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0号线李朗盾构施工测量方案.doc
《深圳地铁10号线李朗盾构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地铁10号线李朗盾构施工测量方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概况11.1工程概况11.2.控制点概况5第二章 编制及测量依据6第三章 仪器配置7第四章 施工测量组织机构84.1人员配备84.2复核制度8第五章 测量技术保证措施9第六章 隧道掘进准备阶段106.1复测隧道沿线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106.2 导线角度测量106.3 导线边长测量106.4 测量成果106.5控制测量原则106.6高程测量10第七章 联系测量127.1竖井趋近测量127.2始发前的基线联系测量127.3高程传递测量137.4洞内控制点测量14第八章 洞内控制测量158.1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158.2洞内高程测量16第九章 盾构施工测量189.1始发托架的定位18
2、9.2反力架的定位189.3 隧道掘进控制189.4 盾构测量导向系统189.5 盾构的始发与接收测量209.6盾构机姿态测量控制要求229.7衬砌环片检测229.8日常掘进测量22第十章 陀螺定向26第十一章 隧道贯通测量28第十二章 隧道竣工测量2912.1贯通测量2912.2竣工验收测量2912.3断面测量点位2912.4测量和计算方法30第十三章 贯通误差预计3113.1隧道测量误差分析3113.2隧道控制测量精度要求3213.3贯通误差预计32第十四章 施工放样报验及测量3614.1内业资料的复核与计算36第十五章 测量工作管理37第十六章 测量规定与要求38第十七章 测量工作要求3
3、9第十八章 人员资质及仪器鉴定证书(见附件)4059 / 62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一章 概况1.1工程概况李木区间起始于李朗站北端,沿平吉大道下向北穿行,经下穿平南铁路、侧穿机荷高速平李跨线桥重力式桥台基础及下穿机荷高速平湖收费站匝道桥后到达木古站。本标段工程区域位置如下图一所示。图一 标段区域位置示意图1.1.1 区间长度李朗站木古路站区间左线起讫里程范围为ZDK24+600.800ZDK26+211.410(其中短链1.991m), 左线隧道长1610.61m;右线隧道起讫里程范围为YDK24+600.800YDK26+211.410,右线隧道长1610.61m。区间共设2处联络通道,1#
4、联络通道设在距李朗站约580m处,2#联络通道设在距木古站约600m处,联络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沿线既有建筑物为现况路或现况路边工业厂房。主要为现况平吉大道及平新北路,现况路两侧均分布有稀疏-密集的多层建筑物,主要集中在DK25+580至线路终点段,线路左侧依次有康富涂料厂(6-7层天然浅基础)、创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3-4层浅基础)、弘茂实业有限公司(3-4层浅基础)、协颖实业(4-5层浅基础)、精工科技集团(3-4层浅基础);线路右侧依次有深圳市圣泰实业有限公司(7层浅基础)、鼎光源科技(7层浅基础)、正尔雅电线有限公司(3层浅基础);同时现况路下埋有密集的市政管线。本区间在DK25+85
5、0DK26+430段,机荷高速及其匝道分3次上跨于本线位;平南铁路约在DK25+300上跨与本线路。多层建筑基础主要为天然浅基础,埋深不大。1.1.2 线路平面李朗站木古站区间线路出李朗站往东北行进,沿平吉大道下向北穿行,经下穿平南铁路、侧穿机荷高速平李跨线桥重力式桥台基础及下穿机荷高速平湖收费站匝道桥后到达木古站。本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为R=450m。本区间附属共包括2个联络通道。1.1.3 线路纵断面李朗站木古站区间线路纵断面为最小坡度为2,最大坡度为12,线路埋深1830m。区间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
6、Q3 al+pl)、侏罗系(J2)沉积岩角岩。各地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1素填土:灰褐色、黄褐色、红褐色、褐黄色等,松散密实,主要成份为黏性土,多由残积土及黏土回填而成,混少量砂砾、碎石,未完成自重固结,部分位于现状路面范围内的填土经压实处理,其密实程度相对较好。标准贯入锤击数319击,平均击数9击。厚0.515.1m,平均厚度4.03m,在整个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底高程44.1554.23m。2填砂:灰黄色、褐灰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成份为砂粒,石英质,含少量碎石及黏粒。厚1.01.2m,平均厚度1.1m,层底高程45.9583.75m。3素填土(碎石):灰褐色、
7、褐灰色、杂色等,松散稍密,稍湿,主要成份为花岗岩碎石和混凝土碎块,碎石粒径315cm不等,含量约5060。厚0.53.3m,平均厚度1.86m,层底高程47.7673.43m。4素填土(填石):灰褐色、褐灰色、杂色等,松散稍密,稍湿,主要成份为砂岩块石,块石粒径200400mm不等,含量约6070。场地内仅MJZ2-TPS-05见及,厚2.3m,层底高程48.41m。7耕土:灰色、灰黄色,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夹植物根须。厚0.52.1m,平均厚度1.18m,层底高程56.5471.57m。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按照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3黏土、7中砂、9砾砂。3黏土:黄褐色
8、褐黄色、灰黑色、褐灰色、深灰色、棕褐色等,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含少量砂粒。局部软塑。标准贯入锤击数517击,平均击数11击。平均压缩系数a0.10.2=0.31MPa-1,平均压缩模量Es=6.43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层顶高程44.28-65.63m,层底高程42.7363.19m,层顶埋深2.5017.50 m,层底埋深3.5019.10m。7中砂:黄褐色、灰黄色等,松散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含黏粒,局部含粉砂。标准贯入试验1个,锤击数11击。层顶高程63.74m,层底高程61.14m,层顶埋深3.20 m,层底埋深5.80m。9砾砂:黄褐色、褐灰色、灰黄色等,主要呈中密状,
9、局部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含黏粒,局部含少量圆砾,次圆状。标准贯入锤击数1825击,平均21击。厚2.26.7m,平均厚度5.1m,层顶高程62.1263.12 m,层底高程55.4260.81 m,层顶埋深3.003.80 m,层底埋深5.2010.50 m。3、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3pl+al)4淤泥质黏土:灰黄色、灰黑色等,流塑可塑,含少量机质,稍具臭味,夹腐木,局部含较多砂粒。平均压缩系数a0.10.2=0.66MPa-1,平均压缩模量Es=3.7MPa,属高压缩性土层,标准贯入锤击数15击,平均3击。厚1.53.2m,平均厚度2.33m,层顶高程44.8163.19 m,层
10、底高程43.3160.28m,层顶埋深5.0013.30 m,层底埋深6.5016.20 m。4、残积层(Qel)1黏性土:褐黄色、褐灰色、黄褐色、灰褐色、紫红色、褐红色、黑褐色、灰黄色等,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土质较均匀,局部夹强风化岩块,岩质较软,较易击碎。标准贯入锤击数1439击,平均击数20击。平均压缩系数a0.10.2=0.37MPa-1,平均压缩模量Es=5.37 MPa,属中压缩性土层,厚0.616.6m,平均厚度4.90m,层顶高程42.7383.75m,层底高程33.4178.08 m,层顶埋深0.0019.10 m,层底埋深1.0024.50m。5、侏罗系角岩(J2)角岩,鳞
11、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含少量透闪石、绿帘石、方解石等矿物。主要分布在本段起点DK28+620段,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情况可分为全、强、中等及微风化四个风化带。分述如下:1全风化角岩:灰褐色、褐黄色、褐灰色等,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各种矿物已风化成黏性土,风化不均匀,多夹有强风化岩块。层厚为0.512.5 m,层顶高程46.4774.89m,层顶埋深1.0024.50 m。标准贯入击数为4166击,平均49击。21砂土状强风化角岩:灰褐色、褐黄色、灰黄色、褐灰色等,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岩石风化剧烈,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呈散体碎裂状结构,岩芯多呈砂土
12、状,局部夹少量强-中风化块。标准贯入击数为70141击,平均80击。层厚为0.926.5 m,层顶高程40.4478.08m,层顶埋深0.5037.00m。22碎块状强风化角岩:灰褐色、褐黄色灰黄色、褐灰色等,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岩石风化剧烈,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块状,局部夹较多的中风化块。层厚1.119.8m,层顶标高39.4870.46 m,层顶埋深3.2039.50 m。标准贯入击数为71147击,平均85击。3中等风化角岩:青灰色、灰褐色、灰色等,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层厚0.511.0m,层顶标
13、高25.0366.72 m,层顶埋深7.4046.00 m。岩体破碎较破碎,岩石较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级。4微风化角岩:青灰色、深灰色等,原岩结构和构造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岩体呈块状整体状结构,岩芯多呈块状-长柱状,局部钻孔位于平吉大道两侧揭露岩芯较破碎。最大揭示厚度21.9m(未揭穿),层顶标高28.9764.81 m,层顶埋深8.0046.70m。岩体较破碎完整,岩石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级。1.1.4 施工方法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主要控制性建(构)筑物为隧道下穿的平南铁路、侧穿机荷高速平李跨线桥重力式桥台基础及下穿机荷高
14、速平湖收费站匝道桥。盾构区间隧道使用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在李朗站盾构始发井始发掘进,在木古站吊出。1.1.5 线路平面布置左ZJD38(ZDK24+631.220ZDK25+166.193) 曲线半径-500m;左ZJD39(ZDK25+325.901ZDK25+762.565) 曲线半径450m;右YJD40(YDK24+638.343YDK25+173.317) 曲线半径-500m;右YJD41(YDK25+334.020YDK25+770.684) 曲线半径450m;左线短链:ZDK25+798.009=ZDK25+800.000 短链1.991m;1.2.控制点概况本标段施工范围内
15、可利用4个精密导线点,和3个二等水准点,其中相邻两个控制点相互通视,水准点均设在稳固的硬化层上。第二章 编制及测量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 (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4)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005295号(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8)深圳地铁10号线1012-2B标设计文件及图纸等(9)国家、其它行业及地方有关规范。第三
16、章 仪器配置施工所需仪器见表1表一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精度等级数量单位是否检定备注全站仪1201+11台Leica是检定证书附后TS120231台Leica是用于左线始发,始发在检TS120231台Leica是用于右线始发,始发在检水准仪DiNi030.3mm/km1台Trimble是检定证书附后铟钢尺2m2把Trimble是检定证书附后计算机5800P2台CASIO/50m钢尺1把是检定证书附后对讲机4个艾可慕/基座2个/南方平差易/南方测绘/注:全站仪均配备反射棱镜第四章 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4.1人员配备表1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年限1潘雄工程师测量班长92许文利高级技师测量主管223孙松坤助理
17、工程师测量员74刘鑫波测量员55蔡凯旋测量员2 4.2复核制度严格履行和执行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005295号中要求复核责任制度。本项目以标段项目部测量班为第一级复核,负责项目施工相关全部测量工作;以集团公司深圳指挥部测量队为第二级复核,负责项目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及关键工点复核工作;以集团公司测量队为第三级复核,负责本项目测量管控工作。运用不同方法测量和处理测量数据,以进行校核,推行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工作,并加入必要的多余观测以进行复核,真正做到数据的正确、可靠,避免人为错误和粗差。第五章 测量技术保证措施1、 施工中认真做好地下导线和洞中水准线路的复测工作,至少一月复测一次
18、确保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稳定、安全,具体按施工进度进行适当调整。2、 独立复测由业主交接给的导线点和地面主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安排自己的控制或施工放样测量工作,按规范埋设测量桩点,且由业主方测量队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中,并定期复测。3、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展,适当加密或改善地面控制点,务求有较多的“多余观测条件”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4、 放样工作特别关注保证车站两个端头井处隧道空间位置,以确保限界净空需要。5、 对每个施工工序的测量作业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提交测量报告,经驻地监理核准后,方可进行下面工序操作,接受和配合监理检查工作,以及对施工控制测量项目进行阶段性复核。6、 测量的外业记录,
19、应符合各相关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采用电子记录方式时,数据文件中的原始记录不得进行任何修改;采用纸质手簿记录时,观测记录不得涂改、追记和转抄,力求清晰、整齐和美观,不得任意撕页,不得无故留下空页。对取用的数据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检查,不合格时,应补测或重测。7、 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工程放样前,坚持先检验后利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可利用。导线、水准应布设附合导线、附合水准。8、 测量小组,坚持复核制,确保点位正确。复核包括内业复核和外业复核。只有在内业和外业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9、 测量的人员及仪器有绝对的保证和相对的稳定。建立各测量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测量仪器必须定期
20、校核和控制在使用有效期内,同时加强对测量仪器的保护和管理。10、 李木盾构区间线路DTA左、右线成果计算表已由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批复。11、 盾构隧道内布置双支导线,在隧道内形成闭合环。12、 严格执行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的要求,需检测的部分必须经业主测量队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第六章 隧道掘进准备阶段 6.1复测隧道沿线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主要有:复测业主提交的控制点,竖井的联系测量,地下控制导线测量。 始发前平面控制点复测采用已知控制点G1068、G1067、G1064、G1053点校核,校核无误后,使用G1068、G1067和G1067、G1053三个控制
21、点组成附合导线,平面控制点使用仪器为徕卡TCR1201+ 1全站仪进行测设。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3503441/600002.5451/350008备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规范 6.2 导线角度测量全部采用全圆测回法,用级全站仪4测回方向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小于4,2C值控制在9,方向较差值控制在6,最终取全部测回的平均值。根据规范测角中误差2.5要求,各测回角度差一定满足城市轨
22、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规范要求。6.3 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采取徕卡全站仪直接测定每边测距中误差4mm范围内,相对中误差 1/60000。 6.4 测量成果测量成果平差计算采用南方平差易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6.5控制测量原则测量工作严格遵照深圳地铁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005295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测量规范等相关规范规定,本着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与建设单位、业主测量单位、驻地监理测量工程师等单位的内外联系协调工作。6.6高程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并沿线路走向加密高程控制点。水准基点(高程控制点)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地铁 10 号线李朗 盾构 施工 测量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