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doc
《煤矿水害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水害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煤矿水害防治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目 录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水害防治管理制度5一、测量工作制度5二、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6三、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8四、水文地质工作制度8五、水害预测预报制度9六、水文预测预报制度10七、水情水害预报制度11八、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12九、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12十、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13十一、探放水管理制度14十二、探放水培训制度15十三、探放水及注浆加固管理制度16十四、矿井探放水措施编制、审批制度17十五、矿井探放水检查制度17十六、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18十七、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9十八、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1
2、9十九、地测防治水奖惩制度20二十、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20二十一、防汛物资储备制度21二十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2第三章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5一、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5二、技术负责人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6三、生产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6四、安全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7五、机电副矿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8五、地质测量、技术人员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8六、安检员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9七、瓦检员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29八、采掘班(队)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30九、机电工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30十、采掘工人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31十一、水泵司机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31第一章 总 则为搞好矿
3、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等要求,结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矿 长 副 组 长: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成 员: 生产科 机电科 调度室 通安科 财务科 供应科 天地华泰项目部 江苏矿业项目部等单位负责人。二、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 任:朱明宝副 主 任:赵衍国成 员:张翠林 郭贵清 龚虎
4、吴运标 冉立新 徐佳娟三、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四、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和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指导工作。4、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等有关防治
5、水规章制度。5、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6、编制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年度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7、负责审查探放水设计。1000m3以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1000m3以上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煤业公司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并根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8、负责审查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9、负责审查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10、掌
6、握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检查、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11、建立并完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并按规定进行观测。12、对探明的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5条的规定,设计防水煤柱或岩柱。13、负责因受采动影响引起的地表裂隙、塌陷调查和治理工作。14、负责开展防治水科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1)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导水规律,探讨、摸索、制定和落实矿井防治水的可行措施;(2)探讨各类防治水措施实施效果,包括探、放、疏、排、截措施实施效果;(3)研究总结矿井排水经验,对排水系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解决问题,达到设计最合理、选型最配套,从而优化矿井防排水系统;(4)针对水文地质补充
7、勘探查明导水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赋水性,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5)探讨带压开采区防治水科技攻关工作。五、调度室职责1、负责防治水相关工作的协调、指挥。2、负责协调落实雨季三防工作计划。3、负责在矿井发生突发性涌水事故或淹泵、淹巷、淹工作面事故时,统一组织协调抢险工作,保证抢险物资、人员等及时到位。根据矿抢险救灾指挥指示启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抢险救灾。4、根据地面防排水要求,协调落实防水、疏水和排水系统工程,确保地面防洪安全,防止地表水流入、渗入井下。5、负责组织水灾事故抢险救灾队伍并进行抢险救灾演习。 6、负责在发生水灾事故时向旗矿山救护队申请救助。7、负责在水灾事故中抢险救灾的其他协
8、调工作。六、生产科职责1、负责采掘开工作面、安装或回收工作面、井底车场、大巷、盘区巷道等排水责任区的划分、移交、管理、考核工作。2、负责井下各盘区、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并组织审批、实施和验收工作。3、负责督促各施工队组制定本队组防排水措施,监督检查防排水情况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纳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中。4、负责安排施工队组在雨季前完成对中央水仓、沉淀池的清挖煤泥工作,负责安排施工队组根据实际情况对井底车场水沟、大巷水沟、综采工作面临时水仓定期进行煤泥清挖。5、负责临时、突发性的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七、通安科职责1、负责参与、监督水灾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9、组织、协调和对事故的调查工作。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3、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防治水措施执行情况。八、机电科职责1、负责督促、协调和落实各施工队组探放水、抢险救灾排水设备的储备和发放工作。2、在每年雨季前负责组织对中央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根据盘区、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预测涌水量进行水泵管路的配套选型、安装协调、调试运行、工程验收移交工作。4、负责每月更新井下排水系统图,并及时发放相关领导及单位。5、负责排水设备的能力测试工作。6、负责对机电队所辖区域排水系统的监督、管理、考核工作。7、配合调度室做好水害事故抢险工作。九、供应科职责负责探放
10、水、排水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存储工作。十、财务科职责负责探放水、排水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采购资金的保证。第二章 水害防治管理制度一、测量工作制度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1、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2、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3、
11、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4、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5、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6、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米,煤巷10-2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7、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8、测量观察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附必
12、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9、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10、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11、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二、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1、成立专门的防治水
13、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矿 长 副 组 长: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成 员: 生产科 机电科 调度室 通安科 财务科 供应科 天地华泰项目部 江苏矿业项目部等单位负责人。2、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3、领导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4、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煤工作面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14、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5、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帮、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6、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搬缝的常规办法,对采空区的裂缝、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
15、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7、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8、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9、机电科保证副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保证主、副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10、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1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12、由井下防治水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
16、员。13、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探放水办公室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1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15、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三、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1、技术科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2、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矿总工程师主持、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会审。3、每年年初,要对本矿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进行整体计
17、划,并做出本年度开采设计,报登封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批。4、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并要由矿总工审批,报上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5、每个工作面结束后,要及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总工进行审阅、备案。四、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1、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查阅图纸、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2、加强
18、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3、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填绘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4、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5、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6、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
19、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7、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8、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9、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五、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方针,为进一步应对水灾防治,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特制订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1、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文资料,查明洪水泛滥对
20、矿区、工业广场的影响程度。2、通过探水钻孔及勘探资料,查明矿井水的来源。3、观测井下各涌水点涌水量的均衡性,并绘制图表。4、做好各分层的透水、含水性及断层产状的含水性地质工作。5、对本矿含水层与隔水层、积水区数量、位置、厚度岩性,准备无误及时填绘到图纸上。6、向下井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井下作业场所存在的水害危险因素,组织作业人员学习相关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7、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掌握本矿井和相邻矿井水害隐患并建立档案。8、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并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9、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配备专职水害防治人员。10、建立健全各级
21、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抓好日常水害防治工作。11、预测、预报工作要依据掘进进度进行,准确掌握预警信息。12、当预测、预报信息提出后部门要高度重视,同心协力搞好探放水工作。13、预测、预报前后不能停止或减少钻探的次数,不能替代探放水工作。14、每一次掘进探放水结束之后,要认真分析预测预报成果,总结经验教育,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技术技能。15、预测、预报工作要做好各种顶、底板水,断层裂隙水、溶洞及老空水的防治工作,为矿井综合防治水工作做好技术指导资料。六、水文预测预报制度1、水患严重时必须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三八制循环作业,每班检测次数不少于3次。2、要有专一的预测预报报表,表明检测次数,
22、检测结果,预测建议,不得谎报、瞒报,坚持矿长、总工审报制度。3、检测人员每班必须将每次检测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当班跟班矿长、调度室或总工汇报,以便随时掌握水文动态变化情况。4、检测员必须熟知巷道掘进的地质情况、位置,并结合透水预兆,进行水位、水压、涌出量的预测预报。5、各队组利用班前会、安全会对职工进行培训,增强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使其参与预测预报工作。6、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水位增高、水压或涌水量增大和其它透水征兆时,有权停止当班的掘进作业,撤离人员,报告跟班矿长、调度室、总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七、水情水害预报制度 1、生产技术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
23、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事故提供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生产技术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2、生产技术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报, 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生产技术部门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3、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水害 防治 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