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之阜阳篇PPT课件.ppt
《民俗风情之阜阳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风情之阜阳篇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民俗景色之阜阳篇民俗景色之阜阳篇l 阜阳简介l 阜阳民俗 l 阜阳美食l 阜阳景色l 阜阳方言阜阳简介阜阳简介别名:颍州 所属地区:安徽省 下辖区县: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1053.2万(2013年)方言:阜阳话著名美食:格拉条、阜阳卷馍、太和板面著名景点:颍州西湖、颍上八里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阜阳,地理位置优越,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阜
2、阳交通便捷,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阜阳市面积占安徽省的7%,人口占安徽省的15%,城市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 不含三县、一市),仅次于合肥、芜湖,位居省内第三。阜阳人口1053.2万(2013年),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东南枢辖。”泉河、颍河穿泉河、颍河穿市而过阜阳。市而过阜阳。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这里曾是管仲、
3、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诗人晏殊、稽康的故里,宋代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并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未觉杭颍谁雌雄”等千年传等千年传唱的诗篇。唱的诗篇。阜阳古称阜阳古称“颍州颍州”,早在西,早在西周时就是胡子国国都,可谓周时就是胡子国国都,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阜阳民俗阜阳民俗 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线的阜阳,时时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流之中。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间有“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磨婉约之
4、韵,黄梅、越调亦常有耳闻。阜阳的民俗文化堪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民歌民歌 阜阳民歌感情朴实,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淮北特色。曾经广为流传的有逃荒、摘石榴、十大绣、看戏、货郎子调、李玉莲等。吹打乐:乐器有班鼓、边鼓、手板、大锣、小锣、水镲、大镲、架排 云锣、小喇叭等,音乐豪爽奔放,善于表现喜乐欢腾的情绪。锣鼓棚子:是船民鼓乐班,多以边舞边鼓的行乐出现演奏气氛热烈。响乐班:以吹管乐为主,即唢呐班,用以婚丧嫁娶活动。舞蹈舞蹈 阜阳民间舞蹈有40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已蜚声海内外,自立于世界舞蹈之林而别具风姿。龙灯舞:是阜阳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表演
5、时,整个龙灯摇头 摆尾,蜿蜒起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卷缩盘结,表演场面 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花鼓灯:早在宋代就在阜阳流传,属安徽省三大花鼓灯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由“领伞”引出“鼓架子”(男演员)和 “兰花”(女演员),上场表演歌舞,主要是跑队形。传 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蜕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全场队形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 欢快、气氛热烈。曲艺曲艺 阜阳在安徽省享有“曲艺之乡”的美誉。据初步调,源于或流散 全市的曲种有淮词、清音、莺歌柳、琴书、坠子、道情、大鼓、评书、三弦书、端公戏、灶书、莲花落、杠天神、讲圣谕、相声、大小铙等近20种。庙庙会会
6、 阜阳的传统庙会和民间灯会是一条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风景线。传统庙会除开展大型民间商贸活动 外,也利用庙会唱大戏、演杂技、说曲艺、玩杂耍等。阜阳有名的灯会有界首灯会、颍州灯会、沙河灯会等,颇受群众欢迎。民间手工艺民间手工艺剪纸: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 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 等。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 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 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黄岗柳编:阜南名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7、杞柳种植可上溯千 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据明正德颖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黄岗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 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 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界首彩陶:界首彩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散布于13个村 子,因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 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王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 管辖。2006年5月2
8、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阳美食阜阳美食 阜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城市,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肴和名目众多的风味小吃。枕头馍、烧鸡、格拉条、五香牛肉、牛肉汤等阜阳本土美食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名气,同时,众多的本土美食也形成了具有阜阳特色的饮食文化。格拉条格拉条 格拉条(搁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徽省阜阳市,格拉条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 la),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要是吃得很秀气,可就不大合适宜了,经典的吃相是这样的先把盆子里的种种物什三下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风情 阜阳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