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尔算量高级实例教程.ppt
《斯维尔算量高级实例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维尔算量高级实例教程.ppt(2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维算量高级实例教程主办单位 中 国 建 设 教 育 协 会承办单位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算量思路 1.1 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 建筑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工作量极大的工作。用手工计算劳神费力后还极有可能不准确,对于计算过程中大量的重复数据的处理也极为不方便,也不能充分利用上游设计电子图的成果。三维算量软件的整体算量思路就是利用三维算量软件的“虚拟施工”可视化技术建立构件模型,在生成模型的同时提供构件的各种属性变量与变量值,并按计算规则自动计算出构件工程量。将造价人员从繁复、繁重、枯燥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不论是手工计算还是用软件计算工程量,都需要遵循一定
2、的算量流程。在进行构件布置的过程中,可以边布置构件边进行钢筋布置。可以对构件进行做法挂接。也可以将构件全部布置完成之后再进行钢筋和做法的统一布置或挂接。实例工程的算量流程:1.2 钢筋工程量计算思路 计算钢筋的所有信息都是从结构图和结构说明中获得的,通过与结构中有关构件的基本数据结合,再遵循结构规范、构造,确定钢筋在各类构件内的锚固、搭接、弯钩长度,以及保护层厚度等,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长度,然后根据不同钢筋的比重计算出相应的钢筋重量。用软件进行钢筋算量的思路,是通过在软件中建立三维建筑构件模型,再按照结构施工图要求,给各类构件布置上钢筋。通过对构件的几何尺寸、材料、抗震等级、保护层厚度等基本数据
3、分析,结合钢筋标准和规范规定来确定钢筋的锚固、搭接、弯钩长度等计算出钢筋长度与重量,最后按一定的归并条件统计出钢筋工程量。1.3 算量流程 运用三维算量软件完成一栋房屋的算量工作基本应遵循以下工作流程:第2章 实例工程概况教学实例是某学院的一栋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 1434,结构类型 框架 楼 层 五层 地下一层,层高为4.2m 地上四层,一层层高为4.2m 二、三层层高均为3.3m 出屋顶楼层层高为3m,屋面形式 坡屋顶 门窗装饰等,各学员自定 本工程是一个吊脚楼,地下室与首层的地坪高差正好是地下室的层高。下图是利用三维算量软件建立的教学楼算量模型。第二部分 建筑工程量 第1章 建筑工程量概
4、述 1.1 建筑工程量工作流程 第一步、新建工程项目;第二步、工程设置;第三步、建立工程模型;第四步、挂接做法;第五步、校核、调整图形与计算规则;第六步、分析统计;第七步、输出、打印报表。其中:工程模型又分为手工和识别两种建立方式。1.2 实例工程分析 下面是实例工程需要计算的项目:1.3 操作约定 像所有的计算机应用书籍一样,在解释实例的一些操作时,书中只对一种操作方式做详细说明,这样做能让学习者有条理的理解和掌握书中讲解的操作内容。按约定方式正确操作会减少或杜绝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失误甚至重大失误。第2章 新建工程项目2.1 新建工程项目 运行三维算量软件 选择cad版本 新建工程项目名称
5、进入“工程设置”。在“最近工程”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以前使用三维算量软件操作过的工程,点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工程模型。2.2 工程设置 不论是采用手工建模还是识别建模,是计算构件还是钢筋工程量,都应首先依据施工图纸设置好工程的各种相关参数。在工程设置里包含六方面的内容:计量模式、楼层设置、工程特征、结构说明、标书封面、钢筋标准、钢筋标准是与计算钢筋工程量有关的设置。2.2.1 计量模式的设置 计量模式中,关键是“输出模式”和“计算依据”的设置。定额模式:是指工程量按定额计算规则输出构件工程量,在此模式下构件输出的工程量是按所选地区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的工程量,其中挂接了定额子目的构件按定额子目归
6、并输出。没有挂接定额子目的构件,还是按所选地区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计算,其工程量按构件实物量输出。清单模式:是指工程量的输出按清单计算规则输出构件工程量,在此模式下构件输出的工程量是按清单计算规则和所选地区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的工程量,其中挂接了清单和定额子目的构件按会按照清单与定额子目的组合进行归并输出。没有挂接清单和定额子目的构件,要区分选择实物量是按清单计算规则还是按定额计算规则计算。2.2.2 楼层设置 楼层设置主要针对构件的高度数据,在实际工程中,大部分垂直构件的高度都是以楼层高来确定的,设置了楼层高度也就等同于定义了墙、柱等构件的高度,同时也确定了梁板的高度位置。实例的楼层高度分别为:
7、地下室 4.2m 首 层 4.2m 第2层、第3层 3.3m 出屋顶楼层 3.0m 专业中“标高”是按“m米”构件尺寸按“mm毫米”计的,这儿的楼层高度虽然用“m米”定义,但在软件中会转换为按“mm毫米”计。在软件中“首层”是软件的系统层,不能被删除,也不能更改名称。2.2.3 工程特征 在本页中对工程的一些全局特征进行设置。填写栏中的内容可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也可直接填写合适的值。在这些属性中,用蓝色标识的属性为必填的属性。软件会自动根据定义的构件“结构特征”以及“土壤类型”、“运土距离”等属性值生成清单的项目特征,作为统计工程量的归并条件之一。对于土方的开挖形式、运距等不直接涉及构件计算的施
8、工内容但又会,本教程中没有提供例子工程的施工组织资料,学员可以任意设置,以便练习。2.2.4 结构说明 软件开发过程中将结构说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结构说明是指施工图上用于指导施工的全部说明,狭义结构说明是指只对工程造价有关的说明。这里结构说明设置只针对算量和工程造价。结构说明有四个设置页面,分别为:砼(混凝土)材料设置 砌体材料设置 抗震等级设置 浇捣方法等进行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结构说明之前,应先设置好楼层,这样做可以将构件与楼层相关联。砼材料设置:混凝土材料本身对造价就有影响,对钢筋的锚固、搭接弯钩等的长度计算也有关系。点击单元格中的下拉按钮,会弹出相应的选择对话框或下拉菜单,
9、通过对应楼层、构件名称来进行定义。对单元格中的设置,有三种形式:1、可由学员自己输值 2、选择与输值可任意进行 3、只能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砌体材料设置 抗震等级设置 浇捣方法等进行设置 以上三种设置方式与“砼材料设置”的方式一样。2.2.5 标书封面与钢筋标准 标书封面的设置用于工程量计算书封面的打印,实例工程可以不用设置。在“计量模式”页面中的应用范围中钩选了钢筋计算时,在“标书封面”页面点击下一步会进入钢筋标准的设置页面,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选择对应的钢筋标准即可。这里缺省(软件默认)03G101等平法标准。如果应用范围中没有钩选钢筋计算,将不会出现钢筋标准页面。第3章 地下室工程量计算 地
10、下室包括基础的构件有:其中基础内的垫层、挖土方、填土方等是依附于基础主体的子构件,在软件内不单独作为独立的构件来布置。布置基础构件时,设置好子构件的属性后可随同基础主构件一同布置。3.1 建立轴网 建筑工程的构件都是用轴网间隔来进行定位的。根据建筑房间的朝向和布置方式,分为开间和进深,在没有特殊说明时,房间顺X轴方向就称为“开间”,顺Y方向就称为“进深”。实例的轴网数据表:轴网设置对话框:轴网的编辑:在基础平面布置图的轴网系统中,有2条辅助轴线需要添加,分别是1/2和1/3辅轴。点击【轴网】菜单下的平行辅轴按钮,按命令行提示进行操作:选择对象:按提示,光标选择2号轴线;偏移方向:按提示,光标在
11、2号轴线右侧点取一点;偏移距离:按提示,在命令行输入2号轴与1/2轴的轴距3900;请输入新的编号(取消为空):按提示,回车,取默认编号1/2即可;这样1/2辅轴就绘制好了,用相同的方法绘制出1/3轴。轴网的其它编辑如删除,改轴号等,均按命令栏提示操作就可达到目的。实例轴网效果:3.2 地下室独立基础 手工建模的操作流程是:定义编号(含做法定义)布置构件。在软件中,构件布置遵循编号优先原则,即大部分构件都须先定义构件编号与属性,才能进行布置。3.2.1 定义独立基础编号 基础编号定义对话框:命令模块:【基础】独基布置 参考图纸:结施-02、03、04(基础布置图、详图)执行命令后,弹出导航器,
12、在导航器框中,点击 按钮,进入“定义编号”界面。依据独基详图,需要定义6个独基编号,J-5与J-8是首层下的基础,可暂不定义。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在独基节点下新建一个编号。每个基础编号下都会带有相关的垫层、砖模与坑槽的定义,本工程的基础不采用砖胎模,因此可以将砖模节点删除,选中“砖模”后,点击工具栏的删除按钮即可。其它类型模板的工程量,例如木模板,已经在包含在独基的属性中,无需单独定义。定义构件几何尺寸,编号定义对话框中的几何尺寸栏:在对应的栏目内输入构件的几何是尺寸。查看施工属性,其中“材料名称”、“砼强度等级”、“浇捣方法”、“搅 拌制作”是从工程设置的结构说明中自动获取属性值的。公共
13、属性的设置:编号中凡是用蓝色文字显示的属性都是公共属性,可以在其父级节点上设置,子节点自动继承这些属性值。钢筋属性也是如此,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等设置项都是公共属性,可以在独基节点中设置。设置好后,切换到J-1节点,便会看到施工属性和钢筋属性中的属性值与基础节点的是一样的,并且以后所有基础编号的属性都会继承这些公共属性的设置。这便是公共属性在定义编号时的使用技巧。3.2.2 定义独立基础做法 独基需要计算的项目如下:定义好一个基础的属性后,点击做法按钮,切换到做法页面。依据前面提供的独基计算项目,其中变量名是软件提供的工程量组合式或属性变量,挂接做法时可以从计算式编辑对话框
14、中进行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需要的计算项目。例如实际工程中土方需要运输,则在对话框对应的单元格中选择独基土方运输的体积变量“KV”并挂接对应的定额子目。清单“特征变量/计算式”对话框:对话框中蓝色显示的变量是软件内置的组合式变量,即包含了扣减关系的变量 关于项目特征:软件中已经给出了一些构件默认的项目特征。每个特征名都对应一个“特征变量”,特征变量是指特征值,在对应的栏目内可以手动录入特征值,例如在垫层材料种类中录入“混凝土、碎砖、石子、三合土等”;也可以点击单元格中的下拉按钮,从“换算式/计算式”对话框中选择属性变量来进行对应。专业定额的切换:在给某类构件挂定额时,会涉及到定额专业的切
15、换,如给基础挂垫层定额有些地区的定额就要将建筑专业切换到装饰专业:操作如下:将光标定位到“铺设垫层”节点上,然后点击定额子目按钮,在下方的查询窗口中可以看到当前定额库的定额章节,通过这些章节便可以查找到相应的定额子目。这时在定额中没有浇筑垫层的定额子目,应在装饰定额中选择。这里要将定额专业切换成“装饰”定额,切换定额在对话框右下角“定额专业”内进行,选择框如下:定额“换算式/计算式”对话框:蓝色字体的说明同清单“特征变量/计算式”对话框:挂接清单下的定额需要注意一点,像脚手架、模板等定额是另外汇总到措施项目中的,因此,如给混凝土清单项目挂接模板定额时,要正确指定模板定额计算式的换算条件,以归并
16、统计模板工程量。一条清单项目下的定额条目组合:定额子目清单项目3.2.3 定义垫层与坑槽 在定义完一个独立基础的属性与做法后,还应定义这个编号独立基础下的垫层与坑槽的属性与做法。点击编号栏中的“垫层”或“坑槽”节点,属性栏中就会显示对应构件部分的相关属性,下面是“坑槽”节点的属性内容:软件中将有依附关系的构件都是做成父子关系的,这样方便让子构件提取父节点构件的相关信息,从而减少操作。(接前页)首先来看一下垫层的“属性”设置。“外伸长度”为100,“厚度”是指基础下第一个垫层的厚度,这里为100。“垫层一厚度”与“垫层二厚度”是指当基础下有多个垫层时,第二个垫层与第三个垫层的厚度。本工程基础只有
17、一个垫层,因此这两个值设为0。当使用清单工程量输出模式时,垫层的做法已包含在基础的清单项目中,因此在垫层节点上不用再挂接做法。坑槽的定义。基础土方均用坑槽来进行计算。在坑槽的属性中,其“工作面宽”“放坡系数”是根据“挖土深度”和土方类别进行自动判定的,应注意挖土深度的取定。这里选择挖土深度“同室外地坪”,表示基础的挖土深度从室外地坪到基础垫层底面的深度取值。施工现场对于基础回填土方一般是按照挖多深就填多深的原则,这里将回填深度定为“同挖土深度”。3.2.4 3.2.4 布置独基布置独基 定义完所有的基础后,点击工具栏的布置按钮,回到主界面,依据基础平面布置图,将独基布置到相应的位置上。实例工程
18、是个吊脚楼工程,为了计算方便,教程将基础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地下室楼层和首层楼层创建。因此,在地下室层只需布置地下室下方的基础,即1轴3轴、A轴E轴轴网区域内的基础。布置:实例独基较少,且同编号的基础很少相邻,这里使用“点布置”方式。由于基础的底标高各不相同,在布置时应依据图纸随时调整导航器中基础的底标高。基础的底标高是相对正负零标高来标注的,也是规范规定,软件的基底标高遵循这一规则,这里基础的底标高按图设置即可。例如布置J-1,施工图上J-1的底标高是-2.5m,则在导航器中将标高值设为-2.5。采用居中布置的方式布置,其余基础按此步骤,即可布置其它编号的基础。在布置3轴上J-6基础时,需调整
19、基础的定位点。可以用3轴与B轴的交点在J-6上的位置作为定位点,在“X偏移”中输入1050(1/2的AB轴距),查看独基预览图,红色线条的交点即定位点的位置。此时还需将J-6旋转90度,其预览图形才能和施工图上一致。在“转角”中输入90,(如图3-2-13),然后返回图面,按定位点位置,将J-6放到3轴与B轴的交点上即可。见书中图3-2-14 独基J-6布置。独基布置好的效果:3.3 地下室柱 命令模块:【结构】柱体布置 参考图纸:结施-10(地下室梁、柱结构图)柱子的编号定义和清单定额的挂接均同前面的独基定义。柱构件需要输出的常规工程量如下:超高工程量的计算:在定额中对很多构件都有高度取定,
20、如果实际工程中的构件高度超过了定额取定高度,则应计算超高增加费。软件提供有自动判定构件超高,并将该部分工程量另列的功能。实例工程地下室柱子高度为4.2m(从地面至板顶),而工程设置中柱的标准高度为3.6m,因此柱子超高600mm。不同地区计算超高工程量的方法不同,例如深圳地区,只需对定额子目部分构成进行系数调整即可,无需单独计算超高工程量。而对于要单独计算超高工程量的地区,需要给超高部分的柱模板面积套超高定额。注意,给柱挂接超高定额之前,需要正确指定超高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激活【工具】菜单下的算量选项对话框,在“计算规则”页面中,按清单规则,进入“参数规则”页面,在柱节点中可以看到“超高模板计算
21、方法”、“超高体积计算方法”的设置项,如果计算方法为“不考虑超高”,则软件不会计算柱的超高工程量,如果计算方法为“超高范围的模板另外计算”,则软件会自动按柱超高范围内的模板面积计算超高模板工程量。(接前)构件工程量的中间查询:用【报表】菜单下的核对构件功能,可以查看柱子的超高工程量,如下图所示:柱布置:柱布置的方式与基础的一致,效果如下:3.4 地下室基础梁 命令模块:【基础】条基布置 参考图纸:结施-02(基础平面布置图)地下室基础梁JL-1使用【基础】菜单下的条基布置命令来布置,其编号定义方法与独立基础类似,但要强调一点,在定义基础梁编号的属性时,要正确指定结构类型。条基编号的结构类型分为
22、带形基础”与“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地下框架梁”、“地下普通梁”、“基础连梁”、“承台梁”七种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其钢筋构造会不同,且基础梁遇到柱或独立基础、承台会自动断开,而带形基础只有遇到承台才会断开。地下室基础梁计算项目如下:布置:与地下室独基布置一样,只需布置13、AE轴网区域内的基础梁,且梁顶标高为-1m。这里采用“手动布置”的方式绘制基础梁。在绘制边梁时,梁的外边要与边柱外边对齐,可以修改定位点为“上边”,遵循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来绘制基础梁。绘制中间梁时将定位点设置为“居中”,选取轴网交点作为起点和终点。基础梁布置效果:3.5 地下室梁 命令模块:【结构】梁体布
23、置 参考图纸:结施-10(地下室梁、柱结构图)先定义梁的编号。地下室共有7条梁,其中KL1(2A)、KL2(2A)、KL4(2)、KL5(2)的截面参数都是300650。先定义好KL1(2A),然后在KL1(2A)的基础上创建其它梁的编号,将光标置于KL1(2A)编号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新建”,这时新建出来的编号会拷贝上一个构件编号的参数,只需修改编号和有差异的内容即可生成一个新的梁编号。做法挂接的方法参照独立基础做法挂接,计算项目如下。梁工程量的计算:国家基础定额将梁分为单梁和有梁板,单梁是梁侧边没有楼板的梁,有梁板的梁是梁侧有楼板的梁。定额计算规则规定,与板相接的梁其梁板体积
24、合并为有梁板套定额。而有的地区将有梁板的梁是另外计算的,其梁高只算至板底,梁上板厚部分的体积并入板计算。软件能自动分析出梁与板相接部分体积,并称之为“平板厚体积”。只要在计算规则中给梁的砼体积加上“扣除平板厚体积”规则,相应的在板内加上“加梁平板厚体积”,其梁上平板厚部分的的体积就会自动在梁内扣减并加到版内。计算规则的设置方法参见三维算量操作手册。梁布置:在导航器中,默认梁顶高为“同层高”。同基础梁的布置方法类似,边梁可以采用“上边”或“下边”的定位方法来进行定位,如A轴上的梁KL4(2)。中间梁用“居中”方法法布置。对于带悬挑端的梁KL1(2A)与KL2(2A),先用“手动布置”的方法布置好
25、这两条梁的非悬挑梁跨部分,再将布置方法切换到“选择梁布置悬挑梁”方式,这里需要录入悬挑长。在软件中,悬挑长为支座边缘往外挑出的长度。按命令行提示选择连续梁,分别在KL1和KL2的梁边线上选取一点,这两个悬挑端就布置好了。悬挑端的跨号为“-100”。梁布置后的效果:3.6 地下室墙 命令模块:【结构】墙体布置 参考图纸:建施-06(建筑地下室平面图、1-1剖面图)依据施工图,地下室的外墙厚度为300,且为砌体墙。但E轴和3轴上有两堵250厚的混凝土挡土墙,因此地下室墙需要分开定义两个编号。在定义编号界面中新建一个墙编号Q1,软件默认的属性类型为“砼结构”,用这个编号进行挡土墙的定义。修改墙厚为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斯维尔算量 高级 实例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