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提升5A级旅游区项目.doc
《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提升5A级旅游区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提升5A级旅游区项目.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提升5A级旅游区项目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范围与区位项目名称: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提升5A级旅游区项目项目区位: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建设时间:2009年建设内容:红海滩湿地探险基地的提升、鹤园与水禽园的提升改造、游客接待中心提升改造、辽河水上特色游项目、空中宾馆水上客栈及温泉城项目等。投资概算:96960.3万元二、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依据1、盘锦市人民政府: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2、盘锦市人民政府:盘锦市城市总体规划;3、盘锦市人民政府:盘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盘锦市计委、市旅游局:盘锦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盘锦市旅游局:辽河三角洲湿地旅游
2、开发规划;6、盘锦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0);7、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4、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5、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三、研究工作
3、结论在生态效益方面,红海滩景区的提升建设对丰富区域生态旅游产品,对湿地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效果,整个项目建设以生态环保为前提,项目设计建设采用环保材料与技术,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景区的改造提升及新项目的建设,改变传统旅游产品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栖息环境,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景区提升建设过程充分考虑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对生态资源效益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对游客、居民、社会、政府、投资企业都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旅游开发的直接社会效益是将会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利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带动盘锦旅游业发展。新项
4、目的建设可丰富盘锦湿地旅游产品体系,可提高盘锦湿地旅游知名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交往,促进合作,陶冶情操,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经济效益方面,规划建设旅游项目财务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无论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上来看,此项目都是可行的,对盘锦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一、景区发展现状赵圈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始于2002年,是经辽宁省计委立项批准,国家计委备案的重要项目。该项目以湿地开发为主,兼有保护与利用功能。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由
5、大连古建园林公司开发经营,并成立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几年来,红海滩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相继建成苇海观鹤园、湿地公园、红海滩码头三处景点和一个以游客接待中心及旅游商品购物广场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区。赵圈河乡政府也配套投入2000余万元修建了景区游览路的基础设施工程。旅游区开发的五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万人次,其中,2003年5万人,2004年6.5万人,2005年8万人,2006年11万人,2007年16.5万人,平均增长率为35%。五年来,共实现综合收入8000余万元。2006年红海滩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区。二、景区开发存在问题目前红海
6、滩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客流季节性强,有待进一步破解由于盘锦市地处北方,属于典型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所以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旅游客流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对于红海滩景区主要客流集中在5-10月,冬季游客数量很少。2、对散客的吸引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休假制度的改革,旅游客流特点也会发生变化,散客是未来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假日游、周末游等短期出游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就目前景区开发的来看,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相应的服务接待设施,无法增加游客的重游率,无法激发市场潜力。3、景区消费单一,有待进一步转变目前景区旅游消费项目过于单一,仅仅有传
7、统的观光和简单的休闲,缺乏旅游商品购物、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形体有传统观光向现代休憩的转变,目前的旅游产品明显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三、景区提升开发的必要性盘锦市委四届七次会议通过了“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盘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本市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把盘锦建设成为名誉国内外、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北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将打造“世界湿地休闲之都”作为盘锦市城市发展的方向,这在意识上实现了盘锦市由资源型城市向休闲型城市的转变。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必须有强有力的龙头景区作为支撑。从盘锦市旅游资源分
8、布状况来看,红海滩景区拥有盘锦市旅游最核心的生态旅游资源。面对目前红海滩景区存在的问题,必须对景区进行全面提升,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湿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降低季节因素的影响;改进旅游开发中的环保设施,在促进旅游业增长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及对鸟类的保护;通过特色休闲设施的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服务接待能力,这样才能增强红海滩景区市场吸引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这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需要;是打造龙头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经济的需要。第三章 项目开发支撑要素一、区域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国家4A景区赵圈河红海滩风景区,位于辽宁省
9、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距盘锦市区15公里,南部距辽滨工业开发区30公里,距营口35公里,北距京沈高速与沈大高速交汇点9公里,东靠沈大高速(距离约8公里),西临建设中的辽宁省五点一线滨海大道,被夹在东、南两条交通主干道之间,区域交通十分便利。“红海滩”是辽宁省“八大自然奇观”和“五十佳景”之一;珍稀野生动物繁多,具“鹤乡”之名的湿地鸟类资源,可共同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最佳的湿地旅游目的地。红海滩景区位于辽河三角洲。在辽河入海口两侧,宽1500米、绵延上百里的海滩上,生长着大片的碱蓬草。这种貌似普通的草本植物,极耐盐碱,每年五月自海滩上长出后,历经潮汐变化,在海水浸泡和阳光照射的反复作用下,颜色
10、由绿变红,随季节变化色彩也愈加浓重,这便是被誉为“天下奇观”的“红海滩”。翅碱蓬的植物特性和生长规律至今还是自然之谜,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神秘魅力。红海滩景区内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以翅碱蓬为代表的盐生滩涂景观植物资源;以百万亩芦苇为特征的湿地植被资源;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鸟类资源;以文蛤、河蟹为代表的湿地水产资源。二、区域经济条件与旅游发展状况(一)盘锦市经济概况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中,盘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盘锦1984年建市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经成为辽河三角洲上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553.6亿
11、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2%、72.0%和17.8%,全市户籍总人口128.2万人。但是,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资源型工业城市一样,盘锦市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油气资源储量及开采量已经出现明显枯竭的趋势,面临着十分急迫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接续产业的战略任务。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已初步形成,湿地旅游最为盘锦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将对盘锦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二)盘锦市旅游发展概况盘锦市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极高。这里有世界第一大苇田,世界罕见的红海滩,全球500佳之一的西安生态养殖场,双台子
12、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等世界级湿地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的性质来看,盘锦拥有的旅游资源为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者进行休闲、度假大众旅游和科普、科考专项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盘锦市旅游业起步于1989年,是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盘锦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市“十五”期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815万人次,海外旅游者2.9万人次。2007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760万人次,增长67.4%;接待入境旅游者5.3万人次,增长55.8%。全年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69.9%,达到52.7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9.5,占第
13、三产业增加值的53.4。本市旅游业发展速度在全省居于前列,成为全省生态观光旅游热点城市,省旅游局计划打造的四个世界级旅游精品之一。三、项目发展优势(一)独特的市场卖点红海滩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珍贵的湿地生态、丰富的矿物温泉及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优厚的条件。生态旅游在我国刚刚进入发展阶段,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充满潜力和机遇的发展方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盘锦市所在的环渤海经济圈,是这一政策的发源地和试验田,这一市场先机是本项目最大的优势,必将使红海滩景区成为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方面的示范点,成为盘锦旅游业的独特卖点。(二)资源的比较优势与周边县市景区相比,红海滩景区的旅游
14、资源具备很强的“垄断性”和“唯一性”,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同时完全符合现代旅游业的“3N”(Nature、Nostalgic、Nirvana)要素。红海滩、鹤乡、苇海,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红海滩景区的全面改造提升,能够深度挖掘湿地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休闲度假产品,更加充分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弥补弱点,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市场变革中赢得先机。(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盘锦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问题,因而必须通过培育和建立接续产业来保证市域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相应党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号召,盘锦市提出五大接续产业,
15、其中,旅游是接续产业的重中之重。作为盘锦市旅游核心景区的“红海滩”,其全面改造、提升受到了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注,这是本项目得以推进的重要保障。第四章 市场环境分析一、生态旅游市场背景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并赋予其两个要点,其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短短25年,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其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其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16、同时,世界各国依据各自国情,开展生态旅游且形成各自特色。在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当年的旅游主题确立为“中国生态旅游年”,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旅游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新内容,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市场潜力巨大。二、盘锦市场环境分析(一)区域旅游市场现状近年来盘锦旅游景观建设和旅游线路整合力度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2007年,盘锦市接待旅游人数760多万人,入境游客突破5万人次。盘锦市2003-2007年旅游统计主要指标对比表时间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入境旅游者(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旅游总收入(亿元)
17、2003159.810.10.5288.110.342004197.512.50.9478.712.9200526015.751.472316.35200651229.933.1127530.92007760515.3232452.7资料来源:盘锦市旅游局在2007全年旅游发展中,“十一”黄金周是一亮点,主要有以下特点: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十一”黄金周,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4.8万人次,旅游收入5.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和65%。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突显。2007年“十一”黄金周,全市接待游客增多,过夜游客大幅度增加,住宿、餐饮、交通客运三兴旺,兴隆台区旅游饭店
18、住宿率比上年同期提高25%以上,市区主要宾馆2日至5日入住率达90%以上,1日至7日入住率达85%;相关旅游餐饮也有明显的同比增长;旅游客运非常繁忙,车辆客运比去年同期增加18%。(二)盘锦游客调查分析根据盘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市场调查资料,得到盘锦旅游的游客的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旅游客源增长特征分析盘锦市199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13万人次,2005年为260万人次,平均增长率高达61%。2006年接待旅游者5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30.95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05年增长97和90%,相当于全市GDP的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8。由于在旅游业初始发展阶段,即目的地生命周期
19、的介绍期,旅游者接待人数基数较小,在客源增长上表现为爆炸式数量扩张特征。盘锦市2000年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2、客源市场地域结构特征分析盘锦市2006年接待旅游者512万人次,其中盘锦市的居民占40%,沈阳地区占22%,京津地区的占18%,其他地方的旅游者占20%。这一旅游者构成比例说明,盘锦市的居民仍是本区域的主要客源市场。国内旅游客源在未来盘锦市旅游发展中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本市外向型经济和世界湿地休闲之都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中远期海外商务、科考、生态等旅游者数量预计将有较大增长。盘锦客源市场地域构成3、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特征分析据盘锦市2004年抽样调查,旅游者来盘旅游
20、动机按比重排列依次为:探亲访友、休闲观光度假、商务、会议、文化科技体育交流、健康疗养、宗教朝拜及其他。盘锦市现有市场影响力较高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主要是自然生态景观、生态农业、辽河油田和城市公园,旅游产品表现为初级观光形式。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来盘锦国内游客消费水平较低,平均停留时间较短,这与目前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高档次设施空白,项目单一等有关。盘锦市2000年2004年消费行为对比(四)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分析1、年龄构成不同年龄旅游者受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闲暇时间以及身体因素等影响,其对旅游产品偏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盘锦市国内旅游者中25-44岁年龄组游客占绝对优势,占到7
21、6,45-64岁和15-24岁,其次分别为19.43%和4.57%,而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游客比重很小,这与我国大部分旅游区旅游市场年龄结构相似。盘锦市国内旅游者年龄构成2、职业构成不同职业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受教育程度有差异,旅游欲望和旅游需求偏好也不一样。盘锦市旅游者在职业构成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调查发现私营业主所占比重最大,达20.94%,其次为农民和公务员。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群体旅游者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群体,达到12.57%。盘锦市国内旅游者职业组成职业工人农民军人教师学生公务员私营业主公司职员离休退休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它比重(%)6.812.53.27.92.1
22、10.520.98.92.16.84.214.13、收入构成调查结果表明,盘锦市旅游者在收入构成上以收入1000元月以下和1000-1999元月两个收入组所占的比重最大,两者共占72.49。盘锦市国内旅游者以中等收入者为主,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初期,要考虑到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应以服务于广大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与农民为主。国内旅游者收入构成月收入(元)1000以下1000-19992000-29993000-49995000以上比重()31.7540.7413.768.994.76第五章 建设构想与主要内容一、总体构想积极呼应盘锦政府发展湿地休闲之都、打造北方休闲城市战略的实施,利用自然
23、湿地的生态特征,以“红海滩”独特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联合邻近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盘锦市湿地旅游的市场资源,针对目前景区开发现状和问题,重点沿着三个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一是提高游览质量,二是丰富游览内容,三是增加游客消费;一方面要将周边资源有效的整合,按照不同的主题,依托核心资源进行打造。另一方面将所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在增强项目和产品参与性、娱乐性的同时,更有效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二、建设内容建设内内容主要包括改造提升和新建两类。具体项目与提升意见如下表: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深化提升意见新项目推荐1红海滩码头自然景观受限,增加人为景观空中宾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锦 海滩 风景区 提升 旅游区 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