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doc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严格特种设备事故管理,减少和避免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的安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的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过程。三、事故定义及划分特种设备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因非正常原因损坏,造成减量、停车等影响生产或修复费用超过规定数额的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分类分为重大、一般和微小三种。1、重大事故。特种设备损坏,造成公司停产12小时或修复费用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的特种设备事故。2、一般事故。特种设备损坏造成修复费用达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特种设备事故。3、微小事故。特种设备损坏,影响生
2、产和修复费用低于1万元的特种设备事故。四、事故报告程序1、重大事故报告程序:(1)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最先发现者应尽快以最快捷的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4.1.2按调度指令尽快处理事故现场,停开相关设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1.3调度在安排处理重大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4.1.4当日由分管副总将重大事故情况汇报总经理。4.1.5造成人员轻伤或重伤事故,调度应同时联系综合办公室及安全环保人员办理实施抢救等后续相关事宜。4.1.6若同时造成人员死亡事故,应由安全环保人员与区
3、上级主管部门通报。4.2一般事故报告程序4.2.1特种设备发生一般事故,最先发现者应以最快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理方案。4.2.2当班操作按调度指令实施停开设备、隔离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2.3调度在安排处理一般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4.2.4造成人员轻伤或重伤事故,调度应同时联系人综合办公室及安全环保人员办理实施抢救等后续相关事宜。4.3微小事故报告程序4.3.1特种设备发生微小事故,最先发现者应以最快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理方案。4.3.2当班
4、操作按调度指令实施停开设备、隔离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3.3调度在安排处理微小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4.3.4造成人员轻伤或重伤事故,调度应同时联系综合办公室及安全环保部办理实施抢救等后续相关事宜。第二篇: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1、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
5、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2、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
6、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一般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3、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地点;(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事故设备名称;(5)事故类别;(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4、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5、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
7、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6、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还应执行公司事故管理制度。7、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第三篇。特种设备常识+事故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础知识与常识1.1.1什么是特种设备。答。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1.2什么是承压类特种设备。什么是机电类特种设备。答:承压类特种设备是特种设备中的锅炉、压力容器
8、含气瓶)、压力管道及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设施的统称。机电类特种设备是特种设备中的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及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设施的统称。截止到_年底,全国特种设备647.65万台。其中:锅炉60.73万台,压力容器233.59万台,电梯162.85万台,起重机械150万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8.79万辆,客运索道860条,大型游乐设施1.58万台(套)。另有气瓶14072.73万只,工业压力管道73.2万公里。设备总量比_年增加11.2%。事故资料_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一)事故总体情况。
9、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96起,死亡310人,受伤247人,直接经济损失6681万元;其中,较大事故87起,未发生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与_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22%,死亡人数减少1.6%,受伤人数减少39%,直接经济损失减少8%。_年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为0.64起,万台死亡人数为0.67人,与_年同期相比,万台事故起数减少30.4,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下降11.8,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之内,事故状况保持平稳态势。(二)事故特点。1.起重机械、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占比较高。在296起事故中,起重机械事故79起,电梯事故44起,场(厂)内专用
10、机动车辆事故34起,上述3类设备事故数量占事故总数的53%。2.事故主要发生在使用环节。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有20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68%;安装(拆卸)环节事故2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9%;维修、调试、改造环节事故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气瓶充装运输存储环节事故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此外,其他事故(含相关、涉险事故)也主要发生在使用环节。3.事故的行业分布状况。特种设备事故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发生在上述3个行业的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别占事故总数的45%、23%和18。从设备分类看,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食品、木材加工制造业以及洗浴等服务业;压力容器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建材制造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事故 报告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