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考前须知:1、本卷共五大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否那么不得分。 3、交卷时答题卷和作文卷分开收。试题卷交给语文科代表。一、按原诗、文填空。1僵卧孤村不自哀,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林空鹿饮溪。 (?鲁山山行?)3_,猎马带禽归。 (?野望?)4气蒸云梦泽,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晴川历历汉阳树,_。 (?黄鹤楼?)二、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相应的原文。1?归园田居?中说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_,_。2?
2、浣溪沙?中,即景取喻,表现只要自强不息执着追求,人老也能焕发青春充满活力的旷达乐观情怀的诗句:_?_!3?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_,_4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天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_ _,_。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呜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_,_。5我们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无独有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通过“_,_向世
3、人表白,只要主人气节高尚,居住环境就不简陋了。6、?湖心亭看雪?写景运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却能到达形神兼备的效果,请默写出这些名句:“湖上影子,_、_、_、_。三、语言的运用。(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 A 中 B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 s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泼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循环反复、不断
4、进行。(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草木萌发( ) 风雪载途 s s yn育果实 (2)在文中A、B处填上一组反义词:_(3)请用两个语意相同的成语替换语段中划线局部。_ _(4)以上文段以典雅生动、富有表现力的写景笔调为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请你选择一个季节,抓住这个季节的景物特征写一段话,为我们描写一下它的样子,用词力争优美形象(字数以50字左右为宜)。_(二)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 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几声
5、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渔者歌日:“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吟:“风急风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在那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C我以为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三)通过名著阅读,你一定收获不小,请答复以下各题:(1)以下人物中不属于?骆驼祥子?的是( )A、虎妞 B、小福子 C、刘四爷 D、范爱农(2)一些名著中的主人公,你一定很熟悉,请你从以下的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结合他(她)的命运(或事迹)分析一下他(
6、她)的性格。A、骆驼祥子 B、藤野先生 C、保尔柯察金 D、虎妞人物:_性格:_(四)请为以下消息概括标题: 本报讯(记者 郭秀萍) 昨天中午,福厦铁路首趟路用列车57001次顺利抵达厦门新站,短暂停留近一个小时后,返回福州。这是福厦铁路上路的第一列火车。此次开行路用列车评估,将确保31日福厦铁路开通货车营运。 57001次列车昨天8:39从福州出发,12:07到达厦门西客站;13:00从厦门两客站出发,15:16抵达福州。 途中,该趟列车将在福州南站、泉州站停车检查,检查时间20分钟。 对于货场、站房、客服、防灾系统、综合接地、信息以及厦门枢纽等尚未全部完成的工程,有关方面要求严格按照铁道部
7、明确的节点工期要求抓紧组织,确保2010年2月10日之前实施完毕并验收。四、阅读。(一)(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宜都记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
8、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亲白登临)此境,即此,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1甲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人名);乙文作者是清代历史地理学家、大书法家杨守敬。2解释加点词:(1)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 自非亭午夜分( )(2)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 (4)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 )(5)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 )3判断题:以下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假设是相同的请打“,不同的请打“。(1)至峡口百许里
9、高可二黍许 ( )(2)绝壁或千许丈 或王命急宣 ( )(3)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 水陆草木之花 ( )(4)常闻峡中水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1)(甲)文中从侧面衬托夏季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 _,_,_。(2)根据(乙)文中画线句,默写出一个(甲)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名句: _(3)根据(乙)文中画线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 _5(1)(甲)文文末结尾处引用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_ (2)根据(乙)文行文思路,请你判断,“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之后文章将会写些什么内容。你不妨试补写出两句。(白话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夹杂亦可。) _(二)(甲)白发冯骥才 (1)人生入秋,
10、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2)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3)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甲),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4)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一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立,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厦门市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