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才子中学可行性报告.doc
《民办才子中学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才子中学可行性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赣县民办才子中学 可行性报告41.总论51.1.1改革开放的需要5112社会的需要5113协助政府办好教育的需要512项目建设的依据613项目概况62.校址基本情况621项目区经济简况72.2项目区教育简况723校址基本情况72.3.1交通条件72.3.2绿化情况72.3.3供电供水情况82.3.4地形、地质、地貌情况83. 市场(生源)情况分析93.1区内生源93.2区外生源94办学方案1041学校办学思想1042总体目标1043培养目标1044办学模式1045治校方略1146办学特色1147校园文化115学校机构设置125.1校 长125.2副校长126建设内容及规模146.1 建设规模1
2、46.2 建设内容146.2.1主体工程146.2.2附属工程15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7.1投资估算167.1.1固定资产投资167.1.2流动资金177.2 资金筹措177.3实施进度安排188.财务分析198.1学校运行费用198.1.1总成本费用估算198.1.2固定、变动、经营成本208.2学校收入、税金及教育发展基金218.2.1收入估算218.2.2税金估算218.2.3利润估算228.3经济效益分析228.3.1固定资产偿还能力228.3.2经济效益静态分析228.3.3经济效益动态分析238.3.4不确定性分析248.3.5收费临界值计算249总结及建议2591总 结2
3、592建 议251项目建设背景以及必要性1.1.1改革开放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和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办学的体制。”在赣县为打破政府唯一包揽办学,走出一条社会各界办高质量学校的路子的需要才提出了该项目。112社会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竞争的日以突出,很多家庭需在事业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时间,而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子女进行督促和辅导。为解决这部分人事业与培养子女两不误的需要,为培养更多的人才,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特提出在赣县开发此项目。113协助政府办好教育的需要在赣县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已
4、基本达到普及,但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仅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未能进入高中学习。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困难,不能办足够的高中来满足升学的需要。赣县才子中学填补这个缺口,协助政府办好教育的需要而创办的。12项目建设的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9)9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省委省政府文件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行政策倾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以及“各级政府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民办学校在享受办学的各项优惠政策上应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要求为依据。13项目概况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后可知:项目总投资1383.5万元,达到在校小学
5、初中、高中生1200人的规模,除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外,而且项目企评效益也好,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0.4%,投资利税率20.6%,投资利润率13.8%,静态投资回收期5.98年。2.校址基本情况学校校址地处梅林镇。梅林镇是赣县行署所在地,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也是经贸中心,它具有五指通掌心的重要地理位置作用。全区1999年年未人口有23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6元,全区城镇职工工资总额74189万元,职工平均工资6722元。在改革开发政策下我区部分家庭已逐步迈向小康。 2.1项目区经济简况2.2项目区教育简况赣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是“千里赣江第
6、一县”和“中国板鸭之乡”,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993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全县现有幼儿园15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49所),在园幼儿26382人;普通中小学314所(其中小学284所、初级中学25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在校生90294人(其中普通高中7241人,职业高中1852人,初中19890人,小学61279人,特教学校32人);现有小学教职工2543人,初中教职工1242人,普通高中教职工560人,职业高中教
7、职工72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10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41人,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28人。23校址基本情况校址地处赣县市市区北,原为赣县社会福利院,行政区划属赣县市板桥镇朗义行政村园光寺。校址占地83206.71平方米(折合124.8亩),东离朗义村约500米,南离和尚村约600米,北离龙王溏公园约1KM。见校址位置图。2.3.1交通条件赣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处在赣州市区的“二环线”上,是闽南9市、赣州市东河8县(市)下赣州、上京九、达105国道的咽喉要道,更是大京九经济增长带和赣龙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十字交汇点,境内赣江通达长江至海外;105、323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纵横县境连接东南沿海开放城
8、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700多公里;县城距赣州黄金民航机场仅12公里;京九铁路纵贯县内5个乡(镇)48公里,集客运、货运、编组于一体的赣州东站设在县城北侧为京九线上四大编组站之一;赣龙铁路在赣州东站接轨;瑞赣高速(成厦高速)2009年已建成通车,绕城高速预计2010年建成,瑞赣高速(成厦高速)、绕城高速公路将为赣县发展提供新的“提速”。2.3.2绿化情况 目前校址绿树成荫。仅在东部运动场与教学楼区因建设开挖需绿化外,其它地方绿化不需过多投资,即可办成个风景秀美的校园。2.3.3供电供水情况校址已通电,只需适当改建即可满足学校供电需要。校址以西地下、地表水资源丰富,已有自供水水网,仅只需适当完善
9、即可自建学校供水系统。2.3.4地形、地质、地貌情况校址地处赣县坝(山间盆地)北部,山地与盆地交接部。东部地势平坦,地貌处于盆地边缘;西部地势较陡,由两个坡地夹一个凹沟组成。校址地基土以更新世冲洪积碎石土为主,西北角有奥陶纪砂页岩、泥灰岩地层出露。校址地势稳定,地基土承载力较高,并没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3. 市场(生源)情况分析3.1区内生源 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区部份家庭已进入小康生活,都希望子女成才立业。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经济不宽余,但望子成龙心切,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其中一部份愿尽力供子女到教学条件较好学校就读。经查证,赣县地区2013年底在校小学生数为61279人。经调查具有条件
10、进入这样学校就读的学生可按在校生的12%来测算,则有6000至12000个生源。32区外生源才子学校在全省招生,除重点在区内赣县招生外还重点在区外德宏州、临沧地区、怒江州及旅缅华侨中招生,曾多次到各地调查(已设招生点),区外生源情况如下:德宏州经济情况优于赣县地区,但社会环境及教育质量较赣县为差,因此其生源将比赣县地区为多。临沧地区、怒江州经济情况略比赣县差,生源两地也各可有近百人至数百人。旅缅华侨经济情况较好,并多数有将子女送回国求学的愿望。而且到赣县读书比其它地方近,家长、学生来往方便。因此开发华侨生源潜力较大。4办学方案赣县民办才子中学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民办中学办学成功经验确立:41学
11、校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优化基础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注重特色教育,为培养新世纪的创业型人才打基础。42总体目标一流的校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质量,成为一所具有省内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学。43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参与全国竞争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需要的高智能创业型人才,其要求概括为: 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四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创造。 四强:知识功底强、开拓精神强、身体素质强、心理素质强。44办学模式超前教育、全寄宿制、军校模式、开放教学。45治校方略:质量第一、管理第一、安全第一。46办学特
12、色从“爱”出发,组织全部工作;实行分层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小班制,进行差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发展个性教育,培养特长;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科研融为一体 突出外语、电脑教学。47校园文化 校魂:爱校训:诚实 勤奋 拼搏 创新校风:和为贵 勤为本 学为基教风:严谨 善导 德高 多能学风:勤学 慎思 扬长 求真5学校机构设置 5.1校 长学校机构设校长1人,校长由董事长*聘任*当任,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管理,是学校的总设计师和指挥员。*:男 1941年生 汉族 天津人 毕业于北师大,高级中学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多次获国
13、家教委、国家人事部、国家工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工会、北京市人事局等部门的奖状、奖励和荣誉证书。原北京市广渠门重点中学校长,现已退休被聘到曙光学校任校长。5.2副校长设4人,分别为常务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育副校长、行政后勤副校长。常务副校长:聘*当任。是校长的主要助手,协助校长主持内部管理工作。*:原赣县一中校长,特级中学教师。德育副校长:聘*当任。是学校政治工作的领导人,群体工作的牵头人,安全工作的指挥人。负责政教处的领导工作。*:男 汉族 45岁 一级中学教师,原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教学副校长:聘*当任。是教学管理的牵头人,协助校长和常务副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负责中学部和小学部的
14、领导工作。*:男 汉族 44岁 一级中学教师,原腾五中高中部教研组组长。行政后勤副校长:是学校日常行政、后勤、基建维修的领导人,是保证学校教学正常开展的牵头人。负责办公室及人事、财务室的领导工作。6建设内容及规模6.1 建设规模该项目计划规模为在校学生1200人,目标分五年来达到。第一年(2000年)在校学生250人,第二年(2001年)在校学生550人,第三年(2002年)在校学生850人,第四年(2003年)在校学生1150人,第五年(2004年)及以后在校学生保持在1200人。另外教职工人数按建校初为3 : 1配置,在此后逐步调整到6 : 1,其中教师与职工的比例为1 : 1,其次根据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办 才子 中学 可行性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