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的设计.ppt
《沉淀池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淀池的设计.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沉淀池的设计沉淀池的设计本节提示本节提示o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n掌握掌握p沉淀池的构造、分类p竖流、辐流式沉淀池的特点n难点难点p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中,泥斗的正确设计与计算o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n沉淀池类型沉淀池类型n表面负荷率表面负荷率/固体负荷率固体负荷率n沉淀高度沉淀高度n进水形式与布进水形式与布(配配)水水 n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n浮渣的清除浮渣的清除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池型:长方形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贮泥斗在池进口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贮泥斗在池中央沉淀池的分
2、类沉淀池的运行方式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时可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方面的作用污水连续不断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工作过程:进水、静止、沉淀、排水间歇式沉淀池三种流态沉淀池三种流态平流式平流式平流式平流式竖流式竖流式竖流式竖流式辐流式辐流式辐流式辐流式斜板式斜板式斜板式斜板式表表1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沉淀池类型沉淀时沉淀时间间(h)表面表面水力负荷水力负荷m3/(m2h)每人每每人每日日污泥量污泥量(g/人人d)污泥污泥含水率含水率(%)固体负
3、固体负固体负固体负荷荷荷荷kg/(mkg/(m2 2d)d)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0.52.01.54.516329597二次二次沉淀沉淀池池生物膜生物膜法后法后1.54.01.02.011269698150活性污活性污泥法后泥法后1.54.00.61.5143299.299.6150对不同的处理水质,不同池型(功能)参数选择范围对不同的处理水质,不同池型(功能)参数选择范围差别较大,设计时应进行沉淀实验确定参数范围,城差别较大,设计时应进行沉淀实验确定参数范围,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处理泥量市污水厂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处理泥量可参考下表数据:可参考下表数据:一、竖流
4、式一、竖流式 池型可用圆形及正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为了池内水流分布均匀,池径不宜太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优点:排泥方便,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缺点:池子埋深大,施工困难,对冲击负 荷和温度变化的适用能力较差,造 价较高,池径不易 过大,否则布水 不均。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主要设计主要设计(1)中心管面积与直径 f1=qmax/v0 d0=4f1/式中f1
5、中心管截面积,;d0 中心管直径,m;qmax每一个池的最大设计流量,m3/s;v0中心管内流速,m/s;一般0.03m/s(2)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高度,即中心管的高度 h2=3600vt式中 h2有效沉淀高度,m;v污水在沉淀区的上升流速,mm/s,如有沉淀实验资 料,v等于拟去除的最小颗粒沉速u,如无则v用0.5-1.0mm/s,即0.0005-0.001m/s t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0-2.0h(初沉淀池);1.5-2.5h (二次沉淀池)。11(3)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h3=qmax/v1d1式中h3 间隙高度,m;v1 间隙流出速度,一般不大于40mm/s ;d1喇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淀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