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docx
《“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一发展基础2(一)促进有效投资取得积极成效2(二)重点投资领域建设成效显著4(三)投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8二发展环境10(一)重大机遇10(二)面临挑战12三总体思路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4(三)总体目标15四主要任务16(一)产业转型领域16(二)交通设施领域20(三)城乡统筹领域23(四)生态环保领域26(五)公共服务领域29五、支撑政策32(一)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32(二)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平台作用33(三)创新“双招双引”策略34(四)优化投资营商环境34六、保障措施35(一)加强组织协调35(二)强化用地保障36(三)加强考核监督37“十五五”时期
2、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第二个五年,也是我县建设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全域5A童话大花园、国际木制玩具名城的关键五年。根据市扩大有效投资“十五五”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性作用,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范围为全县域。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全县上下科学谋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促进有效投资取得积极成效五年累计
3、完成投资188.46亿元。2016-202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为46.57亿元、49.8亿元、27.44亿元、3L04亿元和33.61亿元,分别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0.28%、95.07%、39.77%、66.20%和71.85%。“十四五”时期,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612018年投资统计制度改革,数据口径调整。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17%。五年年均投资增速10.62%。2016-202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分别为11.6%、13.1%,7.0%.13.1%和8.3%,年均增速10.62%,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十四五”时期,全县投资年均增速分别比全省的8.4
4、全市的8.9%高出1.72222个百分点,其中,2017-2025年投资增速均位列全市前三,创历史最好成绩。2025年县投资总量和增速情况图12016图220162025年全省、市、县投资增速比较(二)重点投资领域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279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10项、省重大产业项目4项、省“4+1”重大项目4项、省“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12个、省集中开工项目20个,落地开工省市县长工程项目6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沙溪区块、杨柳河三期建设,开工建设工业驿站、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入园企
5、业63家、制造业投资25.67亿元。生态工业加快转型发展,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木玩产业创新孵化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木玩产业延链、强链步伐加快。华宏钢铁、兴昌钢球、诚创轴承等亿元以上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实施,轴承、阀门、钢压延向精深加工转型。生态服务业加快提质升级,梯田创5A、木玩童话小镇、生态养生文化村等项目快速推进,商贸物流城二期、两仓项目完工投用,为打造全域5A童话大花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内联外畅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云龙公路改建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全面施工,完成后交线后山至忝头段、后交线至坑根公路、后交线至梅竹公路和梅源至吴坪公路等梯田景区路网建设和提升,石浦东西码
6、头、石塘交通中心码头基本建成,“一环二高三主干四联五通道”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公路总里程达935公里。城乡交通进一步畅通,“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获评全市首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水利设施有序建设,龙泉溪治理一期工程完工,浮云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线开工,农村饮用水提标达标工程全面铺开,紧水滩引调水、美丽河湖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绿道网加快成形,建成绿道229公里。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完善,天然气管道工程完工通气,全市首个风电场建成投产,紧水滩光伏、包山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复兴及崇头两个综合功能站建成投用。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完成祥云街(纵一路至大坪路)、城东南路(城南九
7、年一贯制学校至祥云路)等主干路建设,完成中山街、城北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城市路网密度全市第一。城市有机更新滚动实施,睦田村城中村改造启动建设,大庆寺、下前溪、农技站、老豆腐厂、南门东区块、白水区块等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累计改造棚户区达1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改造有序推进,完成鲤鱼山、电信新村、园丁新村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同心花园、嘉和苑、城中佳苑等8个幸福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完成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块建设和主要街巷改造。园林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城西公园、大徐三角地等城市公园绿地改造,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1.9%,建成区绿地率37.12%。村
8、庄“景区化”建设大力推进,崇头镇、赤石乡省级美丽城镇完成创建,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15个。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三大革命”“六大创建”“六大工程”,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治水工程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新改建城市污水主管网20余公里、雨水管网29公里,提标改造管道21公里,雨污分流管改造24.4公里,建成全市首个工业污水分质处理站,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建成投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准四类清洁排放标准排放,工业园区、紧水滩镇、石塘镇、新岭小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清废能力有效提升,在全市率先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分别达90.78%、90.14%,一般工业固废利
9、用率达Io0%。实施“一海两园三线美丽林相建设,累计完成22.25万亩。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教育服务量质同升,新建、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校舍面积8.83万平方米,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小学270个、初中900个,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评估验收。医疗保障持续提升,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中医院迁建、人民医院病房扩建、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每千人床位数达4.8张,实现“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覆盖。文体设施不断完善,文体中心、老年大学、最美浮云绿道完工,凤凰山全民健身公园、木玩乐园改造提升项目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成养老综合福利中心建设和中心敬老院改造,建成10个
10、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残疾人托养和康复中心。(三)投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高质量推广使用PPP模式,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及城市污水零直排项目成为我县首个成功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项目,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完成特许经营招标。全面推开“标准地改革,累计以标准地形式供地25宗,总面积576亩,实现负面清单外的工业用地IO0%按标准地进行供地。积极探索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等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创新,重大项目管理制度和社会资本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审批效率不断提升。积极探索承诺制审批,制定实施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11、有序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赋码到竣工验收,从2018年的“最多100天”压缩到2025年的“最多80天”,审批效率、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3.0平台平稳、有效运行,实现了投资项目事项100%通过平台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100%网上出具批文、100%全流程覆盖。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执行项目督查管理标准化,坚持周通报、月统计、季点评、年终考核制度,综合运用县长例会、发送告知单、通报提示等手段传递项目推进压力。建立健全县领导领办重点项目、问题协调交办等工作机制,集中交办、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土地规划调整、农转用报批及政策处理等问题,确保各项目正
12、常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领域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明显短板和问题。一是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工业投资增速不稳,投资项目以中小制造业项目为主,高能级项目比较缺乏;民间投资增速呈下降趋势,投资意愿不强。二是项目承载空间有待扩容。工业园区发展用地基本耗尽,制造业发展受限;受限于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等要求,部分区块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及禁止开发区域;老木制玩具城区块“退二优二”、“退二进三”速度还不够快等。三是要素保障瓶颈有待破解。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带来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以及能耗指标紧张、土地规划调整困难等,都对重大项目落地带来较大压力。四是体制机制有待创新。民间资本进
13、入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一定障碍,投资项目管理数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国资国企平台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表120202025年和投资结构主要指标对比表类别I地区I2020I2016I2017|2018|2019|2025工业投资7.9%2.7%8.6%-41.9%17.5%-9.4%5.7%11.1%41.2%/6.1%-20.9民间投资1.0%9.2%17.4%-26.8%2.2%9.9%17.2%-12.1%44.2%29.1%11.6%6.4%二发展环境“十五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扩大有效投资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在。(一)重大机遇“双循
14、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赋予扩大有效投资新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五五”时期,应紧抓全市加快形成通达上海2小时、省域1小时和市域1小时“211”交通圈、高水平打造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对推动浙西南地区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作用,充分吸引长三角城市群的需求,加快实施一批交通互联项目,补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板,逐步完善配套资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释放有效投资新红利。既是浙西南革命老区,也是全省山区26县加快发展地区。目前,支持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15、已经正式写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家有关部委正建立健全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山区26县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我省将强化力量统筹、资源整合,超常规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十五五”时期,在“双区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县要素资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将释放新红利,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动力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深化拓宽有效投资新路径。“十五五”时期,将重点在生态产品功能拓展、标准创设、机制创新、路径开发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启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建设,推动这一
16、国字号改革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作为全域5A童话大花园、瓯江山水诗之路重要组成,势必在“两山”转化路径和机制改革创新中加快探索前行,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在环节和供给侧端将加快变革、创造、创新,生态资源优势将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发展提供新机会。重大平台谋划建设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十五五”期间,平台空间开发将迎来重要政策窗口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倾力打造“万亩千亿”新兴产业平台。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带三区新格局,加快形成“一带”一体化协同、三区组团式发展,有利于云景发展区块、云景特色风情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县委县政府谋划
17、提出“十大战略抓手”,充分发挥瓯江流域段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谋划打造科创、文创、农创融合发展的科创绿谷。这些重大平台的谋划建设,能够有效破解空间受限难题,为生态工业聚要素、优环境、增活力提供空间承载。(二)面临挑战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化加速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平台的进程,并带动增长中枢进一步下调。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影响面临重整,产业保链、补链、强链任务更加艰巨。国内财政收入增速存在下行压力,存量经济竞争加剧,产业招商、安商、稳商形势严峻,重大项目招引落地的不确定性面临增加。区域间竞争加剧带来新挑战。从省域看,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环杭州湾不断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杭绍甬、甬舟、嘉
18、湖等省内一体化合作区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从市域看,以市区为核心的市域发展核心带建设将加快吸引要素集聚。地处市域中间地带,产业平台集聚能力较弱,资金、人才等要素可能面临被虹吸的风险,对投资带来挤压效应。项目要素保障压力持续增大。融资环境日益从紧,政府性项目融资难度和银行贷款的难度日益加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扩大,制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土地供给有限,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刚性不断加强,规划调整空间越来越小,省市土地计划指标不断压减,耕地占补平衡难问题突出,征地拆迁难度加大,项目用地保障问题更加突出。节能降耗要求与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巨大矛盾,产业项目能耗指标保障困难。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厉行之干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基本要求,围绕产业转型、交通设施、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五大主题,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更好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为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市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作出重要贡献。(二)基本原则突出战略引领。围绕打造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全域5A童话大花园、国际木制玩具名城的要求,重点选择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
20、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投资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结构优化。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效益,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更加注重促消费、惠民生、强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补齐综合交通、工业投资、民间投资等短板,实现投资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突出谋划为要。扎实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续建工作,积极推进“十五五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对中远期工作的前期研究,加大生态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谋划和储备,努力掌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主动权。突出前期到位。重点选择符合国家、省、市、县等相关规划要求,符合产业政策,且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利于尽快推进实施的大项目。(
21、三)总体目标通过“十五五”期间努力,分类精准推进五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谋划盯引一批、前期协同一批、建设实施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梯度推进格局,力争五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415亿元左右,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推进建设150个左右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十五五”时期,民间投资、交通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等关键投资指标较快增长(不低于面上增速)。产业布局进一步聚集。加快产业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
22、增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向平台集聚。木玩童话小镇核心区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工业园区等平台扩面扩容,提升制造业承载能力。科创绿谷加快谋划布局,引入一批高能级科创项目。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突出整体智治、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深入实施项目精准服务,投融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国资国企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保障项目实施的有效制度供给加快补足,民间投资动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四主要任务(一)产业转型领域贯彻“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方针,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导向,加快形成木制玩具、现代制造、生态旅游、“师傅”四大百亿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平台“二次创业”,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
23、变革、动力变革。“十五五”期间,力争实施重大项目54个左右,完成产业转型投资184亿元左右。1 .生态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荒芜农田复垦,重点实施土地整治、农田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按照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合、企业集中、政策集成的原则,实施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转型提升“412工程”,布局打造雪梨、茶叶、油茶、食用菌、香桃等农业种植经济带,重点推进雪梨产业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小微田园综合体“115工程”,力争打造50个小微田园综合体,重点推进安溪田园综合体、三门田(果)园综合体、田堞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十五五期间,力争实施生态农业重大项目10个左右,完成投资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扩大 有效 投资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