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篇第一章汉字系统.ppt
《汉字篇第一章汉字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篇第一章汉字系统.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汉汉 字字 篇篇第一章第一章 汉字系统汉字系统第二章第二章 汉字修辞汉字修辞第一章第一章 汉字系统汉字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汉字概说汉字概说 第二节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演变演变 第三节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与标准化汉字的整理与标准化 第五节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使用规范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常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文字字是是记记录录语语言言的的书书写写符符号号系系统统,是是最最重重要要的的辅辅助助性性交际工具。交际工具。理解:语言是符号,文字也是符号,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起辅助作用是指: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起辅助作用,语言诉诸于听觉,记录下来
2、可交流,不记录下来也可交流,更多的是不记录。语言使用比文字更多,是更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文字又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它能把语言内容记下来,扩大交际范围,对积累和保存人类文化起了很大作用。故汉语是语言和文字并重的完整的系统。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1.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民族集体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智慧的结晶。2.汉字的性质汉字的性质 汉字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字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字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字。3.汉字的作用汉字的作用 保证
3、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第二节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篆书、隶书、楷书以及以及草书、行书草书、行书等字体。等字体。1、甲骨文甲骨文 时代:商代,公元前13001100年间的通行字体。是王室占卜时用的刻在龟甲牛骨上的文字。特点:字的大小不一,线条纤细,棱角鲜明,字形瘦削挺拔,结构未定型,方向可变,偏旁、点数不定。甲骨文发现于清 光绪25年(1899)
4、地点:河南安阳城 西北五里处的一个 村子,那是当年殷商 的故都。甲骨文的结构已由 独体走向合体,有了 形声字,已是相当成 熟的文字了。2、金文金文 时代:周代,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特点:线条有肥笔,点画圆浑,体势雍容。文字变化的特点:形声字增加;出现简体字。周宣王时铸成的 毛公鼎毛公鼎上的金文 很有代表性,其铭文 共32行,497字,是 出土的青铜器铭文 最长者。字体结构 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 止得当,是金文作 品中的佼佼者。3、篆书篆书大篆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狭义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狭义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
5、的文字。小篆小篆:时代时代: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进行文字改革,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进行文字改革,把之前的大篆简化后推行到全国,这种经过整理的把之前的大篆简化后推行到全国,这种经过整理的文字就是小篆。文字就是小篆。特点特点:线条带弧形,圆转而匀称的线条使字形略带:线条带弧形,圆转而匀称的线条使字形略带椭圆,非常整齐。椭圆,非常整齐。意义意义: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把原来不: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把原来不固定的固定的偏旁统一偏旁统一,笔画也,笔画也基本固定基本固定,使字体定型化。,使字体定型化。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篆)(小篆)
6、大篆)(大篆)4、隶书隶书 隶书分隶书分秦隶秦隶和和汉隶汉隶两种。两种。时代:秦代就有,汉代成为正式字体。特点和意义:笔画趋于平直,增添了波势和挑法,字形渐成扁方形。隶书的法帖隶书的法帖张迁碑张迁碑 此碑立于186年即东 汉灵帝中平三年,明 代初发现,地点:山东 东平,现保存在山东泰 安岱庙内。隶书作品欣赏 隶变隶变: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做“隶变”。隶变的意义隶变的意义: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同时也是汉字由繁趋简的演变现象。使形体发生了一次大变化。隶书之前的古汉字具有图形意味,而隶书是由笔画组成,是真正的书写阶段。隶书之前是古文字时代,隶书之后是今文
7、字时代,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5、楷书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时代时代: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特点特点:由隶书变来,是点、横、竖、撇、捺、钩笔画的进一步发展。泯去了隶书的波,使书写更为便利,规整易变,成为通行文字,一直至今。意义意义:楷书的出现,使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完全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此后,汉字只有不同风格的书体和美术字,再也没有创造出取代楷书的新字体。楷书作品欣赏 6、草书草书 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时代:汉代 特点: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7、行
8、书行书 时代:东汉末年 特点: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草书的楷化。意义:行书成为楷书的主要辅助字体。草书作品欣赏总结总结:汉字的发展过程汉字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商代商代)金文金文(周代周代)小篆小篆(秦代秦代)隶书隶书(汉代汉代)楷书、行书楷书、行书(两汉、魏晋两汉、魏晋)简化字简化字+繁体字繁体字(1958年年后后)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古文字时代古文字时代: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新字体的出现上。今文字时代今文字时代: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对原有文字字形结构的调整上、对文字使用的规范上,书写便捷,又不妨碍文字功能的发挥。同字异形减少,写法结构趋简
9、图画形记录方式改为符号性记录方式,使书写更为快捷便利。现行汉字的形体现行汉字的形体常规形体:常规形体:楷书和行书楷书和行书;非常规形体:;非常规形体:草书、隶书、草书、隶书、篆书篆书等。等。1楷书和行书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主流,行书则主要用于日常书写。楷书在印刷品中占主流,行书则主要用于日常书写。2印刷体和手写体印刷体和手写体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1)宋体宋体(老宋体、古宋体)(老宋体、古宋体)2)仿宋体仿宋体(真宋体)(真宋体)3)楷体楷体(大宋体)(大宋体)4)黑体黑体(黑头字、方头字)。(黑头字、方头字)。印刷体按字
10、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到七号。到七号。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楷书、行书行书和和草书草书三种,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3 3)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1.由象形到不象形;由象形到不象形;2.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定型到定型;3.由繁体到简体;由繁体到简体;4.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4)汉字演变的动力汉字演变的动力 a、客观因素:书写工具、方式方法和承载材料的变化;b、主观因素:写字者对汉字的简易要求和美观要求(
11、对字形的科学性、艺术性要求)。第三节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件。(一)笔画1、笔画: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2、汉字的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现代则定为五种(横、竖、撇、点、折)汉字的笔画多(平均汉字的笔画多(平均10.7510.75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笔画三种组合笔画三种组合1.相离关系相离关系 八八 儿儿 三三 川川 心心 2.相接关系相接关系 人人 几几 丁丁 口口 正正 而而 臣臣 3.相
12、交关系相交关系 十十 又又 也也 井井 及及 车车 丈丈(二)偏旁与部首偏旁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1.按照能否独立成字划分按照能否独立成字划分 (1)成字偏旁)成字偏旁 岩岩 界界 坐坐 盆盆 静静(2)不成字偏旁)不成字偏旁 字字 侍侍 煮煮 恭恭 衫衫2.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划分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划分(1)单一偏旁)单一偏旁 分分(八、刀)八、刀)仍仍(亻、乃)(亻、乃)(2)复合偏旁)复合偏旁 湖湖胡胡古古 月月十、口十、口3.按照偏旁切分出的先后划分按照偏旁切分出的先后划分 一级一级 二级二级 三级等三级等部首部首 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第一章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