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1).docx
《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1).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期,更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下游上千万人口饮用水水源地的新定位,全面建设特别生态功能区,推进高质量深绿发展,开启新时代美丽建设新征程的加速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背景、全省建设“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下,随着高铁时代、数字化时代、亚运时代的来临,全县推进“生态富民、深绿崛起、融合创新”将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县域高标准保护、高水平转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将迈入崭新阶段。将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区、城乡融合生态富民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对于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基础,高水平建设特别生态功能区,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生态特区魅力风景线具有重要意义。一、现实基础(一)“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十四五”时期,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保护要求,全力推进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大力推进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治污水、治气治霾、土壤治理、生态保护、风险防控、
3、监管能力建设、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七大类工程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较好地实现了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了“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I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一流、全市第一,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总体目标。至2025年,除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I类的比例和库区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级2个指标外,其余“十四五”规划目标均达到或超额完成目标,规划的41项重点工程均按要求完成,达到预期成效。表1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标性质标类别号指标名称2015年基准值2025年目标2025年完成情况束性指标境质三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I类的比例(%)6
4、7.710066.7劣V类水和黑臭水体000细颗粒物(PM2.5)浓度(gm3)393520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869096.27染减排现行总量控制指标五年累计削减比例(%)化学需氧量26.48上级下达rl兀成上级下达目标氨氮17.92氧化硫5,8氮氧化物28.46国家“十四五”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上级下达兀成上级下达目标期性指标7染防CZx/口省控断面水质好于Il类的比例(%)100100100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00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100O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稳定增加/色指标础设施1城市污水处理率(%)83959
5、7(预估值,省级最终尚未下达)态环境2出境断面水质I类达标率(%)1001001003库区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级(TLI)31.13030.964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全省前5全省前列全省前列5森林覆盖率(%)75.275.378.63村环境6秸秆综合利用率(%)86.69095.42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51001008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99999农村生活污水纳管率(%)82.28592态文明建设O生态环保资金投入比例(%)4.5大于4.54.8%(二)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十四五”时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发展战略,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着千岛湖的
6、一湖秀水,坚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建立完善千岛湖环境质量管理规范,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全方位提升环境质量,举全县之力完成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完成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进一步优化保护格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千岛湖保护立法,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省政府批复设立特别生态功能区。L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十四五”期间千岛湖水质总体保持为优,2025年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全国重要水库中排名第4o2016年以来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I类,地
7、表水交接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连续三年获得省市农村治污优胜县,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2025年获得“大禹鼎银鼎。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2%,较2015年大幅提高10.2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下降至20ugm3,较2015年下降48.7%,被评为首批“省清新空气示范区”。林木蓄积量居全省第一,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8.6%,成功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任务。2、生态环
8、境保护持续加压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坚持高标准保护。打响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攻坚战,对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开展“拆、退、改、整、控,以“不折不扣、不留余地、不留死角、不留尾巴”的鲜明态度,拆除各类生态敏感点及环境不协调建筑3885万平方米,完成整治项目217个。出台千岛湖临湖地带建设管控办法,健全完善临湖地带建设管控、一巡多功能等机制。编制千岛湖临湖地带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千岛湖临湖地带产业准入。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千岛湖配水工程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完成硬隔离。3、生态制度领域创新活跃2016年发布了全国首个县级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千岛湖标准”,全面打造要
9、求更高的环境准入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严格的环境监管标准和更优的环境质量标准。2019年进行修编,进一步提标增效,打造“千岛湖标准2.0”版本,对污染零容忍。新安江-千岛湖流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探索第二轮、第三轮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为全省与全国流域生态补偿体系的建立和推广提供经验。新设置专门机构“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和“生态产业与商务局”,统筹千岛湖综合保护和经济发展工作。4、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出台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优化生态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机制更加完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建了
10、一批具有特色的千岛湖生态发展模式,如全域旅游、环湖绿道经济、百源经济、特色小镇经济、深绿产业等,重点打造大健康、水饮料、有机食品、旅游度假、运动休闲、会议会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深绿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新模式。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5.4:40.3:44.3优化至2025年的16.0:25.9:58.1o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5、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扩建汾口、坪山、界首、临岐镇、大墅镇、枫树岭镇、梓桐镇等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实施城西、南山、坪山三座污水处理厂再提标改造工程,排放标准优于一级A标准,达到2
11、版“千岛湖标准”。统筹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3个乡镇所在地以及经济开发区、汾口、临岐、文昌等工业聚集区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村建成污水管网3177.2千米、化粪池7.85万只、污水处理终端2067套、人工湿地1549处,建立乡镇运维工作站,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率IC)0%。加强湖区垃圾打捞,增加4艘垃圾打捞船和5道拦网建设等。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建成光大环保垃圾焚烧厂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光大二期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实现县域全覆盖,完成城区集中投放点270个提升改造,垃圾密闭清运率达100%,城区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o6、环境治理能力
12、有效提升完成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全面的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县级藻类监测实验室,基本建成12条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湖区藻类监测系统。建立千岛湖水质预警业务化运行管理平台,构建了具备数据收集、分析、预警发布一体化的预警系统,采用智能化预测预警导航+人工追踪巡测确认”的方式对库区藻类异常增殖风险进行评估,实现未来7天千岛湖水质水华情况的预测预警。强化在用车排气达标监管,机动车“三站合一”检测站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千岛湖论坛,组建高端智库和专家援助团,成立千岛湖水环境研究所、千岛湖水库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不断加强千岛湖保护科技支撑。持续深入与上游安徽联动保护工作,创新推出浙皖
13、两省河长先遣队及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党建联盟等共保模式。(三)“十四五”期间短板与问题尽管“十四五”以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仍存在一些短板与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L水环境质量方面:一是部分断面氮、磷超标现象存在,上游污染物输入影响较大。“十四五”期间,千岛湖总体水质符合I-H类标准,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湖库断面中靠近上游安徽,受上游来水输入影响较大的威坪林场断面水质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超出H类标准,近年来达到3类水质标准,小金山国控断面总磷浓度呈明显上升;二是千岛湖富营养化指数呈上升趋势。2017-2019年千岛湖库区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别为29.99、30.05、3
14、0.96,呈现逐年缓慢上升趋势,目前达到中营养状态;三是藻类异常增殖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在春、夏季节易出现硅藻、蓝藻的突发性增殖,局部库湾存在水华的风险压力持续存在。2、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改善提升难度较大,臭氧(03)因子超标天数比例上升,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的协同防控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机遇挑战“十五五”时期,县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突破前所未有,同时面临的挑战攻坚压力也愈加突出,要充分把握机遇,妥善应对挑战风险,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生态环境领先地位。(一)机遇L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顶层设计曰益完善“十四五”以来,
15、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理念的持续深化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为推进“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保护提供了有利契机。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赋予我省“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新嘱托,为生态环境保护锚定新高度。顶层设计的日益完善为“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强大的政治基础。作为“两山”理念早期萌发地和率先实践地之一的,将全面落实国家与省市部署,以更高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绿经济高质量发展。2、以特别生态
16、功能区建设为使命的创新改革深入推进2019年设立的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承担着40项重点改革任务,旨在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系、探索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形成城乡融合民生幸福的新模式,对于深入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示范带动效应。建设特别生态功能区有利于推动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和省际、市际交界地区合作共保,在绿色美丽长三角和全省大花园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3、以深绿产业为主导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加快建立“十五五”时期
17、县将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康美千岛湖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理念,努力加快成为生态景观、生态旅游、生态制造、生态农业等优质生态产品的供应基地和展示窗口。同时,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全县经济结构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经济基础稳步提升,增长方式加速转变,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同时也为转型升级、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4、以数字化赋能生态保护为方向的科技保障全面加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18、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执法监管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将大力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力量。以“智慧环保”平台为依托,利用数字赋能监测预警,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控体系和水生态预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千岛湖生态环境状态的变化状况,建立数字化的生态环境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将全面推进千岛湖生态环境管理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二)挑战尽管奠定良好基础,面临新时代新机遇,“十五五”时期县生态环境保护仍旧面临诸多挑战:Is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倍增千岛湖功能定位从战略水源地转变为现实饮用水水源地,敏感生态环境的保护压力倍增,而目前以千岛湖水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全领域、全过程、全地
19、域系统治理仍存在不少短板,水生态安全的环境风险隐患尚未全面消除,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与管控。2、全域系统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五五”时期,千岛湖的保护需要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单一要素的点源治理转变为全域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农业、林业、工业、生活污染等方面的污染防治,特别是针对千岛湖流域范围内大量的农林业种植活动与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要进一步加强防控治理措施。3、环境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有待加强;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较落后,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处理要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管网破损、终端出水水质排放标准不严等问题。固废处置现状与“无废城市”要求还
20、有一定差距,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处置能力还有短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千岛湖标准”2.0版本的实施,要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要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再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4、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亟待解决作为首创于的生态“特区”,县全域被纳入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范围,是生态文明建设“从0到1”的突破,现有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保护任务需求,生态制度改革仍需攻坚克难,“十五五”期间,需要在制度上有所创新,建立符合特别生态功能区要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面保障千岛湖的保护水平走在全面前列。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21、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围绕“共建特别生态区、共享康美千岛湖、共创特色新窗口”总体目标,以千岛湖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核心,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推进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以生态环境管理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加快推
22、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生态特区魅力风景线,全面夯实新时代美丽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一)基本原则L生态优先、低碳引领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全面协调,绿色发展。2、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合理运用数字信息化时代科技手段,摸清污染源头,科学精准施策。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以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统筹水陆、城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系统科学推进大保护。3、全民行动、社会共治以公开推动监
23、督,以监督推动落实。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管,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保千岛湖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4、数字赋能、深化改革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深化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手段,推进制度的有效整合、衔接协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三)目标指标L总体目标展望二O三五年,高质量建成特别生态功能区,率先基本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追求的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科学、系统、智慧保护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 保护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