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目录一、前言1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三、电网发展概况9四、用电需求分析16五、总体要求20六、重点任务22七、项目规划及投资安排27八、保障措施38附图40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县“十五五”输变电工程基建项目明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2县“十五五”其他资本类项目明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前言(一)编制目的和意义电网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为适应能源互联、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
2、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两个十五年”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电力发展,对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县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电力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方向,统筹推进“两网”融合发展和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形成多元互动、低碳发展的弹性配电网,开展本次县“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二)编制依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25)
3、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10):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配电网技术改造选型和配置原则(国家电网科2012)847号);省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1-282-2On);县统计年鉴(20052025);网县供电公司主配网协同“十五五”配电网网格规划(2019);县电网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2012-2025);县国土空间规划(2025-2035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三)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为县全县域。规划基准年为2025年,规划年限为2026年2030年,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远景展
4、望至2035年。规划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下电网,包括220kV.IlOkV、35kV.IOkV和0.38kV电网。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一)经济社会总体情况地处中部,金衢盆地东南,界于东经11927,119。28,北纬28o31,29。03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68.22平方公里,是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第一站,区位优势明显。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武义县政区S图2-1县行政区划图【行政划分】县共8镇7乡3街道,分别为:柳城畲族镇、履坦镇、桐琴镇、泉溪镇、新宅镇、王宅镇、桃溪镇、荚道8个乡镇;大田乡、白姆乡、俞
5、源乡、坦洪乡、西联乡、三港乡、大溪口乡7个乡;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3个街道;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气候特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TC。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时数1963.7小时。年辐射总量108.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14至242天。因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是春播育秧期的低温阴雨,梅汛期的暴雨洪涝,盛夏的干旱,春夏秋季的冰雹和雷雨大风,秋季的低温,冬季的寒潮、冰冻。【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呈“八山半水分半田”格局,地形属浙中丘陵盆地和浙中南山区交叉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中部丘陵蜿蜒起
6、伏,形成和宣平两个河谷盆地。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称,境内自然环境优美,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誉为“第一、华东一流”的温泉,以及俞源太极星象村、郭洞古生态村、牛头山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萤石贮量高达400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图2-2温泉旅游度假村图2-3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二)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到202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1.33亿元,增长3.7%;全县财政收入44.71亿元,年均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7.45万元,年均增长5.0%,财政总收入44.71亿元,年均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45亿元
7、年均增长8.1%,全国百强县排名跃升57位,位列172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7.7:52.8:39.5调整为2025年的6.0:48.L45.9o城市化率已超过67%o“十四五”期间,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如下:1、强主体促转型,创新驱动积蓄新动能。工业企业较2015年增加86家,寿仙谷、三美化工先后主板上市,嘉益公司创业板上市过会。连续九年举办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牵头全市电动(园林)工具细分行业培育,建成省级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搭建揭榜挂帅平台,组建工程师联盟,企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国家高新
8、技术企业达到168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81家,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县。2、抓统筹促提升,区域协调开创新局面。顺利实施史上规模最大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市展示馆、博物馆、古街(一期)等标志性工程先后建成投用。启动金温货线段外迁工作,大力推进以“两路一桥”为重点的城区道路畅通工程,义武公路、S220城区外迁段相继建成通车。3、优服务促改革,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创新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及时收办企业难题,营商环境评价稳居全市前列。完成“七五”普法,法治环境不断提升。成功处置化解市级四大重点担保风险圈。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低散乱污”企业5830家、亩均万元以下企业198家,累计腾退盘活土地
9、4155.3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长73.3%。积极推动国企改革,组建了六大国有集团。4、惠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5.7%、54.2%o新(扩、迁)建学校(幼儿园)22所,一中新校园投入使用,教育更加普惠均衡。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院搬入新院区,持续推进医共体和健康建设,“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全省领先,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创成并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残疾人之家建设任务。(三)“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情况1)指导思想“十五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
10、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了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有序衔接,以小康“高水平”支撑现代化“高起点”。根据国家、省、市发展目标,结合发展实际,到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健全,全县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主导型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2)发展目标高水平打造民营经济重要增长极,争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长三角一流温泉康养目的地,争当全国县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到2030年,全县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
11、00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左右。“十五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如下:1、围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县、双循环开放县目标,突出金武同城发展,聚力建设“现代”。抓住国家和省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时代机遇,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大会战,高质量提升改造主城区,高标准开发建设“金武新城”,高水平优化建设温泉度假区,高效率打造产城融合智造高地,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县城公共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金武同城、永武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打造美丽城镇、新时代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2、围绕打造民营
12、经济强县、科技赋能创新县目标,突出创新驱动发展,聚力建设“智造”。坚持创新赋能、品牌引领,强化招商引资,以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导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聚更多的头部企业,打造更强的产业集群,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内外联动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十五五”末上市公司达到10家以上、规上企业1000家,培育形成9个以上百亿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力争达千亿级,再造一个“工业”。3、围绕打造全域美丽花园县、更高水平文明县目标,突出绿色生态发展,聚力建设“康养”。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深入实施美丽建
13、设,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步伐,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深入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三大创建,增强核心景区支撑作用,提升整体服务能级和品牌营销能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温泉康养大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加快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康养文化高地,引领社会新风尚。4、围绕打造源头智治样板县、民生和谐幸福县目标,突出均衡优质发展,聚力建设“幸福”。坚持“便民、为民、利民、惠民”服务宗旨,强化数字赋能、源头治理,推进整体智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富民行动计划,
14、加快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大众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3)发展重点1、大力推进数字赋能,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2、大力推进融合发展,加快打响温泉康养品牌。坚持以“温泉康养”提升一产、丰富二产、兴旺三产,加快构建产旅共融、城旅一体、景镇联动、主客共享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0亿元以上。3、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跨越赶超胜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注重强化数字变革引领,更加注重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系统增强内生动力,努力开创改革撬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4、
15、大力推进兴城共富,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统筹内聚外引,协调城乡南北,通力打造“低密度的县、高密度的城”,实现聚人、聚才、聚活力。5、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绘就精美山水画卷。坚持保护为先、美丽为基、文化注魂、品牌传神,统筹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更好地串村成线、串珠成链,努力打造最美诗画山水风景线。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6、大力推进社会进步,加快实现和美幸福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所思所盼,优化生态环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好地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三、电网发展概况(一)电网发展现状县域面积1568.22平方公
16、里,常住人口462462人,供电面积349.26平方公里,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298495万千瓦时,2025年全社会最大负荷58.63万千瓦。表3-1县2025年供区现状单位:平方公里,万人,万千瓦时,万千瓦所属区县供电面积供电人口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最大负荷349.2636.3229849558.632025年县城镇地区供电可靠率为99.9901%,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870%;乡村地区供电可靠率为99.9710%,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870%,总体上看,县电网运行情况良好。城镇、乡村的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指标如表3-2所示。表3-2县2025年电网主要运行指标现状单位:%所属区县
17、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城镇乡村城镇乡村99.990199.971099.87099.870截至2025年,县境内有特高压直流变电站1座,为浙西站,变电容量1260万千伏安,县境内线路总长度260.68公里:220千伏变电站2座,分别为220千伏温泉变和220千伏莹乡变,变电总容量为108万千伏安,县境内220千伏线路长度256.37公里,220千伏变电站布点位于县域中部及北部,电力电量不够均衡有待优化。表3-3.1县2025年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模现状单位:座,万千伏安,公里所属区县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座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变电站座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变电站座数变电容
18、量线路长度变电站座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县11260260.682108256.37截至2025年县供电区域范围内有110千伏变电站13座,变电总容量127万千伏安,IlO千伏线路总长度287.28公里;IlO千伏网架结构存在T接等非标接线结构,温何、温明等IlO千伏线路特殊运行方式下,存在断面受限的问题。35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总容量2.56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总长度102.46公里;10千伏公变台数1947台,公变容量78.86万千伏安,专变台数3429台,专变容量126.85万千伏安,10千伏公用线路246条,总长度1979.71公里,10千伏专用线路26条,总长度77.43公里。表3-3
19、2县2025年IlO千伏及以下电网规模现状单位:座,万千伏安,公里所属区县IlO千伏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座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变电站座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公变台数公变容量线路长度专变台数专变容量县13127287.2822.56102.46194778.861979.713429126.85(二)“十四五”电网发展成效“十四五”期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电网的大力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电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念,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努力构建“安全可靠、网架坚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目标网架,至“十四五”期末电网基本
20、实现了“以220千伏为枢纽,110千伏为主网架的电网结构。通过“十四五”期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电网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各级电网装备水平显著增强,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电网智能及安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通过“十四五”期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电网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供电可靠率从2015年的99.958%提升至2025年的99.9901%;综合电压合格率从2015年的99.612%提升至2025年的99.870%,各级电网装备水平显著增强,电网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家重点工程特高压配套调相机工程项目建设,新增2组300MVar调相机,为华东地区电网无功补偿及供电稳定提供有力支
21、撑。完成西南部500千伏老旧线路增容改造一期工程,提升线路输送限额的同时,提高区域电网抵御冰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图3-1特高压直流浙西站“十四五”期间完成220千伏莹乡变、温泉变主变扩建,220千伏变电容量由60万千伏安提升至108万千伏安,22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新建永康至莹乡220千伏输电线路,打通电网生命线,220千伏系统网架结构得到质的提升。“十四五”期间新建110千伏北岭变、桐琴变、杨家变输变电工程项目,完成35千伏履坦变、杨家变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北岭新区温州工业城、桐琴工业园区、菱道工业园区等区域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十四五”期间共新增Iio千伏变电容量31.85万千伏
22、安,至“十四五”末期,110千伏变电容量达到127万千伏安,整体供电能力充裕。“十四五”期间,电网的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用电量显著提高,全社会用电量从2015年的19.09亿千瓦时增长到2025年的29.8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为9.35%o通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村村电气化改造,电网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电网装备水平和供电能力迈上了新台阶,供电网架日趋完善,抗灾能力显著加强,电网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供电能耗明显降低,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大为提升,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合理,不但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也为提高农村供电服务质量和优质服务水平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至“十四五”期末,
23、10千伏电网线路环网率达到100%,N-I通过率达到82.4%,配网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到74.l%o客户满意率大幅提升,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网架与电源发展适应性明显不足“十五五”期间将大力增强新能源的开发建设,拟在南部山区建设大容量光伏电站150MWP,对电网间隔资源、电网安全性、电网输送能力、建设经济性等各方面均提带来了挑战,现有电网资源难以满足电源的全接入全消纳,网架与电源发展适应性明显不足,需新增变电站布点、新建线路廊道资源,满足电源接入与送出。2、整体供电能力充裕,局部供电能力紧张县IlOkV电网容载比偏高,整体来看供电能力充裕,但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电网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