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实际,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三大核心问题,积极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行“363”服务模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全县农业托管服务面积达11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有效路径。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一、强化三方协同联动,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保障基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是根基。只有解决好资源、主体、收益等关键要素问
2、题,才能破解“谁来种地”的现实困境。我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参与相结合,构建三方协同联动机制,从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农民增收三方面发力,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筑牢根基。(一)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激发服务发展活力。政策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县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工作机制。制定出台XX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主体服务”的工作机制。采用财政投入与服务组织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模式,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农作
3、物耕、种、防、收全环节实施奖补。截至目前,已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1200万元,显著降低服务成本,充分调动了服务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热情。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对服务组织资质、服务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效果评估标准,将农户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确保政策落实精准有效。通过定期开展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政策红利切实惠及服务主体与农户。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共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
4、农业社会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二)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服务主体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者,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我县通过政策引导、培训指导、网络建设等措施,培育壮大了一批服务能力强、信誉度高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对购置先进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服务的组织给予补贴,引导服务组织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政策激励,培育了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提升人员素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开展
5、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次,培育持证农机操作员120名,组建10支专业技术服务队。通过系统培训,有效提升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了服务组织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服务网络,保障农机运行。加强农机售后服务点和维修点建设,构建覆盖全县的农机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农机售后服务点5个,农机维修点24个,有效保障了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我县通过推动劳务增收、带动就近就业、促进产业融合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
6、共享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成果。一是推动劳务增收,解放农村劳动力。引导农户将土地耕、种、防、收等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使农户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投入到其他产业或外出务工。数据显示,参与托管服务的农户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实现了“不离乡、不离土”的增收目标。二是带动就近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专业技能,实现就地就业。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7、乡村旅游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增收机会,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二、创新六位一体模式,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元实现路径为满足不同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精准度和针对性,我县创新推出“六位一体”服务模式,从全程托管、自由定制、联合服务等多个维度,为“怎样种地”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一)推行全程托管模式,实现服务一体化运作。全程托管模式能够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县通过构建全链条托管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完善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一体化运作。一是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构建“耕、种、管、收、售”全链条托管服务体
8、系,实现品种、机械、管理、技术、销售“五统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生产水平。积极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销售渠道,保障农户收益。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订单农业、产销对接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保障了农户收益稳定。(二)开展自由定制服务,满足农户个性需求。自由定制服务能够根据农户自身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选择。我县通过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
9、流程、加强服务监督,切实满足了不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是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多样选择。提供耕整、播种、植保、收割等单项或多项服务,农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由选择。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全环节,充分满足了不同农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简化服务流程,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方便农户下单。服务组织根据农户需求,及时调配资源,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服务响应及时、执行到位。三是加强服务监督,保障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户意见和建议。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组织进行督促整改,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切实保障农户权益,提高服务满意度。(三)深化联合服务机制,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全市 农业 社会化 服务 创新 发展 经验交流会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