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旅游总体规划定稿.doc
《玉溪市旅游总体规划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溪市旅游总体规划定稿.doc(2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溪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第一章 旅游业巨系统分析提要:从多元、多维、多视角分析了玉溪市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态势、成绩与问题,勾勒了所依托的国民经济总量未来20多年增长态势及其奋斗目标。一、区位系统分析(一)天文区位系统玉溪市位于北纬23192458,东经1011610319之间。(二)自然区位系统玉溪市地处滇中高原,它是云贵高原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属于珠江水系、红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自然地带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主体部分为中亚热带高原,西南部分为南亚热带干热河谷自然亚区,全市立体性自然带谱分布明显,尤以红河干热河谷至哀牢山垂直带谱变化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是云南自然景观的缩影,为旅游者提
2、供欣赏大自然多样性的最佳区域。(三)行政区位系统玉溪市为云南省十六个地州市之一,历史上在先秦时期为古滇国核心地带。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爿羊爿可 郡,华宁属毋单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置益州郡,郡置设滇池县(晋宁)、双柏县(易门)、俞元县(峨山)等;蜀汉时属南中;南北朝及隋代设南宁州,实为爨氏所控制;唐设南宁都督府,后为南诏拓东节度使辖地;宋时为大理国所属;元为中书省辖地;明代分属昆阳州、澄江府、临安府、宁州、元江府;清承明制,分属云南府、澄江府、临安州、新兴州、元江直隶州等;民国时期废府设道,玉溪市又分属蒙自道、普洱道、滇中道。1950年1月成立滇中区人民行政专员公
3、署,同年3月改称玉溪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玉溪撤县改市(县级);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南省玉溪地区建立玉溪市(地级市),下辖红塔区(原玉溪市)、江川县、澄江县、华宁县、通海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总面积15285Km2,总人口196万人。市域内居住有彝、哈尼、傣、回、白、蒙古、苗、拉祜等少数民族,1951年5月全国最早设置的彝族自治地方峨山彝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峨山彝族自治县)就在本市境内。(四)国际区位系统以滇池抚仙湖星云湖为核心的滇中地区,早在先秦时期便构成了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过丝绸之路西南道、“马援故道”、“茶马古道”以及“步头路”等便和东南
4、亚、南亚、中亚乃至西亚等地区发生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1992年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江川县、澄江县、元江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相继对外开放,表明了玉溪市社会治安稳定、交通情况良好,接待条件达标。自1992年云南省批准开辟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9.66Km2,成为玉溪市对外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开发新兴产业和技术、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现代化高新产业的经济试验区。亚洲开发银行发起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包括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和中国云南省,玉溪市处在昆明曼谷陆上交通的必经之地,具有广阔国际合作前景,随着东南亚金融风波的缓解,次区域经济复苏,中
5、国大西南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强化,玉溪必将从中受益,同时也为次区域合作做出自身的贡献。(五)交通区位系统地处滇中的玉溪自古便为交通要冲,如唐代以来开辟的通海大道,佛海大道,盐茶道、新驿道等形成了早期的交通网络。1929年在玉溪境内开始修筑公路,至解放时仅修筑160Km。国道213线贯穿玉溪市南北,成为陆上交通的大动脉,该线在境内全长254Km,其中昆(明)玉(溪)段88Km建成双车道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因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为迎接99昆明世博会将其拆除,重新大规模改造成六车道高速公路。它将成为对玉溪市发展起重要拉动作用的交通动脉,。目前全市正在贯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
6、方针,加紧修筑玉溪元江、玉溪江川、澄江江川、通海大梨园、易门安丰营、大开门新平、江川华宁、元江磨黑等一、二级公路、以便形成以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骨架、经济干线、旅游干线为纽带,连接八县城和主要旅游景点的高等级公路网。昆明河口铁路为我国现保留的少数米轨最长线,它始建于1903年,全长465Km,1910年通车,在玉溪市华宁县境内路段长30Km,设有禄丰、糯租和盘溪三个车站,其中盘溪为中等站,其余系小站,现有昆、河对开客车在此停靠。昆明玉溪铁路系标准轨、玉溪自筹资金修建的地方铁路,由昆明铁路分局与玉溪市联合经营。从中谊村经宝兴铁路至昆明站接轨, 1989年开工,1994年通车,运
7、营里程56.3Km,沿途设有大古城、莲池、玉溪、玉溪南站四个车站,13个货场。玉溪南站的南北货场能力达583万吨,包括矿石、煤炭、木材、粮食、蔬菜、综合六大货场。该线原仅开行货运列车。在昆玉高速公路重建期间开通了昆明玉溪对开客车。二、自然环境系统分析(一)地质地貌系统玉溪市域处在大西南复杂的地质构造系统中,境内有两大一级构造,红河断裂带将其一分为二:杨子准地台在红河断裂带的北东部,内含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峨山断裂构成分野线:川滇台背斜和滇东台褶带。川滇台褶带又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所组成:滇中中拗陷和易门峨山隆断束,脚家甸化念元江断裂是其分界线;滇东台褶带只有三级构造单元昆明台褶束。兰坪思茅褶皱系
8、在红河断裂带的南西,市域只有二级构造单元墨江绿春褶皱带,其中又有二个三级构造单元:哀牢褶皱束与墨江禄春褶皱束,由哀牢山深断裂将其分为北东与南西两个组分。杨子准地台与兰坪思茅褶皱系两大一级构造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类型、沉积建造、构造形式各具特色。本市域受晋宁运动、澄江运动、加里东运动、华里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奠定了地貌形态的基础。复杂的地质结构,多样性的岩石类型,在新构造运动以及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山地高原为主的地貌格局,它占全市总面积的90,其间交错分布着山间盆地、宽谷、峡谷、低山、缓丘,元江峡谷又成为不同地貌形态的分界线,
9、元江(红河)以东为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是玉溪市的主体;元江以西则属滇西纵谷高山区,分布着一系列的山地、峡谷和宽谷坝子,但在玉溪市域只占一小部分。元江以东的高原区主要因断陷及河流切割而形成的山地,均属中山。高鲁山(2614m)、梁王山(2820m)、太平山(2466m)、磨豆山(2663m)、大水井岩头(2623m),均系碳酸盐山地,受断陷、流水和喀斯特综合作用而形成东部的地貌骨架,有的可开发山地旅游目的地,如梁王山。元江以西的哀牢山脉,被断裂夹持,从北西向南东延伸,市域内长达130Km,宽10Km,山体高大,山峦起伏,山势陡峭,相对高差2000m,有名的山峰有岬介山(3110m)、磨岩山(31
10、65.9m)、大白岩山(2882m)、南达河源山(3000m)、郭家山(2572m)和养神庙山(2390m),均为深变质岩组成。市内的盆地(俗称坝子)以断陷湖盆为主,代表性的有玉溪盆地(147.6Km2)、澄江盆地(76.8 Km2)、江川盆地(55 Km2)、路居盆地、通海盆地(110.4 Km2)、阳宗海盆地。断陷河谷盆地有元江盆地(30.1 Km2)、峨山盆地(包括小街、合计25.6 Km2)、华宁盆地(15.6 Km2)、盘溪盆地(26.1 Km2);河谷盆地则以新平为代表(16.3 Km2)。上述盆地不仅是玉溪市的主要农业区,亦是城镇和人口密集区,许多旅游项目均集中于此。玉溪市四个湖
11、泊的湖岸地貌分别由基岩湖岸、砾滩、沙滩、泥滩所组成。岩岸系陡峭的基岩,为不同时代的页岩、砂砾岩、石灰岩、白云岩及玄武岩,在抚仙湖、阳宗海东西两岸和星云湖东岸皆有,并可以见到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砾滩由砾石、沙砾组成,由陆向湖分为四个带:激流冲击带、回流带、缓冲带和波浪筛积带,一般宽35m,平均坡度810度。抚仙湖沿岸大部分为砾滩。泥滩为粉砂及淤泥质,坡度仅12度,杞麓湖几乎沿岸皆是,表明湖泊进入消亡期。(二)气候系统玉溪市地处低纬度的高原上,海拔高差悬殊,地貌结构复杂,形成了多样性气候类型。主要特征为:四季温差小,春秋紧相连。在高原面上气温年较差多在1013之间,除少数高山,峡谷区冬无严寒(最冷
12、月平均气温在8以上),季节较短(在60天以内),夏无酷暑,最热月平均气温22以下,无夏季可言,使春秋两季相连,长达9个月以上,这为旅游者出行和度假游览提供了极大方便,也十分适宜人居与生活。干湿分两季,日照时数多。玉溪受印度洋、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气候系统影响,形成冬干夏雨,干湿分明,日照丰富的特点。干季为11月至翌年4月,主要受南亚次大陆干温气流及西伯利亚南下干冷空气影响,晴多雨少、日照丰富,最冷的三个月(12翌年2月),降水仅占全年的46。湿季(510)月受两大洋暧湿气流影响,空气湿度大,云雨增多,日照减少,集中全年降水量的8086,而68月则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极利于农作物生长。以降水而论
13、全市差别较大,年平均在669.92414.4mm之间,由河谷向高山呈递增式,哀牢山为全市最高值,元江坝则系最低值,市府所在的玉溪盆地区年平均降水881.9mm,最多年份与最小年份相差494.0mm。从全市气候区划分,北热带在元江、绿汁江900m以下的河谷区,10的年积温75008700,最热月2529,最冷月1416;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1,最热月平均气温2225,最冷月平均气温1114,10的积温60007500,在盘溪、华溪、高大、化念、大开门、绿汁、十街等9001400m之间的地带;中亚热带的范围在玉溪市占范围较广,包括海拔14001700m的玉溪、江川、澄江、通海、华宁、易门、峨
14、山、新平等盆地,年平均气温1618,10的积温50006500;北亚热带在各盆地边缘的17002000m之间的半山区和山区,南温带区在2000m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214,最热月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57,10的积温不足3900,无霜期190220天,热量不足,但夏季适宜避暑。玉溪市多样性气候,既可避暑,又可避寒,加之工业污染小,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释放量大,特别适宜于休疗养旅游。(三)水文系统玉溪市域分属于珠江水系与红河水系,虽都不是源头,但却处在上游地段。高鲁山脉经黄草岭、高丰、总果至富泉李家山一线,成为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此线以东的南盘江属于珠江流域,境内径流面积
15、5013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3;分水岭以西,径流面积9989 Km2,占全市面积近2/3;另外,尚有澄江东部23 Km2属长江流域;新平西南及元江西部的部分地区属李仙江流域,其下游在越南亦并入红河水系。因此,玉溪市的水文区域由红河水系、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所组成。境内湖泊包括杞麓湖(亦称通海湖),为断层陷落形成的构造湖,在正常水位条件下(1797m),湖面积42.3 Km2,湖容量1.94亿m3,径流面积363 Km2,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7662万m3,湖水由石灰岩伏流入曲江。由于围湖造田,过量放水,湖面积缩至37.1 Km2,加之上游修建25座10万m3以上的水库,拦截水源,入湖水量逐
16、年减少,使湖泊几近干涸,后来立下拯湖碑,湖水方得以恢复。随着地方工业与乡镇企业发展,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星云湖又称浪广海,面积39 Km2,湖容量1.3亿m3,径流面积325 Km2,每年由星云湖流入抚仙湖的水量为2500万m3。1986年江川县建立保湖碑,但湖水污染近年日趋严重。抚仙湖地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湖泊面积212 Km2,平均蓄水量189亿m3,是云南蓄水量最多的湖泊,系高原断层陷落构造湖,多年平均来水量2.135亿m3,除了沿湖农业用水及湖面蒸发,净来水量为1.107亿m3,由海口河年出湖水量1.167亿m3,湖水最深达151.7m,平均水深87m,为全国第一深湖(不含跨国湖),
17、湖水大部分仍为一级水质,湖水清澈,透明度达8m,但局部地段已经开始污染。阳宗海地跨澄江、呈贡、宜良三县,亦为断层陷落湖,湖面积31 Km2,湖容量6.02亿m3,澄江占12.1 Km2。全湖总径流面积192 Km2,而澄江则占134 Km2,多年平均入湖水量6130万m3。玉溪境内的湖群,地域集中,品质各具特色,可统一规划,开发成大型旅游度假地。其中尤以抚仙湖条件最佳,已批准为抚仙湖星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可优先开发。市域范围内有出水量0.01 m3/S 以上的泉水194处,其中150处分布在珠江水系。以温泉形式出露地表的地热泉33处,华宁占13处,元江有10处,水温最高者达94
18、属高温热泉,华宁盘溪温水塘出水量居全市之首,达到166L/S。江川早街、螺蛳铺、峨山大龙潭、澄江热水塘、通海温水塘、易门老凹村、华宁洗澡塘、青龙镇、通红甸、温水塘、六得河等均有温泉出露或地热异常现象,有的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有的可以发展养殖等。(四)生物系统玉溪作为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美誉之称云南的重要组分,加之境内多样性自然环境,同样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的植被覆盖率达到40,其中森林覆盖率26,灌木林覆盖率为16。主要植被类型有云南松林、湿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林、苔藓矮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暧性稀树灌木草丛、华山松林、思茅松林、以及高
19、原湖泊水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系统。在各种植被类型中,云南松林作为特有的优势地方种森林类型,是玉溪市森林林分的主体,占全市优势树种面积的70,典型的风景林区已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干热河谷稀树灌林草丛分布在元江、新平海拔900m以下的热谷区,代表性的禾本科植物有扭黄茅、香茅、龙草、莎草、飞机草等;灌木多为肉质、旱生和硬叶多刺植物,如霸王鞭、仙人掌、牛角刺、落地生根、刺茄、龙舌兰和剑麻等。小乔木主要有天干果、千张纸、白头树、清香木、余甘子、厚皮树、火绳树、木麻黄、虾子花、白头树等。大乔木则以木棉、酸角、榕树、夙凰木等为主。玉溪的孑遗植物有天麻藤科、银杏科和蕨类中的桫椤科等。玉溪市的野生动物有500多种,
20、包括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在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珍贵动物18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黑长臂猿、云豹、灰叶猴、绿孔雀。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斑羚、林麝、水鹿、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短尾猕猴、穿山甲、金鸡、白鹇、红腹角雉、原鸡。多样性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美化了旅游环境,而且也构成了旅游内涵,例如古树名木以及将来可以开辟为观赏游览对象或作为有特殊限定的狩猎对象。三、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一)中国旅游业处在大发展的新时期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建造成世界第一大产业。如今其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以上,全球国际旅游创汇4447.7亿美元,比1998年中国对外贸
21、易进出口总额还多40,由此可见其经济总量和影响力度。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新战略,表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又作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这均有利于旅游业大发展。当前,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社会商品供应从短缺经济转化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不断开辟消费新领域,扩大城乡居民就业面,加快货币回笼,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旅游业将发挥其特殊功能。因此,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和重要产业。中国旅游业19781998年累计创汇达782.02亿美元,在世界
22、上的排序从第41位升至第7(创汇)和第6(人数)位,其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速度。1999年接待海外旅游者727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843万人次),旅游创汇141亿美元;国内旅游者达7.19亿人次,创收2831亿元,旅游总收入4002亿元。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年预测,中国2020年时将成为世界首位旅游目的地。1999年1月世界旅游组织再次确认这一预测的严肃性。根据国家初步拟定的“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标预测,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将从1998年的3437亿元,预计到2005年7500亿元,2015年1300017000亿元,2020年则可达33000亿元,相当于当时全国GD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溪市 旅游 总体规划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