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1).docx
《“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高水平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攻坚期,也是区奋力建成低碳示范县、打造绿色低碳工业4.O先行示范区、推进碳达峰的关键五年。为科学指导区“十五五”时期能源发展,根据省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区坚持能源高质量发展,全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网、气网、热网等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突破,能源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撑了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发展成就能源
2、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十四五”期间,区电网、气网、热网、终端供能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累计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87公里。区域电网供电负荷稳步提升,全社会用电负荷“十四五”累计增长40.6%。“十四五”累计完成电网投资5.2亿元,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2%0建成中低压燃气管道约639公里,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集中供热实现零突破,建成热力管网5.85公里。截至2025年底,全区新建综合供能服务站5座,改造站点3座。建成充电站22座,充电桩243个,建成公交充电站2座(充电桩21个)、充气站1座。表1-12025年区电网规模类别500千伏变电站座数
3、1主变2容量(万千伏安)200线路条数2长度(公里)50注:11OkV和35kV为公用变电站情况,不包含专用变电站。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2025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32.7亿千瓦时,“十四五”年均增幅4.5%,较“十二五”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分别为0.3%、60.4%、17.3%,22%,分别较2015年提高-0.5、-5.5、2.7、3.3个百分点。区域电网供电负荷稳步提升,全社会用电负荷由2015年50.5万千瓦增长到2025年71万千瓦,增长40.6%,年均增长7.1%。能源清洁化走在全省前列。随着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的逐步淘
4、汰和“煤改气”工程的推进,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煤炭消费仅1.04万吨,“十四五”累计减少80.2%;全社会天然气消费达到6549.3万立方米,“十四五”年均增长41.5%o2025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仅0.5%,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2.6%。2025年全区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56%以上,清洁能源出租车实现100%全覆盖,交通用能清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表1-2区能源消费汇总表单位2015年2025年万吨标煤129.5145.7吨标煤0.2670.235万千瓦50.571亿千瓦时26.232.7万吨标煤74.392.6费量万吨5.241.04万吨标煤3.880.77万
5、立方米11566549万吨标煤1.48.0万吨15.616.4万吨标煤22.924.2煤回油回气回夕陈电他图IT2025年区(内圈)和省(外圈)能源消费结构图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25年底,全区电力总装机19.4万千瓦,全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其中,垃圾发电装机7.5万千瓦,发电量2.3亿千瓦时,较2015年提高1.5倍和1.3倍;光伏发电装机11.9万千瓦,发电量1.1亿千瓦时,较2015年提高5.2倍和14.4倍。光伏最大出力占全区最高电力负荷11.3%,全区6.9%的工业企业安装分布式光伏。能耗双控工作顺利完成。区顺利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考核任务。2025年区能源消费总量
6、145.7万吨标准煤,“十四五”累积增长12.5%(年均增速2.4%),远低于“十四五”年均增速控制在3.0%的目标。2025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为0.235吨标准煤,“十四五”时期累计下降12.0%,万元GDP能耗低于市平均水平27%,处于市前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图1-2市各县(市、区)2025年万元GDP能耗表现xGDPftH-+i-索*下Z能MiK费C量-fSMXKJf图3市各县(市、区)“十四五”期间能耗双控表现能源装备产业有序推进。“十四五”期间,区落实“国际智造名城”发展要求,以建设“国家级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和“省全产业链汽车城”为目标,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
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以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汽配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能源管理工作持续优化。全面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于2019年实现了“五炉”系统库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的清零,提前完成了燃煤淘汰改造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将年度能耗双控目标纳入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积极推进区域能评改革工作,完成了沃尔沃小镇、之恩电镀产业园等区块的区域能评。建立工业企业能源监测机制,建立了区工业企业能源监测管理办法。2025年区八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为27.46
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金龙电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吉利汽车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区电源结构单一,仅一座垃圾电站和光伏电站,缺少支撑性电源,全区电力装机仅占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27.3%,发电量仅占全区供电量10.4%,主要依靠外来电,存在结构性缺电;受限于资源禀赋,叠加土地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陆上风电暂停等因素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受到较大阻力,且光伏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电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部分区域终端变电容量不足,东西部主网架联络薄弱,且储能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部分时段电力供应保障压力依然较大;能耗双控考核压力较大,产
9、业转型效果不明显,企业节能降耗、能效创新的意识仍不强。(二)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区肩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样板、高水平建成低碳示范县、打造绿色低碳工业4.O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历史使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能源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是面临能耗双控趋紧的新挑战。“十五五”时期,区将围绕“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积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消费刚性增长,而国家能耗双控、控煤政策进一步趋紧。区2025年万元GDP能耗0.235吨标准煤,单耗水平位列市首位,在我省已处于领先水平,“十五五”时期万元GDP能耗降低空间有限。
10、能源消费增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差距较大,且在万元GDP能耗0.235吨标准煤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的难度较大。如何推进区能源消费从总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转变,高水平完成能耗双控考核任务的挑战依然严峻。二是面临能源保供稳价的新挑战。区能源资源主要依赖外部输入,量和价易受上游资源方影响。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天然气、煤炭价格将维持高位,导致区用能成本大幅提升。能源生产成本高企的趋势与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等宏观政策导向和社会对终端用能价格只降不增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对能源领域多目标协同平衡提出巨大挑战。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消费提出了新要求,能源需求从无条件保障向“有保有压”、资源优化
11、配置的高水平保障转变,对需求侧用能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机遇。“十五五”时期是开启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高水平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攻坚期,也是推动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展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能源需求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另一方面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加强清洁能源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区能源发展转型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四是面临能源技术创新的新机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
12、推进,储能电站、分布式能源、加氢站、综合供能站、微电网等能源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满足区园区对热、电、冷、节能等综合能源需求,满足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带来新的能源消费转移。依托“数字”,以数字化手段撬动能源领域全面改革,提高运行协同水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解能源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瓶颈,实现更科学更精确的能源安全保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对标“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争当高质量发展建
13、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样板,走深走实“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时代发展路径,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守能源安全保供底线,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耗双控,推动改革创新,坚持能源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具有东部沿海特色的清洁能源示范区,为区打造绿色低碳工业4.0先行示范区、低碳示范县、高品质宜居城市提供坚强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按照“控煤、稳油、提气、扩非化”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实现绿色协调发展。坚持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加强能耗双控,把节能贯穿于生产
14、生活、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能耗双控倒逼经济社会转型,优化能源利用和要素配置,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智慧互联为方向,分类推进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能源等能源利用模式,加强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发展,促进能源系统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鼓励能源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在能源供需管理中的应用。坚持改革驱动,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涵盖电力、油气、用能权等要素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力争在天然气、电力体制改革等重点领
15、域取得实质性进展。适应多能互补、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能源内部协同发展,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坚持惠民利民,共享发展。统筹城乡能源发展,进一步推进清洁、高效的电网、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推进清洁能源惠民利民,实现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能源普遍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用能成本,努力满足人民对优质能源的需求。(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区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全省前列,实现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和能源结构转型,初步形成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创新协同、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高水平建成低碳示范县,打造绿色低碳工业4.0先行示范区,成为县(区)级清洁能源应用的典范。能源消费总量。
16、到203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168.7万吨标准煤,“十五五”时期年均增长3.0%o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2.4亿千瓦时,“十五五”时期年均增长5.3%;最高用电负荷达到97.5万千瓦,“十五五”时期年均增长6.5%。能源结构目标:能源供应能力。到2030年,全区电源总装机争取达到31.3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3.6万千瓦;城市配气网络向镇、村蔓延,形成综合性、多层次的储供气系统。一能源消费结构。到2030年,全区煤炭消费占比和石油消费占比持续下降,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8.3%,本地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达到7.8%以上。表2-1区“十五五”时期能源消费结构2025年消费量(万吨标准煤)145
17、7年平均增速消费量(万吨)1.04年平均增速比重0.5%消费量(万吨)16.43年平均增速比重16.6%消费量(亿方)0.65年平均增速一比重5.5%消费量(万吨标煤)9.7年平均增速一比重6.7%消费量(万吨标煤)103.1年平均增速比重70.8%表2-2区“十五五”电力装机容量和结构目标(单位:万千瓦)类别2025年装机占H总装机19.4100c其中:1.光伏发电11.961.:2.生物质发电7.538.,能源利用效率。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达到市级要求,在产业结构相似的省内市(县)中位于前列;能源领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强度达到市级要求。民生用能水平。到2030年,实
18、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全区用户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升;形成覆盖全区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居民和企业用能满意度显著提升。三、重点任务(一)聚焦能源消费节能降碳,提高能源清洁消费水平以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强约束倒逼和引导能源消费绿色转型,统筹推进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加快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优化能耗双控制度。严格落实能耗强度约束、能耗总量弹性控制,加强能耗双控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重大产业平台规划、年度投资项目前期计划和产业扶持政策等协同,实现能耗指标、能效标准与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准入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积极推行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能源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