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 4应急预案体系11. 5应急工作原则22事故风险描述22. 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2. 2风险分析32. 3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113组织机构及职责113. 1应急组织体系113.2指挥机构及职责113. 2.1应急指挥部组成及职责124. 2.2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124预警及信息报告135. 1预警134. 2信息报告164.2.1信息接收与通报164. 2.2信息上报164. 2.3信息传递175应急响应175. 1响应分级175.2响应程序185.3处置措施225.3.1处置方案225.3.2
2、处置原则305.3.3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要点305.3.4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315.4应急结束315.4.1应急终止条件315.4.2事故终止程序325.4.3应急结束后续工作326信息公开327后期处置338保障措施348.1通信与信息保障348.2应急队伍保障35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68.3.1应急和救护设备的配置368.3.2应急和救护设备的管理368.4其他保障378.4.1经费保障378.4.2交通运输保障378.4.3医疗卫生保障378.4.4治安保障378.4.5技术储备与保障389应急预案管理389.1应急预案培训389.1.1培训内容389.1.2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399
3、1.3培训要求399.2应急预案演练409.3应急预案修订409.4应急预案备案409.5应急预案实施4010附件41附件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42附件2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43附件3应急救援用品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一览表44附件4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表45附件5:地理位置图46附件6:周边关系图471总则1. 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事故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中华人
4、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1.4 应急预案体系本文件为综合应急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事故发生后,迅速按照预案实施应急工作,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
5、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3)分工负责,协同应对。有关部门根据“三定”方案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加强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工作的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事故风险描述2. 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邯郸市艺灵贸易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镇务本街,法定代表人孔凡臣。现有员工5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注册资金200万元。经营的危险化学品有:片碱
6、双氧水、磷酸、醋酸、硫化碱、甲醇、硫酸、盐酸、高镒酸钾、煤焦油、笨、甲醛。公司办公面积:60m2o经营方式:批发。提货方式:购货方直接到供货方提货。我公司无店面,无仓库,不设储存设施,不设运输车辆,商品的运输和押运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办理。2. 2风险分析本公司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泄漏,接触人体会对人体产生腐蚀,遇明火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具体危险有害因分析如下:一、片碱(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2)毒理学资料
7、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二、盐酸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辗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三、硫酸(1)危害性质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
8、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2)火灾和爆炸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也不能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因为干粉,泡沫的一些成分能与硫酸反应,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再用石灰,石灰石等中和废酸。四、双氧水(1)危害性质爆炸性强氧化剂。双氧水本身不燃,但能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双氧水PH值在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C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
9、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双氧水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钻、镁、格、镒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炭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双氧水,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2)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如、食入;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逆损失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
10、痫样痉挛、轻瘫等。长期接触本品可导致接触性皮炎。五、磷酸(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2)危害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六、醋酸(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
11、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2)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辂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具有腐蚀性。七、硫化碱(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本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2)危险特性无水物为自燃物品,其粉尘在空气中自燃。遇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蒸气可侵蚀玻璃。八、甲醇(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皮肤、呼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
12、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澹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2)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爆,具刺激性。(3)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13、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九、高镒酸钾(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2)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硫酸、铁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十、煤焦油(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座疮、毛囊
14、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肿瘤。可引起鼻中隔损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有腐蚀性。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
15、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H-一、苯(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
16、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皱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十二、甲醛(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
17、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破裂。(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3)危险特性甲醛溶液容易气化,放出甲醛气体,在空气中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热源有燃烧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2. 3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本公司不设储存设施,只进行票面经营,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因此在本公司不会发生上述危险事故,更不会危及或影响四周。对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和泄漏应急处理的
18、描述,只作为本公司人员应掌握的安全知识。3组织机构及职责3. 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三个组“通讯联络组、应急救援组,善后处置组二应急组织机构图如下:3.2指挥机构及职责3.1 .1应急指挥部组成及职责3.2 .1.1指挥部组成总指挥:总经理成员:安全部、销售部、财务部负责人。3. 2.L2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或下达的应急处置指示;根据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应急部门发布的预测、预警,落实预测、预警要求;(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
19、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6)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7)指挥、监督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执行职责;(8)负责事故上报及请求援助工作;(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资料。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3.2.2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1)通讯联络组组长:销售部部长职责:负责各救援组的联络及对外通信联络和相关信息发布任务。(2)应急救援组组长:安全部部长职责: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周边地区及道路进行警戒、控制,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负责事故现场保护、交通疏散和秩序维护;负责事故现场医疗救护及联系医疗机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危险化学品的堵漏
20、及应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的火灾扑救及向当地的消防机构报警求救。(3)善后处理组组长:财务部部长职责:负责事故事后伤亡处理、保险理赔等工作。4预警及信息报告4. 1预警(1)预警条件当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大面积泄漏时。2)预警的方式、方法发现有事故隐患时,要及时通过电话进行报告,应急指挥长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及流程现场人员一公司应急值班人员一公司应急指挥部一预警信息发布。Yes预警行动指挥机构执行机构2NONO图4.L预警及应急行动图4. 2信息报告4.1.1 信息接收与通报(1)应急救援办
21、公室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值守电话:18931036839o事故现场人员发现事故后应立既报告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既报告负责人和其他管理或技术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2)应急救援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并记录于信息接收、处理、上报情况登记表。表格内容如下:信息接收、处理、上报情况登记表序号事件事故名称接报时间报告人接报人处理上报情况备注(3)信息上报的形式主要以电话形式上报,各信息联系人手机24小时开机。4.1.2 信息上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
22、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在1小时内向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政府主管部门、消防、公安、卫生、环境部门报告。事故信息上报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1.3 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进行事故情况通报,需要疏散撤离的应通知立即疏散撤离。对可能发生中毒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向卫生、环
23、保部门通报。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签有协议的应急机构求援或拨打110或120o各救援机构联系方式见应急通讯方式一览表。5应急响应5. 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本公司事故分三级。一级事故是指仅依靠本公司内部力量无法处理,必须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救援处理的事故;二级事故是依靠岗位力量无法处理,需要启动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的事故;三级事故是依靠岗位现场力量按照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处理,就可以有效控制事故发展,不需启动本公司综合预案的事故。本公司事故应急响应为三级:三级响应:主要针对发生少量泄漏,但没有造成大面积蔓延和挥发,没有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初期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贸易有限公司 生产 安全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