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畜禽养殖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畜禽养殖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畜禽养殖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畜禽养歹直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生产中的各类隐患,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部门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
2、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员工未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进入养殖区或疫病隔离区,跨区域作业未执行消毒程序。2 .员工未经审批进入沼气池、化粪池、青贮窖等有限空间作业,未执行通风检测和专人监护。3 .员工违规操作饲料粉碎机、自动清粪设备等机械,超负荷运行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4 .带班人员强令员工接触病死畜禽未采取防护措施,或指派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5 .员工在饲料仓库、沼气站等禁火区吸烟
3、或违规动火,堵塞消防通道。6 .未交接动物疫情、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等关键安全信息。7 .员工连续作业超负荷作业未轮休及酒后操作高风险设备。8 .新员工未通过生物安全、机械操作、应急处置等内容培训考核合格即上岗作业。9 .员工随意混用消毒剂,兽药未执行“双人双锁”管理,过期化学品未专区存放。10 .员工发现动物异常死亡、设备漏电等隐瞒不报,延误疫情处置时机。11 .员工在粉尘/氨气超标区未佩戴防尘防毒面罩,防护服破损未更换。12 .员工使用违禁添加剂,超剂量使用抗生素未执行休药期规定。13 .忽视安全警告提示标志,擅自拆除或移动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防护罩、护栏、挡板等。14 .未按规定进
4、行岗位交接班,重要信息未传递或传递不准确,导致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机械通风风机停转导致氨气浓度超标,湿帘堵塞可能发生高温闷棚。2 .沼气设备未安装阻火器,储气罐安全阀超期未检,防爆电气失效。3 .饲料加工区灭火器配置不足,防火间距被占用。4 .配电箱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电缆私拉乱接,防雷装置失效。5 .饲料搅拌机传动部位无防护罩,升降平台未设防坠落装置。6 .应急照明损坏,疏散通道被物料堵塞,洗眼器无水压。7 .锅炉等特种设备压力表、安全阀超期未检,叉车制动失灵。8 .危化品库、沼气站未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9 .棚舍钢架锈蚀变形,承重柱裂缝超限未加固。10 .燃气
5、管道腐蚀泄漏,柴油发电机房未设防泄漏收集沟。11.病死畜禽冷库容量不足,无害化处理设备停用未报备。12 .机械设备传动部分未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失效。13 .机械设备及工艺装备未完好、可靠,各类行程限位、接地漏电、过载、过流、自动保护及电气与机械联锁、紧急制动、声光报警等安全设施未在安全状态等。14 .擅自对设备进行改造或增加减少安全附件,未经安全评估或审批。15 .废弃物料、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未实行净污分区,引种未检疫,野鸟鼠类防控失效。2 .封闭式禽舍硫化氢浓度10PPm,未启动强制通风。3 .场址位于行洪区未建防
6、洪堤,大雪天气棚顶未除雪。4 .生产区与生活区间距大于50米,无害化处理区距水源地大于100o米。5 .高空维修作业未系安全带,有限空间作业未检测氧含量。6 .粪污露天堆放滋生蚊蝇,饲料残渣堆积引发自燃。7 .分娩舍照度大于50勒克斯,孵化厅未设应急通风系统。8 .未制定台风/暴雪等突发灾害应急预案,防寒保暖物资储备不足。9 .山区场址未设边坡防护网,雨季未监测山体滑坡。10 .化工厂、垃圾场位于场区上风向1公里内,未设空气过滤系统。11.访客车辆未消毒进入生产区,员工串舍未更换防护装备。12 .作业场所未经环保、应急管理等部门审批或许可,擅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13 .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的
7、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估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清、不实。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及时更新,与实际生产脱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未得到有效执行,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应急响应能力不足。5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或资格证书过期未复审。6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存在违法转包、分包现象。7 .外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外包单位进行资质审核和安全教育培训,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畜禽养殖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畜禽 养殖 行业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