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科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化学)(045106)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卓越素养的中学化学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中学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中学化学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4 .具有发现和解决中学化学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5 .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学制及学分要求1 .学制与学习年限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正常学制3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2、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各培养环节,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延长学习时间者,须提出申请,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包括休学时间,原则上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可提前毕业并获得学位,但获得正式学籍后的在校时间不能少于2年。2 .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专业选修课7学分、学位论文5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含校内实训2学分和校外实践6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类本科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不计学分。三、实践环节本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以中学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为主,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
3、等多种实践形式。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四、中期考核未修满学位课学分研究生不能参加中期考核,考核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学术活动等方面的综合结论。未参加中期考核或中期考核未通过者不能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五、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
4、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1 .论文选题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关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重要问题,致力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教学实践的改进。2 .论文选题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专业领域和方向一致,不得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3 .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4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5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
5、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6 .申请学位条件:(1)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及其培养环节,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2)学习期间应以湖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学术论文1篇,或参与编写专著1章以上(含),或获得政府主办或全国“教指委”主办的教学竞赛奖励1项(省级三等奖及以上),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撰写的教学案例被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教育类)收录。7 .提前申请学位条件。在校学习时间满两年,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批准可申请提前毕业,但须达到以下要求:(1)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
6、及其培养环节,平均成绩达85分及以上,学位论文通过学校双盲评审和答辩;(2)学习期间应以湖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高水平研究论文1篇,或获得全国“教指委”主办的教学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其中,第(2)条须经院学位委员会认定。七、正常学制主要管理环节序号项目时间安排组织与考核专家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第1学期指导教师2开题报告第3学期学院统一布置;导师组评议指导3中期考核第4学期专业领域组织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第5学期学院统一布置;导师组检查、指导5学位论文预答辩和学位论文修改第6学期导师;导师组检查、指导6学位论文送审第6学期学院(导师);研究生院7学位
7、论文答辩第6学期学院组织八、个人培养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和提交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九、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1234学位课(24学分)公共课(6学分)G1900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2V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G1900000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6V马克思主义学院G19000004综合英语232V外国语学院G1900000
8、6翻译与写作116V外国语学院基础理论课(8学分)Z19140001教育原理232V教育学院Z19140002课程与教学论232V教育学院Z19140003教育研究方法232V教育学院Z19140004心理发展与教育232V教育学院专业主干课(10学分)Z19140005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116V教育学院必修Z19060201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232V化学化工学院Z19060202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232V化学化工学院Z19060203化学教学课例分析232V化学化工学院Z19060204中学化学教育研究前沿348V化学化工学院非位课(7学分)方向选修课(7学分)Z19061201化学实验设计
9、与研究232V化学化工学院选1门Z19061202化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32V化学化工学院Z19061203中学化学解题技能与技巧232V化学化工学院选1门Z1914100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2V教育学院Z19141003课程管理232V教育学院选1门Z1914100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232V教育学院Z19061204学术论文写作116V化学化工学院必选补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学院学或等力生修跨科同学学补心理学教育学院学位论文(5学分)G19000020学位论文开题2第3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G19000021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作进展报告)2第5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G19000023预答辩1第
10、6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实践环节(8学分)Z19061205教育见习2第1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Z19061206教学技能训练2第3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Z19061207教育实习2第4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Z19061208教育研习2第4学期进行化学化工学院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听学术报告、专家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学校或省级研究生论坛报告会、研讨等。须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主讲报告至少1次。化学化工学院附件1: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L黄梅等著.化学教学策略论.科学出版社,2012.2.马艳秋,王良.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
11、3.二、专业学术期刊1 .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 .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3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4 .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5 .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学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6 .中小学管理.北京市教委主办.7 .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8 .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主办.9 .化学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10化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附件2:学位课课程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编号:G19000001一、计划总学时:32_学分:Z开课学期:L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亓闭卷考试或
12、撰写论文二、适合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所有方向三、预修课程:本科生公共政治课程四、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伟大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并能联系实际,增强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领悟能力,提高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五、教学内容: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和依据;特殊的历史起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特殊的经济模式: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特殊的政治体制: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特殊的意
13、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多样化统一起来的社会主义;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其建设。六、主要参考书:L德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编译局译,2005.2 .薛俊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共中央编译局译,2013.3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人民出版社,2006.5 .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综合英语课程编号:G19000004一、计划总学时:32学分:2
14、开课学期:J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闭卷)二、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的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预修课程:大学英语四、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学生今后的英语高级课程和专业英语的学习、论文写作及未来职业、事业发展服务。五、教学内容:1 .HumanReflections:人类的婚姻与情感的实质与定位2 .Sile
15、ntLanguage:跨文化交流的身体语言悖论3 .LifeExperience:独处的价值与美德4 .Career:择业和职业设计应该从娃娃抓起5 .Friendship:中年交友的困惑与释然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L王同顺主编.新发展研究生英英语综合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 .王同顺主编.多维教程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曾道明、陆效用主编.研究生综合英语.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王玉雯等主编.新世纪研究生英语教程:综合英语.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翻译与写作课程编号:G19000006一、计划总学时:16学分:,开课学期:授课
16、方式:课堂教学与研讨考核方式:考试(闭卷)二、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的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三、预修课程:大学英语四、教学目的:本课程翻译部分旨在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及常用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熟练技能。其以翻译知识为先导,英汉语言的对比为基础,翻译技巧为主干,通过讲解,范文赏析,译文对比,练习和讲评等具体措施为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双语的转换能力,使学生们掌握大纲规定的必要的翻译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写作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英语写作能力。本课程通过要点讲解、范文学习和写作实践,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与论文摘要等写作要领,做到语言正确、得
17、体,文体恰当,内容充实。五、教学内容:翻译部分:翻译的概论(定义、标准和过程);英译汉的技巧;汉译英的技巧;短文翻译写作部分:绪论;段落写作;短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六、主要参考书:L袁锡兴、杨若东.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8 .申雨平、戴宁,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0 胡文仲.
18、实用英语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1 马衰.标准英语写作:从中式英语到地道英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秦寿生.实用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范红.英语商务写作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教育原理课程编号:Z19140001一、计划总学时:出_学分:之开课学期:L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考核方式:论文二、适合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所有方向三、预修课程:本科生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四、教学目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讨论为辅。教师讲授力求概念清晰、观点正确,结合教育案例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讨论时采取共同参
19、与、百家争鸣的方式进行,学生事先作好准备,写出发言提纲,教师要适当加以评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全日制教育硕士较为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创造出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等;使全日制教育硕士了解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及各种教育思潮,开阔视野,放眼世界。五、教学内容:14 教育学的发展15 教育本质16 教育价值17 当代教育与人的发展18 当代教育与社会发展19 知识转型与课程变革20 教育制度21 当代德育理论22 世界教育改革六、主要参考书:L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
20、育科学出版社,2005.2.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英沛西能著,王承绪,赵端英译.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 .傅维利主编.教育问题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毕淑芝,王义高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郑金洲L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 .焦锋.教育学基础与案例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编号:Z19140002一、计划总学时:卫学分:2开课学期:L授课方式:讲解、讨论与自学相结合考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日制 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指导性 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