水电站工程对区域植被的影响表现为水库蓄水淹没和工程施工占地对地表植被造成的直接损失,将导致影响区陆生植被面积直接减少,生物量降低,影响范围主要为坝址区、淹没区和引水区。本工程在运行期间对于陆生植被的影响主要在于引水电站运行中使坝址下游河段河水流量减小,改变下游植被的生境。忠路河坝址下游分布有水杉实验林,距离取水口约420m。该地区水杉林的生长水源主要不是依靠忠路河河
17、水以及三叠系嘉陵江组岩溶地下水,主要是依靠表层亚粘土中涵养的土壤水来维系生存,并通过其南侧山坡雨后的坡面流获得水份的补充。忠路河引水工程不会对水杉实验林的水文地质条件产生明显改变。由于水杉实验林属人工林,其生长环境可通过人为控制得以改变,因此管护得当的话,可以避免工程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忠路水电站工程对动物的影响在施工期主要表现为:施工活动对生境的占用和破坏、施工人员的捕杀。由于这些影响是暂时的,且周围存在大量相似生境,施工期的影响不大。忠路水电站工程对动物的影响在运营期主要表现为淹没对生境的改变,从而导致的物种组成和数量上的变化。由于淹没面积很小,对生境的改变有限,运营期
18、的影响很小。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忠路水电站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水体环境变化后导致适应急流生活环境的水生生物逐渐减少,适应缓流水和静水种生活的种类逐渐增加;工程影响河段的水生生物生境出现片段化,并在一定程度鱼类产生阻断效应,导致鱼类区系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工程涉及河段未发现大型的“四大家鱼”产卵场,亦未发现大型的鱼类索饵场和越冬场。电站修建不会造成“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消失,其它对产卵条件要求不高的鱼类仍能在工程涉及河段完成生活史,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导致种类灭绝或资源量锐减,对区域内鱼类“三场”的影响有限。4)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忠路河取水口将占地120和首段1.5km的引水管道位于星斗山国家
19、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其中引水管道位于保护区地下,主要影响是施工期围堰、导流渠、大坝的建设及取水口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这些将对保护区的结构、功能区划和保护对象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水杉实验林的生长水源主要不是依靠忠路河河水以及三叠系嘉陵江组岩溶地下水,主要是依靠表层亚粘土中涵养的土壤水来维系生存,并通过其南侧山坡雨后的坡面流获得水份的补充。由于忠路河引水工程的实施,地下水的水量减少会影响上层土壤层的含水量,从而对水杉实验林所在地的土壤水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影响水杉实验林的水环境。由于施工和占地的面积都较小,因此对保护区的影响整体较小,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减缓措施后,能将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降至最
20、低。(4)地下水环境忠路水电站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洞脑壳岩溶地下暗河系统北支在旱季和平水期来水量的减少,雨季影响不大。根据新建溪和忠路河下坝取水口的控制流域面积与整个洞脑壳地下暗河系统流域面积的比值关系,若将北支岩溶子系统看做整体而言,水电站建成后,新建溪和小河取水口以上流域流向洞脑壳地下暗河的水量较天然情况下少11.6%,洞脑壳暗河的水量较天然状态下减少5.5%,对洞脑壳暗河的水量影响不大。由于忠路水电站的尾水将在洞脑壳暗河出口下游1000m处归入后江河,因此,不会对后江河水资源量及水环境产生影响。平水期和枯水期洞脑壳暗河系统的北支岩溶地下水水位将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约10m,但由
21、于该地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水位埋深就很大,一般在100m以上,相对变幅较小,故对岩溶地下水水位及水环境的影响甚微。该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诱发地质灾害,尤其是岩溶地面塌陷、岩溶突水灾害的可能性不大,影响甚微。另外,新建溪和忠路河下坝引水工程下游涉及水杉育种基地,但是根据实验林附近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引水工程实施后该处天然水文地质条件不会产生明显变化。(5)施工环境1)地表水环境据工程分析可知:施工高峰期生产废水排放量885 m3/d,其中基坑废水高峰期废水量450 m3/d,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高峰期废水量400 m3/d,混凝土搅拌高峰期废水量20 m3/d,机修及车辆清洗废水高峰期废水量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利川市 水电站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