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土保持规划.docx
《“十五五”水土保持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水土保持规划.docx(1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水土保持规划前百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证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
2、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水土保持是基础,也是有效途径,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意义重大。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精神,全方位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县地处省的东南部,市的西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3057km2,森林覆盖率达65.77%o县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通过多年连续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2015年的626.07km?下降到2025年的483.57km2,水土流失率由2015年的21.61%下降到2025年的15.82%,水
3、土流失面积降幅为5.79%,居粤闽赣三省首位,下降目标提前翻番实现。但县坡地茶园面积有947.33km2,由于不规范开垦和耕作,存在不同的程度的水土流失;林地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为245.43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50.75%;目前仍有崩岗7890座,突发性强,侵蚀量大,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开发项目增多,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对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的科学指导,依法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促进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编制并实施县“十五五”水土保持
4、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规划”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实力、大美、幸福、善治”建设目标,以维护和促进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为县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提供支撑,为县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规划到203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28km2,水土保持率达88%以上。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增加1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减少50%以上,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减沙率达20%以上;以降低存量,增加增量为
5、目标,推进精准治理,重点做好茶园、林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崩岗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规划总投资约83685.47万7Uo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委托农林大学完成,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县有关部门及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目录前言I1规划概要11.1 基本情况11.2 现状评价及需求分析31.3 规划目标、任务、规模51.4 总体布局61.5 水土保持综合规划71.6 实施进度与投资匡算101.7 效益分析112基本情况122.1 自然条件122.2 经济社会162.3 水土流失状况172.4 水土保持现状292.5 存在问题353现状评价及需求分析393.1 现状评价393.
6、2 水土保持需求分析434规划目标、任务和规模464.1 指导思想464.2 规划原则464.3 规划依据484.4 规划水平年504.5 规划目标504.6 规划任务524.7 建设规模525总体布局565.1 全县布局565.2 水土保持区划575.3 分区概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方向675.4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695.5 重点布局696预防规划736.1 预防范围与对象736.2 预防措施786.3 预防保护措施体系826.4 重点项目规划837治理规划897.1 治理范围与对象897.2 措施体系与配置898监测规划1088.1 监测任务与内容1088.2 监测网络现状1108.3 监测布
7、局Ill9综合监管规划1179.1 监督管理1179.2 能力建设1249.3 科技支撑1279.4 科研基地建设1339.5 水土流失应急预案13410实施进度及投资匡算13910.1 实施进度13910.2 重点项目14010.3 专题重点项目14810.4 投资匡算14911实施效果分析16711.1 分析依据和方法16711.2 效益分析16712保障措施17612.1 加强组织领导17612.2 完善项目管理17712.3 严格依法行政17912.4 稳定增加投入18012.5 创新体制机制18112.6 强化人才培养18212.7 加强宣传教育183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附表1
8、县气象特征表附表2县社会经济现状表附表3县土地利用现状表附表4县土地坡度组成表附表5县耕地坡度组成表附表6县2025年水土流失现状表附表7县“十四五”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表附表8县水土保持区划成果表附表9县“十五五”重要江河源头区防治规划表附表10县“十五五”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防治规划表附表11县“十五五”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表附表12县“十五五”林地水土流失治理规划表附表13县“十五五”林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规划表附表14县“十五五”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规划表附表15县“十五五”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表附表16县“十五五”崩岗治理规划表附表17县“十五五”崩岗重点治理规划表附表18县人居环
9、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规划表附图附图1县行政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县行政区划图附图3县地质图附图4县年均降水量分布图附图5内外气候分界线图附图6县年均气温分布图附图7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8县生态保护红线图附图9县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10县崩岗分布图附图11县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图附图12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重点治理分布图1规划概要1.1 基本情况1.1.1 自然概况县地处省的东南部,市的西南部,位于北纬24。50,25。261东经117。35,118。17东同南安接壤,南连同安、长泰,西与漳平、华安交界,北邻永春。县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以中、低山为主;东部以丘陵为主。县属于中、
10、南亚热带气候区。日照时间长,热量足,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mm,年日照时数为1850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O3J11V年平均气温为16-2L(TC,年平均无霜期330d,10C的有效积温为5500,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境内溪流大部分为晋江流域,部分为九龙江流域,分别占全县流域面积的64.8%和35.2%,水资源丰富。境内土壤由东南向西北有石专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的地带性分布特征;植被类型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区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5.77%。1.1.2 社会经济县下辖
11、15个镇和9个乡,438个行政村和33个社区。截止2019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12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67万人,农业人口密度280人k11县土地总面积3057km2,其中耕地面积93.40km2,园地面积958.69km2,林地面积1718.14km2,草地10.28km2,建设用地209.12km2,交通用地面25.48k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7.34kn?,其他土地面积4.55km2o到2025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1.4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76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8.74万t。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8元,比上年增加6.2%,城镇化水
12、平达49%。1.1.3 水土流失现状据2025年水土流失调查数据,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83.5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2%,居全省县级行政单位之首。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流失面积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1.71%、3.45%、3.12%、1.19%、0.53%。大规模的山坡地茶园开发、林地水土流失、生产建设和崩岗侵蚀是造成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1.1.4水土保持现状2016年以来,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
13、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水土保持工作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县作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四五”期间开展一系列强有力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十四五”期间,我县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通过坡改梯、水保林、封育管护等措施,全县共对211.3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进行治理,使得到2025年全县水土流失率降至15.82%,比2015年底的21.61%下降5.79%,降幅居粤闽赣三省首位。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预防监督工作。“
14、十四五”期间,共检查各类生产建设项目226个,防治面积16.24km?。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90%,共审批96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1544万元。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29起,罚款14万元。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1.2 现状评价及需求分析1.2.1 现状评价(1)山多坡陡和茶园面积大是县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加剧土壤的侵蚀;经过“十四五”期间的治理,全县水土流失情况总体趋好,但水土流失分布仍然较广,主要集中在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4.4%;且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水土流失率占比较高,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95.14%o因此保护加
15、强以上三地类水土流失防治、合理利用土地非常重要。(2)水土流失消长评价:经过多年的治理,至2025年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483.57km2,占土地面积的15.82%,与2015年相比,2025年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42.5ku?,降幅达22.76%,水土流失率下降了5.79%,居全省首位。各水土流失强度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中度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89.82%,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下降超过一半;轻度水土流失增加是由于中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减弱后成为轻度,表示全县水土流失程度减弱。(3)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十四五”期间,全县水土流失率从2015年的21.61%下降到2025年的15.82%,
16、水土流失率下降了5.79%,降幅居全省首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1.2.2 需求分析(1)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十五五”期间,全县将秉持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系统观念,按照“整体规划、分区实施、系统修复、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采取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建等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修复,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高质量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新时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十五五”期间要坚持以人
17、为本的理念,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助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3)碳汇、碳中和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4)乡村振兴对水土保持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
18、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此,水土保持工作必须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推进乡村振兴,水土保持是基础,也是有效途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意义重大。1.3 规划目标、任务、规模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为2025年;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目标:20262030年5年间,在巩固“十四五”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建成与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资源预防保护的机制全面建立完善,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
19、到全面治理,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具体指标是: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28km2,水土保持率达88%以上,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增加1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减少50%以上,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减沙率达20%以上。建设规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320.28km2,其中茶园综合治理31.41km?;林地水土流失治理256.33kn?(造林33.33km2,封山育林223km2);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7条(治理23.08km);治理崩岗395个(综合治理面积031km2);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1项(面积26llkm2);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示范区4片;新建安全生态水系17条(160.8
20、7km),矿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kn?,生产建设项目防治165项(面积4.12km2)。1.4 总体布局1.4.1 水土保持区划与区域布局全县划分为3个水土保持功能区:西线水源涵养区、中线生态维护减灾区和东线人居环境维护区。(1)西线水源涵养区:包括桃舟乡、福田乡、感德镇、祥华乡、龙涓乡、芦田镇等6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213.37km2o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土壤保持,其次为水源涵养。水土流失防治方向为控制山地农业开发规模,强化河流源头区保护,强化坡耕(园)地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实施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程。(2)中线生态维护减
21、灾区:包括尚卿乡、西坪镇、剑斗镇、长卿镇、蓝田乡、湖上乡和白漱乡、虎邱镇和大坪乡等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014.31km2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拦沙减沙,其次为水质维护。水土流失防治方向为控制面源污染,提高水质,加强坡耕(园)地水土流失防治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重点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3)东线人居环境维护区:包括湖头镇、金谷镇、蓬莱镇、魁斗镇、参内镇、城厢镇、凤城镇、官桥镇和龙门镇等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829.32knV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为人居环境维护,其次为防灾减灾。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强化城镇水土保持,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防治崩岗侵蚀,加强开发建设项
22、目的监督管理,减少人为水土流失。重点实施崩岗治理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4.2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县列入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遵循重点防治区划分“同级不交叉、级间不重叠、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本次规划原则上不再重新划分。1.5 水土保持综合规划1.5.1 预防规划预防保护对象主要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源头区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县拟预防保护总面积241.41km2,其中江河源头区预防面积95.08km2,饮用水水源地项目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水土保持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