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管理第三版59.ppt
《服装生产管理第三版5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生产管理第三版59.ppt(3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服装生产管理(第三版)目 录第一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1 第二章 服装企业组织与资源 21 第三章 服装生产物料管理 48第四章 服装裁剪工程技术管理 80第五章 服装缝制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110第六章 服装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 156第七章 作业研究与现场改善 183第八章 服装品质管理 241第九章 服装生产成本管理 289放映结束第五章 服装缝制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服装生产的缝合方式缝纫车间的布置与生产系统服装缝制过程的时间组织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服装生产线的平衡服装后整理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缝合方式。.掌握缝纫车间的生产系统与布置。.了解服装缝纫生产
2、过程的时间组织。.熟悉服装缝纫流水线的组织。.掌握服装生产线的平衡。.掌握服装后整理过程的组织。本章关键词本章关键词缝纫车间(sewingroom)生产系统(productionsystem)车间布置(sewingroomlayout)时间组织(timeorganizing)后整理(finishingarrangement)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服装生产的缝合方服装生产的缝合方服装生产的缝合方服装生产的缝合方式式式式一、单独整件生产一、单独整件生产 操作:由一个熟练工人使用通用设备单独完成整件服装的缝纫 过程。1.优点优点(1)投资少。(2)灵活。(3)在制品数量低。(4)管理较易。2.缺
3、点缺点(1)需高技术的工人。(2)人工工资高。(3)产品质量与工人的技术密切相关。(4)生产效率低。应用应用:制板、高级时装等。二、分工生产二、分工生产操作:按服装常用生产程序,分成若干个工 序,每个工人负责服装某部分的制作。1.优点优点(1)灵活。(2)分组操作,管理较易。(3)生产线较易平衡。2.缺点缺点(1)不够专业化。(2)生产效率较低。(3)生产周期长。应用应用:多品种,小批量。分工生产图例分工生产图例三、精细分工生产三、精细分工生产操作:将服装的工序分成最小的单元,每个工人操作和设备高度专业化。1.优点优点(1)机器的专业化高。(2)生产效率高。(3)品质高。(4)生产成本低。2.
4、缺点缺点(1)管理水平高。(2)灵活程度低。(3)生产节拍性强。(4)投资成本大。(5)机器的利用低。应用:应用:品种少,产量大。精细分工生产图例精细分工生产图例四、三种缝合方式的比较四、三种缝合方式的比较可从以下13个方面进行比较:1.生产形式 2.操作方法 3.工作程序安排 4.设备的利用率 5.生产流通时间 6.工人的技术水平 7.生产批量 8.品质控制 9.管理水平 10.设备投资 11.产量比例 12.厂房面积 13.车间在制品流动存量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缝纫车间的布置与生产系统缝纫车间的布置与生产系统缝纫车间的布置与生产系统缝纫车间的布置与生产系统一、缝纫车间的布置一、缝纫
5、车间的布置1.缝纫车间布置的目的缝纫车间布置的目的 减少物料的运送时间,保证在制品的快速运转,使生产流程更顺畅。可有效地利用车间的空间,使车间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文明生产,更好地利用人力,提供一个方便、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工人有效地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2.缝纫车间布置的种类缝纫车间布置的种类(1)产品流程布置:)产品流程布置:依据产品工序流程的顺序来排列机器和缝纫工作场地。优点:优点:处理和运送物料的工作量可以减至最少。物料的运送时间缩短,使整个生产程序所需的时间减少缩短生产周期。工序按工艺流程确定编排好后,生产管理简单、方便。不需要太多的储存空间。缺点:缺点:不适应经常需变换
6、款式的服装生产。工序间的影响比较大。设备投资比较大。应用:应用:品种少、产量大的生产。服装厂车间布置图服装厂车间布置图(2)工序分类布置)工序分类布置:是把类似工序所需的机器集中在一起。优点优点:机器的利用率高。不受个别机器故障或工人缺勤的影响。机器专业化管理。加强对一些复杂或精细工序的控制。灵活,不需为转换款式和品种而重新编排机器。缺点:缺点:需要较多的储存空间。生产周期长。有交叉、迂回现象。生产控制复杂。应用:应用:品种多、产量小。工序分类布置图工序分类布置图(3)作业功能布置:)作业功能布置:将有同样操作步骤的工序集中在一起,由一个作业工位来完成。领、袖、前襟工序表、袖、前襟工序表部位名
7、称部位名称操作步操作步骤领袖袖头前襟前襟1粘衬粘衬粘衬2翻领翻袖头翻前襟3车领车袖头车前襟3缝纫车间布置的原则缝纫车间布置的原则q要有条不紊,使物料传递顺畅。q物料应单向流动,避免交叉、迂回。q物料的流动路线最短,以提高生产效率。q有效地利用车间的空间。q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款式的变化。q原料仓要靠近裁剪部,成品出口处靠近成品库。q车间布置时要注意采光和照明要求。q应缩短能源供应距离,也便于集中供给和管理。二、缝纫车间的生产系统二、缝纫车间的生产系统1.捆扎式缝纫生产系统捆扎式缝纫生产系统(1)传统捆扎系统:q操作:设有一个中央储存间来收发裁片,裁片先由储存间送到第一个工作岗位,第一个工序
8、完成后,制品被送回储存间,再由储存间收发员分发到第二个工序,依此类推。q优点:具有灵活性,能适应款式的经常变更。员工出勤率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生产障碍。便于生产管理与分工。在制品的品质控制较容易。q缺点缺点:物料运送频繁,生产率下降。在制品数量多,需要较大的储存间,且在制品储存量难以控制和掌握。q应用:应用:适合于管理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2)传送带捆扎系统:q操作:借助于传送带进行在制品的搬运。这种传送带装置有直线型(FeederOperatorOperator)FOO系统,还有回旋型(FeederOperatorFeeder)FOF系统。q优点:有较好的灵活性和产品适应性。质量控制容易。节省
9、时间对制品进行捆扎或解扎,且箱子由传送带传送,大大节省了物料作业的辅助时间。可进行工作岗位工程学研究,推行专业化作业。车间的外观和环境布置整齐,文明生产程度高。q缺点:投资成本大,保养维修费也很高。在制品占地面积大。q应用:适应于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如内衣类的生产。2.流水同步生产系统流水同步生产系统q操作操作:以一件产品为单元,按服装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作业的方式,机器排列完全依照工艺顺序和各工序工作量的大小进行配置。q特点:特点:生产节拍性强。减少了半成品的搬运。在制品数量少。作业进度易掌握。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高度专业化。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工序间的相互影响大。q形式:直线式和支
10、流式。q应用:适应衬衫、工作服等常规产品的生产。3捆捆扎扎同同步步式式生生产产系系统统/PBS(ProgressionBundleSynchronization)q操作操作:车缝工序按流程依次排列,工人领到成扎的制品后,负责自己那部分的缝纫工作,完工后,将制品重新捆扎,交给下导工序。q优点优点:生产节拍较强,生产效率高。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不需很高,培训时间缩短,生产成本可降低。q缺点缺点:机器设备投资高。不适用于批量小、款式经常变换的服装厂。在制品较多、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需要较高的管理技巧来安排作业流程。q应用应用:4.集团式生产系统集团式生产系统q操操作作:按产品部件如领、袖、身分成若干组
11、或称集团,分别进行加工,每组内配备必要的机种、熨烫工具和操作工人(一般45人或78人),其中每一个组配置一名技术较全面的工人负责部件的组合加工,最后一个组负责装配成成品。.单元同步生产系统单元同步生产系统/简称USPS (UniteSynchro-FlowProgressSystem)q特点:特点:23名操作员为一单元,每单元负责一组车缝工序。每位操作员具有多种技能,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用捆扎方式进行传送,每个捆扎数量一般为624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而且要求对工艺流程非常熟悉。设备布局灵活,品种齐全。生产周期短。在制品数量较少。q应用:应用:适合于批量小、品种变换快、交货期短的生产
12、表表5-2单元同步系统与同步系统的比较单元同步系统与同步系统的比较 系统项目同步系统量少款式多的生产难题单元同步系统工序组织生产线依照工序的次序来编排,并将同类的工序集中起来由于同类工序集中在一起,并且生产的款式多,造成半制品在车间的传送很复杂两人一组的编制可根据工序的次序来编制流程,并将同类的工序集中起来在制品的数量传送单位单向流动,尽量减少半成品的数量需根据颜色和尺码来分类,转换款式期间的停工时间减少,使半成品的数量增加一批传送,自动确立半成品数量布置根据个别款式来设计最佳的生产工序布置每次转换款式,都必须完成改变生产线的布置工作站的组合,转换款式时只须略为修改生产线运送设备同步运输带或
13、工作台制品批量难以分类滑槽或吊衣架机器设备为个别工序而设置专业机器由于款式变化大,机器和设备须具有多种用途,提高灵活性各种专业化机器灵活搭配工序控制主要通过检查来控制工序质量根据裁片编号、颜色和尺码来分类,使生产控制复杂化根据计划来实施生产控制,并且考虑工人技能问题质量控制优先考虑生产质量,然后改善质量转换款式时质量改进缓慢着重设计质量改进,以及转换款式初期的质量控制工人一个工人负责一个工序要求灵活性适当的人员担任合适的岗位生产数量每种产品都可得到准确的数量数据难标准化,延误设计工作标准化数据,确立数据处理方法6吊挂式缝制生产系统吊挂式缝制生产系统q操操作作:半成品(在制品)运输均由吊挂传输系
14、统负责完成。衣片夹夹住衣片,吊挂在挂架上,由电脑控制其在路轨的走向。q特点:特点:减少了半成品的存放空间。避免了衣片的污损。自动控制技术防止了错片等质量问题。生产效率高。节约人力、物力及车间面积,并充分利用了空间。该系统价格昂贵,成本较高。q应用:应用:适用于衬衫、西装等款式变化不大、工艺流程稳定的生产。7.模块式快速反应缝纫系统模块式快速反应缝纫系统q操作:操作:以较少的工作位(一般10个左右)进行单件服装加工的缝纫系统。每一个工位称为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通常由23台加工机械组成(根据服装款式要求,也可多至56台),由12个工人以站或坐的方式操作。模块式生产具有互助生产性,它可配置悬挂式的运
15、输系统,也可不配置悬挂运输系统。q特点:特点:以单件生产为单位,产品款式更新快。采用多工序集中操作法,工艺路线短,生产周期短。在制品数量少。工艺编排简化,提高了工效。要求工人掌握全面的缝纫技术。工时平衡简单容易。q优点:优点:具有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操作可以相互补位,及时调整,达到工时平衡。具有可扩充性。由于方便了管理,系统有利于计算机管理和服装CAD、CAPP和MIS系统扩充的性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根据生产服装款式的要求,可以很方便地变换模块结构与模块的机台组合。q应用:应用:款多、少批量、高质量的服装生产。吊挂式缝制生产系统吊挂式缝制生产系统模块式快速反应缝纫系统模块式快速反
16、应缝纫系统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服装缝制过程的时间组织服装缝制过程的时间组织服装缝制过程的时间组织服装缝制过程的时间组织一、产品生产时间的构成一、产品生产时间的构成q作业时间q多余时间q无效时间作业时间产品生产时间多余时间无效时间ABCDE二、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二、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q操作操作:是指一批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 完成后,才整批往后一道工序 移动。q特点特点:组织与计划工作比较简单。减少设备调整时间,提高工时。生产周期较长。适应于款式简单、小批量的生产。Tm=nTs=Tm=4(10+5+20+15)=450=200(min)2.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
17、动方式q操作:每件产品在前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转移到 下一道工序,产品在各道工序上成平行作业。q特点:加工时间短。运输较频繁。工序间经常出现间 歇等待的现象。Tb=tc=20min,将数字代入上式得:Tb=(10+5+20+15)+(4-1)20=110(min)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q操作操作:每件产品在前道工序加工完后,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设备在加工一批产品时无间歇时间。Tbs=n q特特点点:既考虑加工 的连续性,又考虑加 工的平行性。Tbs=4(10+5+20+15)-(4-1)(5+5+15)=125(min)三、选择移动方式应考虑的因素三、选择移动方式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的
18、生产类型生产任务的缓急情况车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序劳动量的大小和零部件的重量改变加工款式、调整设备所需的工作量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服装缝制流水线的生产组织一、缝纫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和主要参数一、缝纫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和主要参数 1.流水线生产的条件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产品品种稳定,长期的大批量生产。(2)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产品结构的工艺性比符合流水线生产的工艺要求。2.流水线生产的主要参数流水线生产的主要参数 (1)标准产品单位时间的产量。(2)工序的标准作业时间。(3)轮班方式。(4)生产设备的
19、种类和数量。(5)生产人员。(6)服装生产的流程和标准工艺。二、服装缝纫流水线的组织二、服装缝纫流水线的组织 1.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Pitch Time)确定节拍的依据:(1)计划期的产量(日产量、月产量、年产量)(2)有效工作时间(日工作时间、月工作天数)Pt=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H)/计划期内的产量(Q)2.组织工序同步化组织工序同步化 (1)工序同步化概念:工序同步化,又称工序的同步化或工序的平衡时间,是指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各工序的加工时间标准,使之等于流水线的生产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2)工序同期化/生产线的平衡:计算流水线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数量Nmin
20、组织工作地:按工序同步化的要求,将各工序分配到工作地 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保证各工序之间先后顺序的工艺关系。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于节拍。各工作地的工序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并接近节拍或为节拍的整数倍。工作地的数量尽可能少。(3)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系数和平衡损失系数:=BD=1(4)配备工人人数。t3.工序同步化实例工序同步化实例假设某一服装生产线的节拍为8min,由13道工序组成,单件产品的总加工时间为44min,各工序之间的顺序及每道工序的单件标准作业时间如图5-25所示,那么,如何合理地利用人力,实现工序同期化,求得流水线的作业平衡?Nmin=该流水线上最少需设6个工作地。S
21、NPt-T,可得:S=68-44=4min BD=4/48=0.0833=1-0.9167=0.0833假设计算的工位数尾数X:(1)当X0.2时,工位数不需要考虑增加,只需将工位数或设备台数取为整数。(2)当0.2X0.5时,增加工位数,但不增加工人人数,俗称“飞机”位。(3)当0.5X1时,增加工位数,也增加工人人数。表表5-4流水线的平衡表流水线的平衡表工位号工位号原工序原工序号号工序单工序单件作业件作业时间时间工位单工位单件作业件作业时间时间计算计算工位数工位数实际工位数实际工位数工位空闲时间工位空闲时间112257.-238-3458224-4107.-5679323-611121
22、3123.8-6=2单位:单位:min表表5-6衬衫前片衫前片缝制作制作业分析表分析表工序号工序工序名称名称标准作准作业时间每日(每日(8人)人)产量量计算工算工作位作位设备定定员S件件名称名称台数台数人人1缉口袋1519200.78高速平缝机112扣、烫袋387581.98电熨斗223扣、烫门襟377781.93电熨斗224钉胸袋515642.66速平缝机33合计14188注计划日产量为1500件,Pt=19.2min/件,设备负荷率为91.8%。三、缝纫机械设备的配置三、缝纫机械设备的配置1.机器设备配置的三种基本方法机器设备配置的三种基本方法按按工工序序配配置置。按工序的序列,在各个工序
23、配置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这是流水线组装作业中基本型。按按部部件件配配置置。它是将不同服装的不同部件作为一个区域,如衣领区、袖区、前后身区等,在其区域内配置所需的设备。按按机机种种配配置置。是在同一场所配置同种机器设备和同工种操作人员的一种方式。2.配置原则与配置步骤配置原则与配置步骤(1)配置原则)配置原则:q根据服装加工顺序明确地区分配置的主流和支流。q基本型的配置要有弹性,不会因生产款式、规格的变化发生混乱,影响正常的生产。q配置后的工序流程应便于管理和检查。q工序间的半成品,要尽可能利用传送台、放置台、滑槽等运输工具,使传输顺利畅通。q适当空间原则。q出入口、厕所、通道不受阻挡。例如,车间
24、主道与大门直通。(2)配置步骤:)配置步骤:q绘制车间缩小图。q制作机械设备的缩小模型。q在车间平面图上画出不可移动的区域,例如,出入口、厕所、通道、柱子等。q先直线配置主流工程,将支流配置在其余的场地。q全部配置完毕后,再检查通道、出入口等。q布局妥当后绘出正式配置图。q将缝纫机、熨烫台或熨烫机等不同机械设备用图示记号说明,并将操作中进行的各种作业工序号或作业人员标记等标注在图上。部分机械设备的图示记号如下图所示。q用箭头标明产品的流程方向。第五节第五节 服装生产线的平衡服装生产线的平衡1.作业分解和描述任务的先后顺序先后顺序图先后顺序图(PrecedenceGraph)2.确定装配线的节拍
25、3.计算装配线上需要的最少工位数例例1 1 某家新开设的衬衫制衣某家新开设的衬衫制衣 厂,生产目标为每天厂,生产目标为每天 1000件衬衫,每天工作件衬衫,每天工作 8小时,生产工序和每小时,生产工序和每 个工序的日产量如表所个工序的日产量如表所 示。示。问问:应该如何安排工人的人应该如何安排工人的人 数,才能使生产线平衡?数,才能使生产线平衡?工序名称工序名称8小时的产量小时的产量(日产量)(日产量)1.装袋装袋3202.缝肩线缝肩线10003.缝领缝领5004.缝袖缝袖9505.绱袖和缝侧缝绱袖和缝侧缝4006.绱领绱领4807.缝衫脚缝衫脚10508.开纽门开纽门9009.钉纽扣钉纽扣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生产管理 第三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