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ppt
《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散散 文文 阅阅 读读艺艺术术特特色色之之1 1、象征、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托义于物”也就是也就是“借此言彼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晦。2 2、衬托、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行描写,
2、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蓄,独具风格。3 3、先抑后扬、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一、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一、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
3、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的美感享受。5、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喜或悲的情感。6、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墨集中。7、动静相衬、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用,相得益彰。8 8
4、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9 9、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010、引用、引用A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
5、文章的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 B、引用、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 C、引用、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1111、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渲染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
6、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烘托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不同点: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
7、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散文专题复习散文专题复习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对比对比衬托衬托20112011年中考年中考大自然之歌大自然之歌15.15.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段却详细描述了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化工森林,有何作用?(3 3分)分)答案:此段用浓重笔墨描绘了一片化工森答案:此段用浓重笔墨描绘了一片化工
8、森林,与上下文描绘的自然森林做林,与上下文描绘的自然森林做对比对比,突出突出了自然森林给人自由,给人快乐,给人智慧,了自然森林给人自由,给人快乐,给人智慧,让人充实,给人诗意感受等特点。让人充实,给人诗意感受等特点。1、题型展示:、题型展示:2 2、.辨概念辨概念1、_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表现手法。它相反相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表现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2、_是以次要事物来陪衬突出一个主是以次要事物来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的表现手法。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要事物的表现手法。
9、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对比衬托衬托3、点方法、点方法阅读一:阅读一:用柳芽、菊花、葵花的黄来衬托用柳芽、菊花、葵花的黄来衬托油菜花的黄,突出油菜花的黄很油菜花的黄,突出油菜花的黄很特别,是一种青春的黄。特别,是一种青春的黄。方法方法:用用来衬托来衬托,突出事物的突出事物的特征特征.阅读二:阅读二: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用小枣树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用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的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的状态进行鲜明对比状态进行鲜明对比(1(1分分),),突出杨木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1(1分分)。方法
10、方法:用用和和进行对比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突出事物的的特征特征.区别:区别:1.1.对比的双方只能是相反相对的事物,衬托的双对比的双方只能是相反相对的事物,衬托的双方一般是同类事物(如颜色,特点,品质等相同)方一般是同类事物(如颜色,特点,品质等相同)2.2.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二者的不同点,同时使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二者的不同点,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衬托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衬托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次要事物。从而使主要事物的某一特点体关联的次要事物。从而使主要事物的某一特点体现得更突出。现得更突出。3.3.对比可
11、用于全文,衬托只用于一段或几段中。对比可用于全文,衬托只用于一段或几段中。阅读三:阅读三: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生命力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红柳的美。的红柳的美。阅读四:阅读四:对比,把两种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进对比,把两种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进行对比,突出了与大自然的沟通是可遇行对比,突出了与大自然的沟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不可求的。3、_是作者把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是作者把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一具体的特定事物之中,通过这一具体来表某一具体的特定事物之中,通过这一具体来表达事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
12、向。达事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4、_是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是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具体形象”“物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就是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象征象征阅读一:阅读一:托物言志,借鹰表达自己要像鹰一样珍惜托物言志,借鹰表达自己要像鹰一样珍惜机会,在自由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在自由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愿望。愿望。方法:借方法:借来表达作者的来表达作者的愿望。愿望。阅读二:阅读二:象征,用松树象征老家那些劳苦而沉默象征,用松树
13、象征老家那些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的人们,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之情。方法:用方法:用象征象征,表达作者的,表达作者的之情。之情。筛选文章或段落的有关信息筛选文章或段落的有关信息设问方式:设问方式:1 1、作者所说的、作者所说的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面?2 2作者所说的作者所说的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哪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些内容?3 3本文描写的本文描写的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特点?遍地黄金遍地黄金1.1.第第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请概括回答。请概括回答。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2.2.文中的文中的“小
14、枣树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具有怎样的特点?寂寞红柳寂寞红柳3.3.文章结尾说红柳文章结尾说红柳“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性格”,你在文章中看到了红柳的哪些性格?,你在文章中看到了红柳的哪些性格?看海看海4.4.作者带女儿作者带女儿“看海看海”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形状;态势;花色。形状;态势;花色。2.2.小枣树是弯腰曲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小枣树是弯腰曲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的。的。3.3.顽强、专注、美丽、执著、甘于寂寞。顽强、专注、美丽、执著、甘于寂寞。4.4.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提示:提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 阅读 表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