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研报告共8篇.docx
《玉米调研报告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调研报告共8篇.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米调研报告(共8篇) 第1篇:玉米产业调研报告延川县玉米产业深加工项目调研报告马家河园区办聂开伟一、玉米产业项目背景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好。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产品的生产:一是玉米淀粉,主要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二是淀粉糖,它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高级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三是变性淀粉,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四是酒精,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
2、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玉米深加工项目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产品附加值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对玉米的精深加工,提高其产品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振兴当地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玉米产业项目内容延川县依托延安地区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利用高、新、先的玉米转化技术,形成年深加工玉米30万吨的规模是比较现实的,重点发展以下四类企业:(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等;(二)提取食品、医药添加原料产品;(三)高品质饲料系列;(四)工业酒精、食用酒精、调料(味精)等产品。 下游产
3、业可以带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深加工产业:玉米纤维浆加工,饲料加工,板材加工,秸秆压块加工等三、玉米产业项目建设优势1、资源优势:以延安地区玉米产业发展来看,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病虫害较少,易于田间管理,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新技术和良种不断推广,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延安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未来四年新增土地50万亩,再加上原有种植面积,未来延安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将突破300万亩。延川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5万吨以上,玉米秸杆年产量可达8万多吨;周边区域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量75万吨,未来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原材料价格低廉,供应丰富,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理想选址。
4、同时,依托延川县周边地区丰富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资源,引进配套的深加工企业,也可利于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配套的食品加工企业,这样就能形成玉米产业深加工的 “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使延川县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产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2、区位优势: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南北宽51.5公里,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距延安市80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全县辖8镇6乡,346个行政村,人口19万人。延川是延安的北大门,也是延安乃至陕北的交通枢纽,210国道、
5、205省道和渭清线穿境而过,延水关黄河大桥贯通秦晋。3、政策优势:延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对引进企业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主动为企业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4、市场优势:玉米产业因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麦芽糊精等,特别是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等行业,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可观。四、玉米产业项目效益该项目在延川原料充足,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实际,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切合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强。
6、第2篇:岐山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岐山县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经实现,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护全县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做如下调研。一、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全年生产玉米鲜秸秆64万吨以上。(亩均产秸秆按2吨计算)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
7、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县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利用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秸秆青贮、机械化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秸秆低碳燃料加工等技术已在我县逐渐崛起。1、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虽多样化,但综合利用率不高。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加工为饲料青贮、秸秆机械化还田或高留茬覆盖、回收秸秆使其变为秸秆燃料及用作农村生活燃料四种。据统计,全县从事秸秆饲料加工户年产量500吨以下的9户,1000吨-3000吨的3户,3000吨-5000吨的5户,5000-10000吨的4户,建立青贮窖21个,年秸秆饲料青贮量为5.76万吨;成立了1个从事秸秆低碳燃料加工
8、的秸秆联盟组织,年加工低碳燃料0.25万吨;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3.2万亩,还田量达6.4万吨;用作农村生活燃料的约为3.0万吨,四项合计15.41万吨,利用率仅达到24.1%。从调查看出,虽然综合利用形式多样,但利用率还过低。大部分秸秆被丢弃在野外无人管理,秸秆焚烧现象仍十分严重。2、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掌握的程度不高。秸秆饲料青贮技术虽然已推广了近5年,但大部分农民对其技术还缺乏了解,掌握不全,青贮的饲料容易变质、发霉,动物无法食用。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未大面积推广,致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数量难以提高。低碳燃料这一新技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都很少亲眼目睹,更不用说农民了。二、制约玉米秸秆综合利
9、用的因素1、认识问题不到位一是长期以来,政府本身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重视程度不够,综合利用上缺乏统筹规划,政策不明朗。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二是群众在没有看到玉米秸秆立竿见影效益的前提下,为了省工省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将其丢弃野外,根本不会去想环境污染方面问题。再者农民认为玉米收获受时间影响不大,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青贮收获机费用高,又轧地,不合算。2、机具落实不到位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加之机具性能、价格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国家对此类机械进行了补贴,但面对价格昂贵的各类机具群众还是“望
10、而却步”。更不用说宣传极少的秸秆青贮机和低碳燃料加工机械。截止目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仅114台,秸秆还田机50台。在对20户联合收获机调查中,10户机手认为价格昂贵,作业时间短,投资回收期长,加之玉米收获各地差异不大,机手认为跨区作业意义不大;10户机手反映地块小,行距不统一,收获效果差,所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3、示范宣传和政策扶持不到位由于政府本身对秸秆资源的利用不明朗,近几年只是把秸秆焚烧列入了一时日程,且在“三夏”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忽视了秋冬季玉米秸秆焚烧的问题,甚至引发火灾。其次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而大量的玉米秸秆用途如秸秆
11、堆沤、腐烂、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先进技术在我县没有被广泛宣传应用,扶持的力度、范围小,群众认知度低。三、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对策1、加强领导,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的良好氛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切实把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搞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农业部门指导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种植;农机部门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加速相关技术和机具的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组织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
12、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环保部门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及时依法查处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2、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秸秆机械化收集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农机合作社、民营联盟企业力量,促
13、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特别在我县一年两熟地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3、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目前,全县玉米秸秆除青贮、低碳燃料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25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000台,而全县现有机械不足2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8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县尚需深松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5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5000
14、万元不止。由于受传统种植_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 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对应的激励措施,加大作业补助,极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购机用机积极性。4、加强农机、种植、畜牧三者的协调二是畜牧养殖户、玉米种植户、农机户三方协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土地零碎,种植户出售玉米秸秆不是十分顺利,这就要求种植户和养殖户必须提前定好协议,并按照机械作业进度及时将秸秆运送到青贮地点,三秋时节一环节的脱节,所以农机部门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合理协调三者的关系,使整个运作过程顺畅。第3篇:关
15、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
16、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
17、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
18、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发动机烧机油。液压油管断裂漏油。传动链条断数多。变速箱弯曲。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
19、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
20、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二、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
21、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
22、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三、发展前景玉米收获机
23、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是玉米收割机到推广应用的时候了;二是农民群众在补贴资金的引导下,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起来了;三是农民群众在中央“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有钱了;四是玉米收割机性能基本成熟了,生产厂家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五是再度加大玉米收割机的补贴资金力度,玉米机械化收获就基本实现了。第4篇: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发布时间:( -11-26 15:43:15来源:省粮食局.调控处 )我省今年玉
24、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玉米为我省秋粮主要品种,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近一半左右,既是种粮农民增收的基本来源,也是粮食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的优势品种。因此,做好我省玉米收购工作,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掌握我省玉米生产情况,了解各类收购主体发展经营状况,研究当前收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指导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近期,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秋粮收购工作专项调研,并深入西安、渭南两市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个体粮商和售粮农户进行实地考察、座谈,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现综合各市上报的调研报告及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米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