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家庭教育PPT课件.ppt
《暑假里的家庭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里的家庭教育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暑假里的家庭教育 主讲人:许红玲暑假里的家庭教育一、健康快乐过暑假(一)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暑假?(二)孩子的假期生活需要家长的引导(三)用父母的智慧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四)孩子的假期该怎么过?二、暑假里的安全教育(一)安全事故知多少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溺水事故(二)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怎么做 一、健康快乐过暑假(一)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暑假?1、暑假即将来临,两个月的闲暇时间,让孩子利用假期来继续学习、还是让孩子好好地玩让玩吧,怕孩子玩疯了。不让玩吧,毕竟是放假了,也该让孩子放松一下。-有一个对家长的调查,内容是关于孩子闲暇教育的通过刚才对家长的调查问卷,在座的每一位对孩子假期的安排,想
2、必在心里都会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咱们再来了解一下孩子对以往的假期有什么样的想法 七成学生假期“快乐”问卷:“总体感觉假期过得快不快乐?最快乐的是什么?”有56名同学填写了“很快乐”,15名同学填写了“快乐”,共占约七成,填写“不快乐”的占一成,其余地填“一般”。对于快乐的事情,有代表性的是说“钢琴过级”、“到地旅游了”、“游戏过关了”、“英语有了提高”、“不怕写作文了”、“会心算和口算了”、“帮爸爸妈妈干活了”、“改掉坏习惯了”、“和爸爸去餐馆了”等等。(二)孩子的假期生活需要家长的引导1、上网打游戏看电视成为孩子休闲首选2、家长不放手,孩子“玩无趣”3、变堵为疏 教育不是“禁止”4、建议:
3、玩和学习暑假生活的两条主线1、上网打游戏看电视成为孩子休闲首选 -放暑假了小林带回家一封学校发出的家长信,信中明确列出了孩子们在假期不能做的事情,其中严禁玩包括网游在内的所有电脑游戏被排在首位。为了严格执行学校的暑假要求,放假后小林爸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中电脑里原有的游戏全部删除,以为这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之后不久,他偶然查看了电脑的上网记录后,大吃一惊。儿子为了玩他最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先用从网上搜索到了这个游戏,在线玩了一段时间,大概觉得不过瘾,后来干脆把游戏下载,藏在一个文件夹里。小林爸爸很惊异儿子如何学到的这些电脑操作,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教过儿子这些,一番审问过后,儿子承认是他给同
4、学打电话,同学一步一步教他做的,面对这么“好学”的儿子,小林爸爸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悲哀?2、家长不放手,孩子“玩无趣”-“难得的长假,带孩子出去玩玩、或者走亲访友,孩子叫累,嚷着无聊。孩子除了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外,似乎没什么好玩的。”对于孩子的“玩无趣”,家长往往无奈地说,他们很担心孩子独自外出会被骗、被欺负、甚至会学坏,因而不赞同孩子和同学之间相互串门。谁知却因此缩小了孩子的交际圈,放假后孩子连个玩伴也找不到。一位家长则表示,因为不会玩,和不知道玩什么,女儿渐渐变得不愿出门玩,进而导致她的体质变差,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受到影响,都小学三年级了连跳绳都不会。一些父母说也试图把孩子从网游中电视里解脱
5、出来,却发现很难改变。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根源在哪里?根源在哪里?根源:(1)不少中小学生到郊外出游时,感觉眼前无美景,提不起一点精神来,“神马”美景都是浮云”。他们最希望赶回家去,看电视、上网。认为现实的景色不美、现实生活不好玩。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做事,就给孩子打开电视或者电脑,孩子从小看电视、玩电脑就成为了一种习惯。(2)“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热衷于给他们报各类兴趣班,这些兴趣班多是绘画、钢琴等坐着不动的活动,孩子们上学后,随着学习任务加重,运动时间更少了,“喜静不喜动”渐渐成为一种习惯。3、变堵为疏 教育不是“禁止”“电脑游戏不
6、是洪水猛兽,你越限制孩子越想玩,不如电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你越限制孩子越想玩,不如指指导他玩,教给他怎样自控,这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导他玩,教给他怎样自控,这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这是一位学生家长方先生的暑假心得。-方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初中,由于暑假家中没人看孩子,为了禁止孩子上网玩游戏,方先生上班前都会拔掉家里电脑的内存条。白天把儿子留在家里自己写作业,下午儿子会找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学去玩。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儿子没提玩电脑的事情,方先生还挺高兴,可是一次偶然发现儿子和同学经常会去外面的黑网吧,方先生当即把儿子揪回家一顿狠狠地揍了一顿,并把他所剩不多的零花钱全部没收。此后,方先生严格监视儿子的
7、一举一动,白天上班常“电话查岗”,零花钱更是一分不给,原本以为这下儿子能消停一点,但不久他又发现了儿子的“异常行为”,儿子狂喝家中的饮料,一箱果汁两天就能喝光,他还自动承担收拾家中报纸杂志的任务,最后,方先生终于发现了儿子的秘密,他把果汁罐、旧报纸杂志都拿出去卖钱了,甚至他还向同学借过钱,趁着爸爸允许他出去玩的机会,又跑到网吧去了,胡同里的那家黑网吧因为受过方先生的“威胁”,已经不让他们进,他们就打车到更远的地方去了解到这些真相,方先生几乎崩溃。眼看着好好一个暑假父子几乎闹得反目成仇,方先生请教了教育专家,最后他决定变堵为疏,以退为进。按照专家的意见,方先生首先把拔下的内存卡插回到电脑上,并且
8、告诉儿子,以后不用到网吧去玩电脑,在家里就可以上网玩游戏,但是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完成当天的功课,他回家会亲自检查,二是每天玩电脑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虽然儿子满口答应,可是,方先生仍然觉得心中不踏实,就在附近的体育馆给儿子报了一个游泳班和羽毛球班,这是儿子最喜欢的两项运动,这样每天上午孩子花两个钟头写作业,一下午都在体育馆运动,留给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钟头。专家认为,家长切忌动辄就“严禁”孩子上网打游戏、严禁”孩子看电视,这样做经常会适得其反,对闲暇教育需要家长有一种开放的思路。4、建议:玩和学习暑假生活的两条主线很多父母一听到“玩”这个字,就会摇头:“玩野了,哪有心思学习啊!”其实,这
9、也是对“玩”的一种误解。“玩”,应该是广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玩”就是一种学习。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一再说他的学习兴趣来自玩益智玩具。他说,他小时候喜欢玩鲁班锁(一中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的接合器),玩着玩着就对建筑产生了兴趣。后来他留学美国,目前在中国从事教育。他教在京外国留学生玩中国的益智玩具,作为启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问孩子,长大了做什么?很多孩子说“不知道”。家长还抱怨呢:你看你看,这么大了,长大了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想干什么能不知道吗?其实,孩子还真的不知道长大了做什么。他们对一些职业的认识只是来自于书本、或者听别人说,没有真正的了解和体验。所以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玩”
10、机会,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说不定哪天哪个活动触动了他的内心,激发了他的兴趣和欲望,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内动力。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共同商议,制定学习、生活和玩的计划。(1)玩,愉快地玩,开心地玩。玩还是很有学问的。最好是教孩子学会合理安排玩的时间,玩得适度。暑假里,孩子本来就是应该开心的,可 以看看优秀动画片和电影,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玩多学少,该玩则玩,不会玩,就不会更好得学,玩得好有助于提高智力,有利于以后更好 地学习。在玩乐中学习,让他学会生活,学会爱人,学会做人。孩子 小,玩得开心痛快,有个好的身体很重要。现在很多初中生物理差,特别是女生
11、原因就是玩得太少,物理差是接触的生活太少了。建议城里的孩子去村里玩玩,村里的孩子去城里玩玩。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回老家或者住亲戚过几天城里的生活或农村的生活。中央2台变形记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变形计让主人公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也让他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一个父亲在暑假,把13岁的儿子送到城里朋友家住一个月。朋友对这个孩子说:你爸爸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爸爸的,所以我们是平等的。每天早晨你要自己起床,我不会喊你,然后自己做早饭,把碗刷洗干净。我每天要去上班,不可能总陪你,所以你
12、想去哪里玩,自己要先查好路线,确定坐哪一路车,要记着按时回家,晚上要按时睡觉。一个月之后,孩子回来,判若两人。(2)学习。教育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学习的能力是人类的先天特性,但更需要后天培养。最优秀的教育无非是使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从本质上讲,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在假期的任务最好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学习才有效率。玩好不是放弃学习,这两者之间应该不矛盾。要让孩子真正地理解和知道,原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是应付不了考试的,是不能适应将来生活的,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活动。暑假里除了安排孩子在学校不能参与的活动,开扩孩子的视野并
13、让孩子充分休息之外,还要适当安排孩子学习,可以引导孩子自学,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暑假引导孩子学点什么?学习有课外的和课内的。学习有很多种,可以学习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或者说学生自己想学,但在学校没有时间和没有条件学的东西)。如果孩子课程落下了,就要把落下的课程补上来。复习学过的,预习将下学期要学的知识都很有必要。更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倡导家长不要让孩子拼时间,这样只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没有用,长期下去会害了孩子。让他高效率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有学习成功感,才能有信心去实现更高的理想。让学习和他以后的生活目标联系起来,诱导孩子内心的需求,激发孩子
14、的内动力,变被动为主动。(3)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家长要让孩子喜欢问自己问题,孩子提问题时要表现出高兴并认真关注。如果你发现孩子不问问题了,那就得要从自己找原因了!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随便编造去应付。现在的孩子知道得很多,有时提的问题大人都无法解决!让孩子知道知识来源有很多渠道,家长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寻求答案,这样可以给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能体会到问题解决后的那种快乐和自信。另外,还可以教孩子动手制作一些手工,修理一些工具等,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后孩子会更好地理解和体贴家长,父母的艰辛,有爱心和感恩的心。(三)
15、用父母的智慧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1、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2、与孩子一起玩一玩、一起做些事3、给孩子一个放松、民主的家庭环境1、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两个月的假期,家长希望孩子做事情,希望孩子能学得好、玩得好,但不懂的孩子的心理,所以有的家长总指责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孩子有了成绩不会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家长朋友,你们知道吗?孩子正是在家长的指责声中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导致了不会学、不会玩、更不会在玩中学到东西了。让孩子用一种“玩”的心态去做事,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做错了,弄坏东西了都没有关系。孩子只要参与了就会有收获,哪怕是失败了,也是收获,因为他明白了这样做就
16、会失败,下次再做就有可能做好。-爸妈,我物理拿了95分 -我该不该拖地放暑假了,孩子拿着期末考试的卷子快乐地回到家,兴奋地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妈妈认真地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起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瞧你都15岁了,还不会替妈妈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
17、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 对我的不满。”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 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2、与孩子一起玩一玩、一起做些事 暑假里父母尽量抽出时间能多与孩子一起“玩”和 一起参与一些事,与孩子一 体会“玩”和做事带给我们的
18、愉悦。如:一起和孩子玩玩扑克、一起和孩子去跑步、一起和孩子去转一转、一起和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和劳动、一起去走亲串友等,其间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和孩子一起的感受、多给孩子一些成功体验、情感体验等等,这样的体验多了,孩子就会长大,就会成熟起来。一说陪孩子一起玩,有家长就说了,我很忙,哪有时间陪他去玩,我一天要挣100多呢,去玩的话,还得花钱。建议家长无论多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玩一玩、走一走。远的去不了,去近的,去聊城东昌湖、博物馆、聊城大学等,去冠县的景观区、金冠广场等,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说不定一次短短的旅行就能激发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就能让亲子关系会更融。-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暑假 家庭教育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